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日收两万(第2/4页)

贵就贵点吧,她确实更喜欢姜老板那边的蘑菇。

而且品质好的食物,吃起来,人都感觉舒服了。

她平日里很喜欢熬夜,晚上睡不着、白天起不来,上班早起很痛苦,以至于脸上日常爆痘,不多,但源源不断,一个接一个,让人烦不胜烦,但最近她不知不觉睡眠好了,晚上到点就困,压根不存在睡不着的问题,痘痘也都消了很多,皮肤状态因此都好了不少。

这一对比,王妙元反而觉得多花点钱是值得的。

回去后,她就将这个事跟闺蜜说了。

两人一边小心的处理小龙虾,一边聊起来,听她这么说,余归意外道:“你也睡眠好了啊?!我还以为是我最近没点外卖的缘故,我睡眠也好了很多,而且头发出油都少了!”

“哇!”王妙元被她一说,又想起来一个盲点:“对哦,我好像也是,上次洗头发还是昨天、前天,啊,大前天!不说都不知道,头发都没油得那么快了!”

两人对视,沉重叹气。

王妙元:“果然之前都是熬夜的锅,这不,休息好了,啥毛病都没了。”

余归:“还得是吃好食材,身体都舒坦了,自然作息规律了!”

最后总结:“还是继续买姜老板家的蘑菇吧!”

就希望姜老板别被打击得不卖蘑菇了。

——

姜蘅觉得自己那倒也没那么脆弱。

七点多,鱼和小龙虾都只剩个底,三十斤桑椹留下品相不怎么好的,但蘑菇还剩三分之一。

姜蘅还很淡定。

宋茗已经帮忙焦虑了,好久都不用她主动推销,今天又开始了,除了推销自己的酱,还会提一下旁边姜蘅摊位的蘑菇,原材料怎么好,她的寿司才能这么好吃。

可惜都这么久了,大家早就知道她家寿司里的蘑菇用的是哪里买的,他们不买,肯定有自己的原因,因此介绍过来的客人只有零星几个。

七点半,小龙虾卖完了,鱼还剩一条个头挺大的草鱼,姜蘅将给宋茗留的小龙虾递过去,就对上她有些担心的神色,失笑:“安啦,没事的,我早就想到有这一天了。”

这几年省城发展好,政府也腾出精力慢慢发展他们城市,比如她村子里的路,就是政府出钱修的,他们这里比前些年整体有钱多了,所以如今市场一旦打开,肯定会有竞争者。

很清楚这点的姜蘅也不打算努力囊括所有客人。

她就一个人,还要腾出时间修炼,能卖这么多已经够了。

宋茗拱手:“你这心态真好!”

她深深佩服。

姜蘅悄声道:“因为我的主业其实不是卖野生菌。”

宋茗:?

她一脸问号看着姜蘅。

姜蘅神神秘秘:“后天你就知道了。”

宋茗瞪大了眼眸:“你还吊我胃口?!!!”

姜蘅嘿嘿一笑,赶紧跑了。

回家!

*

姜蘅到家第一件事,跟焦糖布丁两只小可爱亲热一下。

安抚它们三四个小时没见到主人的小心脏。

小家伙都太粘人了,幸福的烦恼。

之后将那条鱼放回盆里,又将剩下的一些桑椹清洗干净,榨汁放冷冻层,明天加温水里给帮忙的人喝。

再将剩下的蘑菇摆放在晾晒的簸箕上。

家里的蘑菇是大伯娘过来帮忙收的,一楼的房间原来是她父母的,现在空下来,刚好用来储物,此时经过一天的暴晒,蘑菇又缩水了一些,空出一个簸箕刚好放多出来的这一些。

给宋茗同事的那一批蘑菇总量已经有了,只剩下彻底晒干后打包就能发货,明天她不打算去采蘑菇了,忙了这么久,可算是能休息一下。

姜蘅忙完这些,就开始算收入。

今天东西数量有些多,桑椹一共有三十多斤,有几斤没卖出去,这个很正常,因为供了一部分给水果店,分了一部分客人,赚了九百多,鱼有四十斤左右,差不多是两千块,蘑菇今天少了一些,留下来的都是贵一点的蘑菇,比如鸡枞,因此只赚了两千五。

再就是今天的大头小龙虾。

四十多斤黑红壳子的虾,一共一千六百多;再是青红壳子的小龙虾十五斤,收入750元。

这几样加起来,今天摆摊一共收入7880元。

嗯???

姜蘅被这个结果弄得呆愣了下,还以为蘑菇卖少了,收入会下降。

结果这都快八千了!

要是加上送货上门的一万多元,差不多日收入两万块了诶!

满足了满足了。

*

姜蘅心情非常不错的给自己泡了杯蜂蜜水润嗓子。

今天摆摊说了好多话,得好好对待嗓子。

一边喝蜂蜜水,一边撸狗。

先给焦糖布丁挨个用一次除尘术,便将小狗都抱到沙发上揉了揉,时间已经八点多,外面天也黑了,周遭只剩下虫鸣,和偶尔响起的狗叫。

“嗷呜!”焦糖性子明显凶一点,外面狗叫大概是骂得太脏,它不时也会蓄力回应一下。

但很快又败在姜蘅高超的撸毛手法上,哼哼唧唧躺平露出肚皮,摇着尾巴示意她继续。

布丁性子惫懒,躺在姜蘅怀里就没起来。

一杯蜂蜜水喝完,姜蘅依依不舍起身。

事情还没干完呢。

她从冰箱拿出冷冻的一小部分鱼内脏,挡住亦步亦趋要跟着的两只,开着三轮车出发去将放了一天的地笼捞上来。

水塘距离这边还有点距离,中间都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田地,三轮车没办法直接过去,但可以稍微开得近一点,将车停下,拎着两个大水桶径直走过去。

到了水塘边,姜蘅发现这里多了一些脚印。

而且是男人的脚印。

姜蘅干脆顺着脚印过去,走到一处草木茂盛的地方,这边的水草刚好也被踩过,在一片绿色遮挡中,有地笼挂在那的线。

这里她没放过地笼,因此是有别人过来。

之前几次她过来这边,都没在这发现脚印,怎么今天就有了?

还是在村子里人都知道这个水塘被她承包的情况下?

不过她都没放鱼苗虾苗进去,也没来得及下灵雨。

倒没觉得损失了什么,这水塘里的东西本就不是她的,算是承包鱼塘后的惊喜,要是计较,别人还会说小气,只能等过两天围网将这边围起来,旁人就过不来了。

确认后,姜蘅也没动,去处理自己的地笼。

等走之前,要给这四个地笼周围都下一点禁制,她怕有人来采她的地笼成果。

第一个地笼拉回来。

手感沉甸甸的。

一路被拖到岸上,就能明显看见里面满满当当都是大货。

姜蘅眼里溢出一丝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