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2/2页)
但他给过尺籍,也只能例行通知:
“九月二十,也就是五日后,牛脾乡的编户,统一在盛昌里的谷场缴纳田税和口算钱。
你家无田,无需交田税;口算钱的话,一大口,两小口,其中一个小口未满七岁,共是一百四十三钱。”
季胥听了,记下这串关于钱的数字。
如今的田税收亩产量的三十分之一,她们二房如今连田也未佃,自然是不用交的。
所谓口算钱,就是人口税,每年按人头收取,不论男女,满七岁起缴,七至十四岁缴纳口钱,每人二十三钱;十五至六十岁缴纳算钱,每人一百二十钱。
她们家,季胥和季凤需要缴,加起来正是乡啬夫所说的数目。
一百四十三钱。
八、九月份是乡吏为户、收赋税日子,每年最忙的时日。
如今乡啬夫和其随行的佐吏通知完就紧往别家去了,手里还有一堆尺籍。
季凤听完愁得不行,连能吃甘柘的喜悦也被冲散。
她去到屋子,溜进床底,把西墙根一小块土砖拿开来,伸手进去掏了掏。
再退出来时,手里多出个碎布头缝的钱袋子。
将铜子倒在床上,并自己今日挣的那枚钱,数了两遍,十二个。
不禁敲了敲自己的脑门头,她怎的把秋天要纳口算钱这一大笔支出给忘了。
应该提醒阿姊的,这两天挣的钱得留着,先别置办东西。
作者有话说:
----------------------
乡啬夫,一乡之长。
《后汉书百官五》:“乡置有秩、三老、游徼。本注曰:有秩,郡所置,秩百石,掌一乡人;其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皆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三老掌教化。”
“啬夫”这个官吏名,后文应该还会出现,比如监守公田的田啬夫,负责厨事的厨啬夫,等等。
如果有在看的宝子,记得点点五角星收藏标,看文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