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关于我妈可能也是数学天才这件事(第2/5页)

飞快的处理完卫生问题,然后出了浴室,坐到了正在刷手机的乔曦身边。

“少刷短视频。”乔喻说了句。

“偶尔看看,总要跟外界保持接触,不然什么都不知道感觉挺傻的。”

乔曦放下了手机。

“那不如听我给你讲讲我去巴黎参加会议的事情。”

“好啊,你说。”

乔喻开始说起了去巴黎的见闻,重点不可避免的落到了那个男人身上。

从早餐的见面,到最后离开……讲的绘声绘色。

乔曦只是静静的听着,充分满足了小家伙的表现欲。

“对了,还有个好消息,你猜我去化学实验室帮人做顾问,对面一次给了我多少钱?”

聊完了巴黎的事情,乔喻一脸神秘的看向乔曦说道。

乔曦看着乔喻的表情,想了想,说道:“一百万?”

“嗯?你为什么会觉得能有这么多?”乔喻问道。

“如果只是几万,几十万的,你之前也赚到过,应该不会嘚瑟成这样。”

乔曦分析道。

乔喻其实并不觉得自己很嘚瑟,但总是能被乔曦看穿让他有些意兴阑珊。

“是税后136.7万!”

“哇,乔喻,你真厉害。”

“你下次夸奖我的时候,请真诚一点。”

乔曦耸了耸肩,说道:“真没法更真诚了。因为我一直觉得以你的能力跟智慧,做出什么成绩我都很难觉得意外啊。”

只能说乔曦是懂怎么夸奖乔喻的。

“我现在有一百六十万了,等会转你一半。”乔喻说道。

“不用,我的钱都花不完呢。你知道的,我又不喜欢那些奢侈品,也不爱化妆,更不会理财,要那么多钱干嘛?真没钱用了,我会找你要的。”

乔曦微微摇了摇头,拒绝了乔喻的好意。

“对了,乔喻,这几个月我休息的时候,认真看了你发的那篇论文。然后有了些想法,不知道对不对。”

“嗯?关于曲线有理数上界推导的?”

“对啊。你只发给我了那一篇论文吧?”乔曦轻轻的说道。

“那个,你能看懂了?”

“本来是看不懂的,不过我用你说的办法,先去看了你引用的文献,又看了引用文献的文献,之后翻了些书,感觉大概懂了。”

乔喻有些稀奇的看向乔曦。

他本来也觉得这篇论文很好懂,但是他的陈师兄都觉得很难懂,才让他意识到,他觉得简单的东西可能没那么简单。

当时发给乔曦,除了想在妈妈面前炫耀外,更因为乔曦也是这篇论文的第二作者。

万一到时候真有人要较真,让乔曦先看看,也能说得上个一二三来。

不过乔曦能大概看懂,这还是让乔喻有些稀奇的。

乔喻问道:“我引用的文献里可有彼得·舒尔茨的论文,你确定看懂他的文献?”

“你是说那篇Perfectoid Spaces吧?就是通过构造一系列不同的空间,来完美化指定的几何对象。这个……很难理解的吗?我觉得就是一种取巧的处理方法。”

乔曦随口说道。

乔喻急了,大声教育道:“怎么能说是取巧呢?p-进数论和代数簇的研究中,构造的目标可不是为了简化问题,是之前没有同类的工具可以使用。

不然以质数p为基的数域上的代数几何对象拿什么工具能有效处理?你要知道p-进数和代数几何的结合是代数几何中最难以处理的部分!你出去这么说话,人家会笑话你的。”

“哦!”乔曦神色如常的轻松点了点头。

看到老妈虚心的样子,乔喻继续苦口婆心的说道:“代数几何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研究代数簇的几何性质。

我也是做这个命题的时候才知道以前大家都是在实数或复数域上进行研究,但如果切换到p-进数域,传统工具就不能用了。就是因为P-进数域几何对象性质更特殊。

我跟你打个比方,传统复几何中的工具,就非常依赖于连续性、光滑结构,但这些结构在在p-进空间中并不成立。懂了吧,这才是舒尔茨研究的价值。

好吧,不说这个了,你就说看过那篇论文有什么想法吧?”

乔喻大度的挥了挥手,看在老妈如此虚心的承认了错误的份儿上,他决定不再批评了。

“嗯,反正我看完你的推导过程,感觉很有趣。如果你的证明没问题的话……”

“等等……我要纠正一下,这句话可以省略了,我的证明当然没问题!都已经在顶刊上发表了,而且经过超算验证的。”

乔喻不满的再次打断乔曦的话,没办法,就算是老妈,在数学方面不专业的发言他也不能忍。

“好好好,你的证明没问题。那么曲线的几何特性,好像能对有理数接的分布产生直接影响。

如果结合你构造的空间,那么两者之间就有潜在的代数曲线几何跟有理数点分布关系,你等等啊,我去拿笔跟纸。”

说完,乔曦站了起来,房间的桌上有一支圆珠笔,跟一叠印着燕北大学的稿纸。

乔喻也认真了,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来到乔曦旁边。

“你之前的结论是N(X)≤C(θ)=θ^g,也就是对于任何代数曲线 C,其上有理数点的数量 N(C)受到曲线亏格和几何约束的共同影响。

那么设f(θ,g)是一个与曲线的几何特性相关的函数,在满足这一几何条件的代数曲线中,函数 f(θ,g)是不是可能会趋于一个极限呢?

“也就是说,存在一个随着亏格的增大,有理数解的数量逐渐趋于稳定的上界。所以我觉得N(C)≤f(θ,g)。”

乔喻摸了摸下巴,感觉很有意思。

如果证明了这一点,就意味着证明代数曲线解的自然上界与其几何性质之间着必然的关系。

因为这意味着随着亏格g增大,解的数量可能趋向某种稳定的极限。

用普通人能理解的话说就是有一个阈值,当到了这个阈值,亏格再怎么增加,理数点也不会再变化了因为直接受到了几何限制。

换言之,乔曦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数学猜想。

如果能够证明的话,乔喻觉得能为代数曲线理论、数论和几何学的交汇点提供一种崭新的数学视角。

等等……

什么新视角,不新视角的?乔曦真看懂了他的论文?!

这是什么神仙妈妈?!

“那个……妈,这真是你自己想的?”

“嗯,毕竟是你第一次发给我的论文嘛,无聊的时候就会拿出来翻翻。那天突然就觉得也许会有这种可能性。

当然我也不知道对不对,更不知道该怎么验证。不过我想你可能会感兴趣。如果你有时间,可以想办法验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