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7章 令所有人意外的插曲(第2/2页)

尤其是在这样的场合里。

观察室里,施耐德的表情已经从惊讶变得幸灾乐祸,进而又变成了困惑:

“他们在干什么?这不符合任何标准程序……”

舒尔廷则看得更加通透:“他们在尝试不同的中子增殖模式……只不过从结果来看,恐怕很难逆转现在的局面。”

她微微耸了耸肩,仍然保持着无喜无悲的表情:

“当然,好的一面是,他们承诺的安全性确实没有问题,放射区以外没有检测到超过允许量的辐射数据。”

范德维尔的神情则有些复杂,只好重新把已经揣进口袋的两张20欧元拿出来,又另外填了两张10欧元,从背后偷偷塞回到另外二人的手中。

当电子钟显示17:40时,经过整整两个小时的挣扎,中子产额最终定格在9.96×10^6n/cm3,距离自发运行所需的临界值仍有大约一个数量级的差距。

对于正常发生的链式反应来说,一个数量级其实是个很微小的距离。

但现在,却如同天堑。

“停止测试。”

彭觉先深吸一口气,声音却异常平静。

“老师,这……”

任何实验都难免失败,但黄知涛作为博士生,确实没遇到过这种场面:

“会不会是我们的测试方案……”

彭觉先摇摇头:

“先别想这么多,保存所有数据,准备传输给国内。”

事已至此,与其关心那点脸面,不如赶紧想想问题出在哪里。

方案出错固然丢人,可反倒是最简单的结果。

他所担心的,是更糟糕的情况——

尽管整个技术路线是由常浩南院士提出,又经过了包括他在内的专家组审核通过,并且从对方过往的“战绩”来看,出现方向错误的情况也几乎不存在,但核能应用毕竟是个比较复杂的领域,谁也不敢说自己就一定不出错。

而在观察室,玛丽卡·德容长叹一口气,不知是失望还是释然。

“他们几乎成功了……”舒尔廷轻声说。

“‘几乎’在研究中毫无意义。”范德维尔摇摇头,“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

他说着转向同事们:

“华夏人肯定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