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牛脾山苍翠相连,远远的,有一行碧青的烟直上云霄。
庄蕙娘道:“你瞧那烟,想是谁家在山头燎炭。”
牛脾山连绵无边,山头众多,横穿了数个郡县,这烟自秋日起便开始有,乃是占有山头的人家,在伐木作炭,或是卖去县里、或是自家过冬烧用。
她们这样没山的人家便到最近的公家山头,去伐薪过冬,烧炭也行,但大规模伐木作炭,去做买卖,影响了旁人伐薪是不被允许的,告到乡里要吃苦役,除非往深处走,去那无主但可能有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
总之秋冬见到这行燎炭的青烟,乃是常有的。
倒是山下一行牛车很是罕见,几个车夫笼着袖子,醒目的蹲在那。
季凤指着道:“谁家的牛车呢?怎么这样多的停在这里?”
她们这会还只稀奇,待往最近的山里走了,才知缘故。
一老男子挥指着,将他们拦下来,
“欸!这处乔家在伐木燎炭,你们要拣柴,上别处去!”
只见他后头仆从众多,伐木的、劈柴的,一眼望去,已锯出来不少树墩子,有小片空地光秃秃的,而那空地上,用泥现垒出数个底大口小土窑,生了火,那些木头在窑里燎烧,拣出一筐筐的木炭。
她们先时瞧见的烟原是这座山头来的,那木头要不完全燃烧形成炭,因此烟格外浓。
“乔家?哪个乔家?”季胥道。
那老男子细瘦的个儿,尖颌长脖,头戴小帽,一身绵袍质地上乘,闻言脸上有了傲态,
“还有哪个乔家,自是县里来的乔家,去去去,别在此地碍手碍脚的。”
把手一挥来驱赶他们,那处挑了炭筐的仆从要过路了,运去山下候着的牛车那。
季凤口快道:“这处是公家的山头,凭啥不让我们进去拣柴?乔家也不能这样没理,我告诉乡啬夫去!”
其实一说县里来的乔家,季胥便知,是那县里的富户,大房的季富便是在给他家做将车的车夫,常听金氏吹嘘,说这家多么富,还有舅亲是做县丞的。
季胥不及拦住季凤的话口,只见那老男子脸上不以为然,
“乡啬夫?我倒不知乡啬夫还能管我乔家的事,县丞的令,这处山头由田啬夫看守,直到大雪日,进山的一律按擅闯公家山田处置!”
“田啬夫!这帮人你来管管!”说罢嗓子一喊。
后头忙碌处,一猿臂蜂腰的男子转过来,布条裹额,天冷了也只是一身布衣,腰间照旧别着一杆鞭子,是从前在公田见过的。
季珠一下抓紧了阿姊的衣袖,这孩子上回见他鞭挞刑役犯,这会子还是怯怯的,见他已向这处走来,小声叫道:
“阿姊……”
季胥抚她靠着自己,视线里,北风刮的树影摇动,那双眼睛黑沉沉的。
“我们这就走,这就走。”庄蕙娘乍一见此人,如临大敌道。
在后头兜开手,将他们这些人拦向远处去,直走出好远,还抚着心口不安。
“婶儿怎么这样心神不宁?”季胥问道,她还是头回见庄蕙娘这般神色大变。
庄蕙娘先指着山路旁,哄他们孩子道:“那有些松球,你们四个边拣了去,看谁拣的多。”
待孩子都散开些,方低了嗓门,凑耳道:
“那人我识的,他杀过人。”
一行人往更远的山头行去,只听庄蕙娘娓娓道来:
“我母家是隔壁雍乐乡庄氏里的,依稀记得做女娘的时候,有一户人家逃荒到我们那落了户,是一对老夫妻带着个有身孕的女娘,
因是外姓,有些坏心肠的时常挤兑辱骂,砸他家房顶,偷他家东西,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后来这女娘嫁给了本地一户杀猪匠,也是朝打夕骂的,连幼子亦不能免。”
那一年庄蕙娘嫁来了本固里,后头的事便是年节偶回母家,听说来的,因道:
“不过也是个现世报的,我听说,几年前那杀猪匠家遭了贼,争抢中丢了性命,
他家儿郎追出十里地,用一把杀猪刀将那贼人手刃了,
你当他家儿郎是谁?就是方才我们见的,那田啬夫,庄盖邑。”
后来乡里称颂他是孝子,不是血亲却能为父报仇,也正因此举,后又有扛鼎之力,县官听说方荐举他为田啬夫。
不过大部分庄氏里人,背地里都胆怵此人,因那日一身血衣回来,十分骇人。
庄蕙娘听说亦是犯怵,才有匆忙将人拉离那处的举措,说:
“既是派他守山,也只能走远些,去别处拣柴了。”
再想到是乔家占山作炭,季胥因也点首,“只能这样了。”
不过,这一远,就远出十里地了。
山路还崎岖难走,好容易才寻到一块还算平坦的公家山地,也没有砍树的时辰了,只能现拣些枯枝捆了,孩子们则拣松球,天黑前背下山去。
下半日的光景,也就够走一趟。
若是在先时近处的那座山头,足能往返数趟,还能砍了枯树来做柴,不像现在这般,工夫全用在脚程上了。
只能拣回去一点,堆在房檐下,几乎看不出变化,这点根本不够过冬的。
如今刚置办完绵被褥,手里银钱不凑手,因也没起买柴禾的念头,况且山里有的,也没必要花钱买,毕竟不是住在县里。
翌日,她们姊妹和陈家的依旧进山去,乔家一干人仍在造窑燎炭,路过时,只见落了满地的枝条松毛,既有北风刮下来的,也有他们乔家砍去的那些用不上的。
“瞧瞧那铺的一地都是,要我们能就这近处进去拣,该多省事。”季凤巴巴望了一眼,说道。
却见金氏挑了担,自里头出来,两头各一大捆柴,笑盈盈的,同那昨日拦她们的老男子嘻呵道:
“李管事,我走了,得闲来家里坐坐。”
后头跟着季元、季止,俱是背着捆现拣的柴,把脸一别。
就连季虎孩,也背着小捆,屁颠跟在后头,路过她们时,哼的一声,把头一抬。
金氏在前头道:“也不是人人都跟你们阿翁似的,在李管事那说的上话,那些没本事的,只能绕远路去别处了。”
大房几下里来回,不仅柴棚,房檐下都堆满了柴禾。
金氏瞅了瞅隔壁的,墙根那点柴少的可怜,心内不禁得意。
“且让这一老三少得意些日子,待乔家的走了,倒和我比一比,看是哪个拣柴的手快!”季凤指着道,忿忿往远处去了。
拣完柴,将要下山时,眼看天已昏淡,众人加快了脚步。
却见前头的王麻子,将背上柴禾一丢,鬼鬼祟祟蹿进了那近处被乔家占据的山头。
他小儿王利急的跺脚,也不敢大声唤他,怕惊了守山的田啬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