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关于多重超越空间上的广义模态数论公理体系(第3/5页)
“不用了,田导,我认识的,张远堂教授,我在网上看过张教授的照片。张教授您好,我看过您的论文,很精彩。”
乔喻抢答道。
“远堂兄,看到了吧,这小子半点都不老实的。”田言真摇了摇头,指着乔喻笑着说道。
当然,不是真生气。
田言真知道乔喻的小心思,直接认出来,显然比他来介绍更显得对张教授的重视。
张远堂打量了一番乔喻后,也笑了起来,感叹道:“果然是很年轻啊,别站着了,坐吧。”
说完,张远堂拍了拍旁边的沙发。
乔喻立刻乖巧的坐了过去。
他当然知道田导专门把这位教授请来,是因为他选择了孪生素数猜想。
毕竟眼前这位教授是全世界这一领域的顶级数学家之一。
也正是在这位数学家首次证明了素数之间存在无穷多个有限间距后,数论界发起了大规模合作项目。
将他的间距上限从七千万缩小至246。
这都是乔喻最近查阅到的资料。
数学就是这样,一旦有人给出了方向,突破了某个瓶颈,很快就能让其他人将其向前推进一大步。
直到下一个瓶颈的出现。
虽然乔喻并不觉得张教授的方法,真能完全解决孪生素数猜想,也是解决间距为2的情况,但这些老一辈教授在这个问题上的积累下的经验,却的确是他最需要的。
而且这些经验并不会完全体现在论文里。
寒暄了两句之后,张远堂也切入了正题:“我听你的导师说,你打算做孪生素数猜想的研究?”
乔喻点了点头,说道:“是的,张教授,我一直都对素数的分布很感兴趣。”
“哦?”
张远堂笑了,问道:“你对素数分布感兴趣,怎么之前盯着几何朗兰兹猜想不放了?我也看过你的论文,一直觉得你可能对代数几何更有兴趣。”
乔喻毫不犹豫的张口就来:“因为我研究过您的论文,然后觉得靠现有的工具,不管是筛法,又或者自守形式,都无法完全证明孪生素数猜想跟黎曼猜想。
我觉得朗兰兹纲领可能会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突破口。从对称性跟不变量的性质入手,尝试构建一个新的代数几何框架,甚至用几何语言去表达素数的特性。
所以您看我之前的那些研究,其实都是为了最终解决素数问题打的基础。至于顺便帮助丹尼斯教授的团队完善了几何朗兰兹猜想的证明,那就是个意外。”
“意外?”张远堂怔了怔,然后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然后看了眼正在喝茶的田言真,他算是知道什么叫初生牛犊不怕虎了。
不由得开口问道:“那你知不知道一个新的框架代表着什么?”
乔喻点了点头,答道:“知道的,比如这代表着我要从头构建一个全新的公理化体系。还要让这个体系至少被主流数学界所认可。”
这些天的学习,让乔喻跟张远堂聊起这些时,更多了几分自信。
张远堂下意识看了眼旁边的默默喝茶的田言真,也笑了笑,继续问道:“所以你打算一个人做这项工作?构建一个全新的公理化体系,然后证明孪生素数猜想?”
看到张远堂的笑容,乔喻也笑了,答道:“为什么不呢?张教授。好吧,其实也不一定是一个人,如果有需要的话,我可能会邀请我妈妈加入我的团队。”
“你妈妈?”张远堂怔了怔,大概是有些无法理解乔喻的自信从何而来。
事实上如果不是他一直在研究孪生素数,或许他都不会有这种疑惑。
“乔喻的妈妈乔曦目前是袁正心先生的学生。”旁边田言真解释了句。
说完,田言真瞪了乔喻一眼。
他不解释这一句,怕是张远堂会认为乔喻在瞎胡闹。
“哦?”张远堂看了田言真一眼,有些懵了。乔喻的名字他听说过,但乔曦……
等等,张远堂突然想到乔喻不久前刚刚在上发表的论文,好像有个第二作者就是这么个名字。
亲母子上共同创作了一篇论文?
“好吧……如果是新的公理体系……”
沉默了半晌后,张远堂摇了摇头,认真的说道:“既然你有这个想法,想必已经研究过了,这将会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而且如果你真的做到了,我甚至觉得跟你这个新的体系比起来,孪生素数猜想都不那么重要了。”
乔喻认真的点了点头,一本正经的说道:“对啊,解决孪生素数猜想只是一个开始。因为大家都说我有希望能解决黎曼猜想。
所以这个我如果能够构建这样一个公理体系,肯定是希望它能够在未来帮助我证明ζ函数的所有非平凡零点都分布在复平面的那条临界线上。”
张远堂看了眼田言真,后者也正认真的看着他,此时他仿佛感觉到了这间屋子里包藏的野心,不由得笑了起来。
“哥德尔说过,在证明黎曼猜想前,需要为数学找到新的基石。之前我一直认为格罗滕迪克是之前最接近解决基石的人。如果他之前没有走火入魔的话。
怎么说呢,乔喻,我同样很看好你的能力,也钦佩你的勇气。不过我希望你可以把心态放的更平和,黎曼猜想曾让许多研究它的数学家陷入走火入魔的境地。
我希望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在你身上。当然我也可以为你分享一些我的研究心得,虽然不知道这对你是否有用。”
乔喻严肃的说道:“放心吧,张教授。你你说的我都懂。而且不瞒您说,我对您的研究心得很感兴趣。
因为说实话,我这段时间也想了很多种办法。不过暂时我还没想好具体的切入点。”
张远堂点了点头,感受到乔喻的认真,他也干脆放开了。
“如果你要听我的建议的话,那就是当你找不到切入点的时候,不妨先把关于素数的问题放到一边。不要去管素数,而是先去研究数字结构本身。
比如整数在更大结构中的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毕竟你的着眼点是一个公理化体系,那就意味着要找到一个相对通用的结构原则,而不只是局限于素数的特定性质。
素数只是数字结构中的一个现象,而你首先需要的是理解更一般的数字行为、分布规律,以及它们在不同结构中的相互关系。
等你做完这一步,重新回到素数问题时,或许就能在这个公理化框架中找到一条自然的路径去解释它们的分布和性质……”
让田言真都没想到的是,这一聊就是三个多小时。
这一点很让他欣慰。
对于张远堂这样的数学家来说,跟一个后辈讨论数学问题,还真不是看他的面子或者听听这个后辈吹牛,就愿意悉心解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