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少年得意,挥斥方遒(第3/5页)

“但你想过没有,这样又会多出一个需要跟模形式同调群性质相关的指数,大大增加了结果的复杂度。”

“那田导,您觉得这块该怎么处理呢?”

“我觉得不如直接引入舒尔茨的p-进 Hodge理论,通过分析曲线在p-进数域Qp上的行为,得到更进一步的几何约束。”

“您的意思是把局部性质的全局化?但局部信息通常与特定的质数p相关联,而不同的质数可能导致不同的局部行为,这更困难吧?”

“但这是你提出来的,所以就需要你来思考了。不过据我所知,p-进几何中,可以用etale同调群描述代数曲线的局部性质。而且就像你刚才说的,完备性条件已经确保我们能够从局部几何结构推导出全局结果,所以这条路肯定是可行的。”

“哦,那这块我要再好好想想了……但还是要引入一个常数吧?”

“的确要好好想,想仔细。乔喻,你要记得,数学证明任何一个数学猜想,对数学家的学术水平而言最大的收获是证明方法,而不是单纯的结果……”

随便吃了顿快餐的薛松,接替了乔喻开始做录入的工作,耳边师徒俩的讨论跟指点则不停地钻入他的耳中。

心情又变得更复杂了。

羡慕乔喻能得到一位大佬级院士如此悉心的指点,这是真嫡系关门弟子的待遇啊,还是特别宠爱的那种。

别说院士导师了,就是一般的导师指点学生的时候都不太可能如此用心跟投入。

给有具体行政职务的大佬当过研究生的人都知道,大佬们基本不会PUA学生,但也基本不会关心你的论文、你的学业、以及你是否能毕业,甚至毕业的时候他都不一定记得还有你这么个学生……

平时负责带人的只有一个小导,当然小导的负责程度则因人而异,于是大佬带出的硕士水平也有着极大参差。

而乔喻正享受着院士导师哪怕中午只吃顿盒饭,都要抽时间辅导的特别待遇。

当然,薛松也很明白,这得归功于乔喻能接得住这份特别待遇。

探讨,探讨,得有来有往才能讨论得起来。

院士导师指点几句,结果学生像个傻子一样,一副不明觉厉的样子,根本不知道怎么接,那必然就没下一次了。

显然,乔喻接住了这待遇,然后他真就成打杂的了。

好吧,起码我还是小导!

……

田言真是下午一点半离开的,其实他还有些基本的理论跟数学方面的原则想要一股脑告诉乔喻,但没办法,没时间多聊了,他还有事要忙。

下午是他亲学生第一次研讨会,组织工作交给别人去办,多少还是有点不放心。

田言真走后,乔喻也乖巧的接过了薛松的活,主要是刚刚讨论之后,他觉得有些地方需要修改,反正时间也还来得及。

“我觉得你这里需要一台最好是激光的打印机,回头你记得跟田先生提一下。”薛松突然说了句。

“啊?有必要吗?”乔喻一愣。

“现在看起来没必要,以后会经常需要的。”薛松很肯定的说道。

“哎,对了,我还忘了跟田导说IMO第一阶段特训的事儿了。”乔喻突然懊恼道。    “特训怎么了?”

“在我们燕北大学办啊,这样我就不用耽误时间到处跑了。”

“呵……你赶紧吧,还剩八十分钟研讨会就要开始了,我们这边最少要提前半小时弄完。”

薛松懒得对此发表评价,因为他觉得这个理由说不定真能说服田言真为这事儿说句话。

慕了,虽然这个情况可以说是他一手主导的。

……

另一边,田言真走出乔喻的房间后,拿出了手机,拨出了一个电话。

电话响了几声后,接通了。

“张先生,前些天听说你回国了?”

“是啊,回来办些事。”清清淡淡的语气。

“现在在华清吗?”

“有什么事吗?田教授。”对面没直接回答。

“是这样,我收了一个学生,应该是关门弟子了。”

“恭喜你。”

“他有一个习惯,很像你。”

“哦?”

“自己出题,然后自己解决。”

“嗯,这是一个好习惯,我一直强调学生应该具备这种能力。”

“对了,他还有一点也跟你挺像。之前主要是靠自学,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系统学习过本科阶段的数学教程。”

“你的学生还没接受过本科系统化教育?”

“对,但他能独立看懂彼得·舒尔茨的论文。并天马行空的打算用彼得·舒尔茨搭建的完备空间体系,来解决曲线有理数点上界精确预估的问题。我跟他交流了想法,觉得很可行。我记得你年轻时也研究过这个问题。”

对面沉默了很久,半晌才开口说道:“田教授,你这是专门给我打电话来讲故事吗?”

“下午三点,研究中心1号楼P2会议室有场关于他这些构思的研讨会,纽约大学的罗伯特教授也会参加。我是不是讲故事你来听听就知道了。对了,他是09年生人,今年十五岁,华夏星城人。”

等了几秒钟,对面没回话,田言真淡定的说了句:“那就先这样了,我个人很希望你能亲自来看看我是不是说大话,再见。”

然后直接挂了电话。

世界数学界,有一个挺有趣的排位方式。

菲尔兹奖数学家,一小时报告数学家,四十五分钟报告数学家,三十分钟报告数学家以及其他……

两人都属于一小时那种,更厉害的,大都拿到菲尔兹奖了。所以其实大家地位差不多的,都是传说中的菲尔兹奖试金石,所以也不用过于客气。

通知到了就行了,田言真觉得如果对方不来的话,那也是对方的损失,而不是他的。

……

燕北对面,华清大学,某间办公室里。

“田言真的电话?”

“嗯。”

“他找你什么事?”

“他收了学生,十五岁,没有系统学习过本科数学课程,不但能独立看懂彼得·舒尔茨的论文,还根据舒尔茨的理论框架独立提出了解决代数曲线上有理点数量上界问题的方案。”

话音落下,对面老人也愣了,诧异道:“十五岁?”

张树文点了点头。

“你信?”

张树文摇了摇头,然后说道:“但他说不信可以亲眼去看看,下午三点,那个孩子主持这个问题的研讨会。”

沉默ing……

“去看看吧,如果是假的,直接拆穿他,不用留什么面子。”

张树文:“……”

……

下午两点半,薛松已经带着乔喻来到了1号楼的P2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