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弘光朝覆灭(第2/2页)

很奇怪,在《明季南略》等书中,“选淑女”一事被渲染得惊天动地,而黄宗羲却似乎一无所知。

这就意味着,无论是计六奇等人和黄宗羲双方都在诬蔑弘光的选材上做了刻意的取舍:有利自己论点的就选,不利的就视而不见。

《明季南略》等书,在记“选淑女”活动中,南京朝廷“中使四出,道途鼎沸,闾井骚然”。

平心而论,皇帝的婚事,自然不可草率,其在民间广选淑女,应该说是无可厚非。通过大半年的挑选,最后挑选出了三个人选:阮姓一人、王姓一人、周书办自献女一人。

就是这三个女子,虽已迎进了皇城,但吉日尚未择好,大婚之典尚未举行,弘光迄未与之接触。

南京失陷前夕,三个女子与弘光的名分未定,弘光也不方便挟带出逃,但也不弃旁不顾,还特意着人送还母家,还其清白,令自行择偶。

可以说,这是弘光天性善良的一个表现。

弘光被押送回南京,面对清豫亲王多铎的审问,咬紧牙关,一言不发。

这充分表现了弘光不妥协、不投降、不求饶、不屈从、不配合的坚定态度,为自己的国家及人格保留了应有的尊严。

原先反对弘光即位的钱谦益在降清后也很是怀念宵衣旰食、勤政操劳的弘光帝,为世人诬蔑和丑化弘光感到不平和心伤,作诗《一年》追忆云:

一年天子小朝廷,遗恨虚传覆典刑。

岂有庭花歌后阁,也无杯酒劝长星。

吹唇沸地狐群力,嫠面呼风羯鬼灵。

奸佞不随京洛尽,尚流余毒螫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