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论文完成(第4/5页)

“乔喻,早啊!”

“陈……师兄,早!”乔喻喘着气,回了一句。

有些感慨,做操这种事,自从他上了大学之后,好像就没有过了,所以很容易便让人怀念起高中那段青涩的时光。

然后下意识的想起眼前这个家伙今年才十六岁,还是上高一的年纪。

“起码我比他多了高中生活的美好记忆。”

陈卓阳在心底自嘲的想着,然后突然发现,他高中那些同学其实也已经很久没联系过了,倒是有个同学群,可惜一年到头也没几个人会说话。

加上这些年各种同学会都已经快被妖魔化了,大家似乎也没了聚一聚的意思,也没谁会组织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顿时又觉得高中那三年的记忆似乎也没什么意思。

唯一让他怀念的大概是他的成绩能稳定排在全班前五,每次考试老师报出成绩时,身边同学钦羡的目光吧?

可惜来到燕北大学之后,那种被人重视的感觉就再也没有过了。现在回想起来,陈卓阳觉得他应该早点醒悟的,读硕士的时候身边那些同学就已经强到非人了,跟本科阶段完全不一样。

真的,本科他感觉只用七分力,绩点就能稳定在年级排名前3%。一个寝室的兄弟还在为完成作业而苦恼的时候,他能安静的在旁边玩游戏,游戏间隙,顺带着指点一下寝室兄弟作业,属于他的日常。

那种优越感没当过学霸的人是体会不到的。

但考到燕北读硕士之后,他已经需要全力以赴,才能在导师带的一众同学中,有那么一点点地位。

至于玩游戏?开什么玩笑!

到了研究中心读博之后,大概除了考上之后兴奋那一天之外,其他时候都在一直被打击。他的目标也从博士阶段做出成绩,被推荐去国外交换,院士操持他的博士答辩,毕业之后燕北大学为了留下他直接给教授或者研究员岗……

变成现在只要能毕业就行。

这中间的心路历程转换,是陈卓阳一辈子的痛,只能说曾经那个对数学科研充满向往的人已经死了,很多时候陈卓阳已经开始怀疑自己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优秀,因为他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逐渐跟不上身边同学的进度。

但自从乔喻来了之后,陈卓阳觉得他已经不是否优秀的问题了,他开始怀疑自己可能有轻微智障。

毕竟无知者无畏,如果不是够傻,当年他怎么会有勇气考田导的博士生的?

好在让人难堪的日子,就要过去了。

如果论文能过,还有两、三个月准备好答辩就能毕业了,他就能告别这个遍地英才的地方,从此再也不来……

心里转着复杂的念头从乔喻身边走过,突然听到一阵手机铃声。

下意识的从兜里掏出手机,结果不是他的,然后身后传来青春的声音。

“喂,田导,早上好!……嗯,吃过了,我正在运动呢……哦,现在吗?……嗯,好的,那我马上过去。”

陈卓阳扭头问了句:“乔喻,老板叫你去办公室啊?”

“是啊。”乔喻点了点头。

“哦,知道叫你去做什么吗?”

“我上周写了篇论文昨晚发给导师了,田导大概是想要指点我吧?或者他发现了论文有什么问题,要跟我讲清楚之后打回重写呗。”乔喻爽朗的答道。

“哦,论文完成了?哪篇啊?”

“就是上次开研讨会讨论的那个问题啊,关于曲线上界有理数点精确预估的。”

“用舒尔茨的那套方法完成了?”

“是呀,那个,师兄,不好意思哈,田导让我赶紧过去,我就先走了,咱们回聊。”说完,乔喻冲着陈卓阳随意摆了摆手,然后小跑着朝田言真办公室所在的那栋楼跑去。

陈卓阳严肃的看着乔喻快速离去的背影,突然觉得那好像他逝去的青春。

……

“田导,您找我啥事儿啊。”乔喻敲了敲门,但没有直接进去,而是把门开了一条缝,只伸了个脑袋进去,瞅着坐在办公桌前的田言真问道。

一副看情况不对,立刻抽身逃跑的模样。

田言真抬头看了搞怪的乔喻一眼,被气乐了:“进来,关门!”

“哦,好的,田导。”乔喻这才老老实实走进办公室,顺便把门关上。

田言真看了眼两手空空的乔喻,说道:“你自己挑本书坐旁边看,我有问题随时问你。”

说完,田言真拍了拍办公桌上的论文。

“行!”乔喻爽快的答应下来,然后来到田言真的书柜前,扭头又问了句:“田导,你这书柜里哪本书最贵啊?”

“嗯?”田言真不明所以的又扭头看了乔喻一眼。

“反正我今天肯定看不完,走的时候您会送给我,我挑本贵点的更划算,毕竟来您这儿看书的机会也不多。”乔喻一本正经的解释道。

一句话又把田言真给气乐了:“行了,别惦记我这些书了,你要想看了,随时来拿。等你毕业了,全部送给你。”

乔喻兴奋道:“田导,那我可当真了!等我毕业那天就直接来搬书,你可不能拦着我。”

田言真随口说道:“没问题,你尽管来搬,几本书而已,没什么价值。”

乔喻随手从书柜里抽了一本《现代数论经典导引》,反驳道:“一般的书肯定没什么价值,但在您的办公室里摆过的书就不一样了,书的价值一是作者,二是收藏的人嘛!

等我拿到书了,就去拍卖,这里全是华夏数学泰斗收藏的书籍,那价值还不随便就翻个几百上千倍?”

田言真怔了下,然后板起脸说道:“哪儿那么多怪话?坐旁边好好看书,没问你,别说话。”

“哦,好的,田导。”乔喻立刻老老实实坐好,开始翻书。

拍马屁这种事,不能太过频繁,也不能太刻意,偶尔一次让导师开心开心就够了,不然阈值会提高,以后就会很麻烦。

至于老师吃不吃这套,那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

但从人性的角度讲,人都是爱听好听的话的,尤其是最得意的弟子说的好话。只要坚持不懈、兢兢业业的挑这种最有利的时候偶尔拍拍马屁,乔喻相信田导不管是不是板着脸,但心里肯定是开心的。

反正老师不让说话了,他也不争嘴,安安静静的看书好了。

只是没安静几分钟……

“这一段你确定k/p/q,三个参数真正独立?有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

“嗯,这块我推导过了,引入了多个已知曲线的参数,进行拟合,反正目前来看是没问题的。”

“手动拟合?你没上超算做数值模拟?LMFDB曲线数据库里有足够多的数据样本,可以进行批量验证。通过超算进行数值层面的验证跟批量分析,这样才能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