第103章 孔子骞:还有谁!(第2/3页)
他看着孔子骞,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心想这个年轻人虽然年轻,但思路清晰,确实有两把刷子。
关键点是,他也能从中受益。
谁提起,谁负责,这是必然的。
而谁负责,谁捡果子就不一定了。
但对接人中包含了復旦大学这个纽带,则可以将自己被最后替换的可能性压缩到最低。
Ken沉默片刻后,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看着孔子骞,缓缓说道,
“你这个提议倒是有些意思,华国的税务系统的很多做法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如果能通过这次考察,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那自然是最好的。
而且,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亲自去华国看看,也顺便带我的孩子去我的母校走走。”
孔子骞听到这话,心里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的提议已经打动了 Ken。
至于孩子……
咳咳!
只能说,懂的都懂。
他连忙说道:“学长,学校一直都很重视校友资源,尤其是像您这样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校友。
我回去后立刻会和学校联系,邀请杰出校友返校。
相信学校会非常欢迎您的到来。”
Ken闻言哈哈大笑着,手指点了点面前的便宜学弟,一副拿他没办法的样子。
“你这小子,倒是会顺杆爬。
什么杰出校友不杰出校友的,太抬举我了。
不过,你说得对,回母校看看也是我的一个心愿。
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学校变成什么样子了,我真的很想念在燕园和曦园晨读的日子。”
孔子骞见Ken心情不错,便继续说道:“学长,这次考察不仅是对税务系统的交流,也是对两国友谊的促进。
我相信,通过这次考察,我们能找到更多合作的机会。”
Ken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你说得没错,合作才能共赢。
不过,我也得考虑一下坦桑尼亚的实际情况。
如果这个提案真的能带来好处,我会尽力推动的。
我会尽快安排时间,争取早日成行。”
孔子骞心里暗喜,知道自己这次的任务算是完成了,自己的提议已经打动了Ken。
剩下的,就不是他的事情了。
孔子骞站起身来,向Ken行了一个礼,说道:“学长,那我就先告辞了。
等您的考察行程确定了,我再和您联系。”
Ken笑着点了点头,“去吧,没事常来学长这里坐坐,我办公室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
……
走出便宜学长的办公室,孔子骞的心情格外轻松。
神经病才没事去税务局喝茶!
他迈着轻快的步伐,仿佛脚下生风,整个人都飘飘然。
这个考题,太简单了。
他心里暗自得意,觉得自己真是个天才。
反正他的任务完成了,至于后面的PY交易跟他没什么关系。
走出办公楼,站在大街上,望着街道上的行人,孔小胖张开双臂深呼吸一口。
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暖洋洋的,让他更加兴奋。
他真想对着天空大喊一声:“还有谁?”
或者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他觉得自己现在就像一个征服者,刚刚打赢了一场漂亮的仗。
环顾四周,看着热闹的街道,孔小胖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他心想,这就是成功的感觉吧,真是太棒了!
这不比呆学校里卷考研有趣多了?!
他甚至想立刻跑回宿舍,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所有人,让他们都来崇拜自己。
至少成冰和郭可会羡慕死的。
……
8月11日,阳光如往常一般炽烈,毫不留情地洒在达累斯萨拉姆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
不过,工作已经渐入佳境的孔子骞,却不得不放下手里的工作,前往达累斯萨拉姆大学。
今天,该他去做国际交换生的报到。
在坦桑尼亚,其大学学年计算方式和华国不同。
这里不是9月开学,而是1月。
一个完整的学年,是从1月开始到12月结束,全年分为四个学期,每个学期大约持续10到12周。
这种独特的四学期制度在非洲国家中颇为常见,与国际上传统的两学期或三学期制度有所不同。
这种制度的设计旨在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和文化特点,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休息时间。
当然,这种四学期制度的优势,更在于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课程内容,同时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和研究。
然而,这种制度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比如课程安排紧凑,学生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孔子骞在了解了坦桑尼亚的教育制度后,对这种四学期制度感到既新奇又有些压力。
毕竟,四个学期里面,其实是有一个半的学期都是社会实践。
他知道,自己需要尽快适应这种新的学习节奏,才能在接下来的交换生生活中取得好成绩。
虽说现在身在非洲的他也断了走学术路径的念头,但华国人骨子里那种不想输给老外的劲头还是十足的。
至少也不能太丢脸。
要是混了一年,而后带几个不及格的成绩回去,他觉得……
至少在成冰和郭可面前,他可以不活了。
同时,他也意识到,这种制度为自己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他决定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此刻,正是第三学期的末尾,第四学期还未开始。
带着对新学期的期待和对未知的好奇,孔子骞踏上了前往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的路途。
开着一辆路虎卫士,他沿着熟悉的道路缓缓驶向达累斯萨拉姆大学。
没法不熟悉。
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位于市区西郊,距离市中心约13公里。
而炎黄集团和华唯集团的海外仓,也是这个方向,距离市中心15公里,又是一条路的,来来回回孔子骞自己都开了好几次了。
开车上学上班,不是他想洋盘。
原本打算乘坐公交系统了解坦桑尼亚普通人生活的孔子骞,在乘坐过几次公交车后便彻底放弃了。
达累斯萨拉姆市的公交系统实在让人难以忍受,狭小破旧的车辆、刺鼻的气味、漫长的等待时间,还有那让人窒息的拥挤,都让他望而却步。
记得第一次乘坐公交车时,那辆破旧的公交车车身油漆剥落,窗户上的玻璃也缺了几块,车内弥漫着一股混合了汗臭和汽油味的刺鼻气味。
公交车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颠簸前行,每一次颠簸都让车内的乘客们东倒西歪,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序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