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你到底是什么人?(第2/3页)
孔子骞挠了挠头,很是谦虚的表示,“一般一般,华夏第三。”
两个不同国家的青年男女在交流中进行着文化碰撞。
伊曼妲轻笑了起来,很是认真地给孔子骞科普:“冀州省的饮食文化对坦桑尼亚的影响很大,这要从常山真定步兵学院说起。
你可能不知道,你们的常山真定步兵学院在非洲非常有名,很多非洲国家的军事将领都曾在那里受训,包括我们现在几乎所有的军方高层。
而这些将领在学习期间,不仅学到了军事技能,还接触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回国后,他们将这些美食介绍给了坦桑尼亚的民众,逐渐在坦桑尼亚高层流行起来。
同时,也因为一些关系,在坦桑尼亚经商的,大多都是冀州人和豫州人。
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商品,还有饮食文化,冀州、豫州烩面和糊辣汤是这里民众的最爱。”
孔子骞听了,心中对伊曼妲的见解多了几分赞赏,对她之前说的那些她对华国很是仰慕的话则是完全采信了。
有些概念,只有深入了解之后才能明白其中的缘由。
他敢打包票,就连很多华国人可能都不太清楚为什么会如此,而伊曼妲能够条理清晰的说出来,这就很难得了。
思维逻辑清晰,说话有条理,通常意味着情绪稳定。
望着伊曼妲那深色的肤色,孔子骞心里有些惋惜。
有见识,有格局,有心眼,情绪稳定,性格善良……
按照便宜牢大的说法,这种女孩子,适合当事业路上的贤内助。
通过一道安检,孔子骞跟着伊曼妲走进了公寓区,按照门牌号找寻着自己的公寓。
进校三年,伊曼妲也是第一次来这边,毕竟进出需要刷卡,她以前自觉的没往这边走着。
很是新奇的看着眼前的公寓,伊曼妲一边感慨着,一边憧憬着她未来的寝室。
而嘴角悄悄撇着的孔子骞,倒是觉得很是一般,土灰土灰的,倒像是华国上世纪80年代的公寓。
比起他在復旦大学新校区的公寓楼差远了好吧。
按照宿管中心给出来的门牌号,两人找到了孔子骞的公寓楼。
和其他公寓楼那灰暗破旧的模样不同,这栋公寓楼倒是有点现代气息,至少有玻璃幕墙。
孔子骞觉得,这才有点样子嘛。
望着眼前的公寓楼,伊曼妲眼中满是疑惑,“这……我再看看你的报到证呢?”
孔子骞愣了一下。
就算惊讶于这栋楼的豪华程度,也不用看报到证吧。
不过他还是把手里的资料袋递了过去。
伊曼妲越看越迷糊,又看了看自己那捏在手里的宿管中心寝室分配单,有点傻眼了。
这是本科生的待遇?
孔子骞不明白她在疑惑什么,出声询问着。
伊曼妲沉默了半晌,而后有些勉强的笑了笑,将资料袋还给他说了句没什么,便催着他进寝室。
孔子骞打开门,走进寝室,发现里面的设施一应俱全,有独立的卫浴,还有厨房、小冰箱和简单的家具。
伊曼妲皱着眉头,眼中疑惑更深了,“孔子骞……你这……这条件也太好了吧。”
而孔子骞环顾四周也是感慨道:“这住宿条件确实不错。”
比他想的好。
甚至房间里还没有UPS稳压电源,说明这栋楼并不像炎黄集团那栋宿舍楼会电压不稳或者停电。
伊曼妲跟着走进来,环顾四周,神色复杂地说道:“这可不是普通的留学生寝室,这是专家公寓。
在学校里面,这是最顶级的住宿条件,我也只是在学校论坛里见过这个公寓的图片。
每周都有专人负责打扫房间,24小时有警察负责安全,只有你们国家援坦的专家教授才能住。”
孔子骞听了,心中有些懵圈,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寝室,原本以为只是普通的留学生宿舍。
没想到是什么劳什子专家公寓。
他挠了挠头,说道:“我也不知道,都是公司安排的,没想到条件这么好。”
他很能体会伊曼妲此时的局促,其实,就和他第一次搬进新校区那栋宿舍楼时一样。
伊曼妲听着,顿时觉得有点不对劲了。
她咬了咬嘴唇,眼神中透露出一抹忐忑和疑惑。
半晌,她凝视着孔子骞的双眼,轻声问道:“孔子骞,你到底是什么人?
你一个本科生,为什么是公司安排上大学之类的事务?”
她的声音中带着些许的颤抖,显然对孔子骞的身份产生了怀疑。
仿佛在担心自己是否被卷入了什么复杂的事情中。
她没法子不乱想什么,孔子骞的所享受的待遇实在是太诡异了。
孔子骞只能摸出自己的员工卡在她面前晃了晃,又解释了一句,他是炎黄集团的管理培训生,经过公司的挑选到非洲是来锻炼的。
眼见着那张员工卡,又听着这话,伊曼妲的注意力瞬间被转移了,顿时惊呼了一声,
“炎黄集团?小卿总的炎黄集团?”
那一脸惊喜的模样让孔子骞心里酸啾啾的撇了撇嘴,没想到在非洲都能遇上便宜牢大的小迷妹了。
这特么的太操蛋了。
孔子骞白了她一眼,没好气的说着,“是啊,就是那个小卿总的炎黄集团,我是给他打工的。”
这话进了伊曼妲的耳里,让她突然闻到了空气中的一股醋味,不禁有些好笑。
她心里明白自己刚刚提到小卿总时的失态,让面前这个单纯少年感到有些不自在了。
她抿着嘴笑了笑,轻声解释道:“我只是很崇拜小卿总的能力,他那种贫苦人家白手兴家的经历,真的很励志。”
电视上各国媒体争相报道的炎黄集团和艾比诶木的世纪并购案,让她这个非洲少女都知道了华国出了一个国际巨头级别的新兴IT公司炎黄集团。
当然,更吸引眼球的便是炎黄集团董事长卿云那才刚满19岁的年龄。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年轻人,对这个同龄人或者年龄相近的人,都会不自觉的高看几眼,并心生好感。
孔子骞在心里吐着槽,狗屁的白手兴家!
还不是娶的好!
只能说缦嫂子眼睛瞎了。
不过刚在心里念叨完,他却心虚的看了看外面的天色。
emmm……
晴空万里的,不会打雷。
对此,他也很是无奈。
只能说便宜老大说的对,成名要趁早。
人们推崇什么厚积薄发,说出名太早不一定是好事,易被早期的成就所累,引起人生后劲不足……
但是,如果可以年少有为,谁特么的愿意大器晚成?
都说人生如同长跑,但人们却都爱看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短跑,那种看得打瞌睡的长跑,神经病才愿意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