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超豪华审稿阵容(第2/3页)

洛特·杜根一口气说道。

当然这番话也没撒谎数学年刊历史上的确出过特刊,为了纪念一些数学里程碑事件。

比如当年佩雷尔曼证明庞加莱猜想。

虽然佩雷尔曼的工作虽然没有直接发表在数学年刊上,但围绕他证明的几何化猜想,有多篇论文被集中发表在当年的特刊上。

总之,数学年刊会以较大篇幅集中报道一些重大的数学事件。

但整个特刊只有一篇论文的情况还是很罕见的。起码在洛特·杜根印象中还没有过。但毫无疑问的是,黎曼猜想配得上这个待遇。

“咦?你们说的都差不多啊,哈哈!不过杜根教授我刚刚拒绝了两位编辑,你猜为啥?”

“啊?好吧,我猜不到,但我相信以我们之间的关系,你肯定会在数学年刊发表的。”

“哈哈,你猜对了,杜根教授。我告诉了他们晚了一步,因为我已经投给了数学年刊了。难道你没先去看看后台投稿系统吗?

其实我并不是这么着急但我的导师跟袁老很着急。另外你刚才答应我的那些条件,我都记下来了!如果你做不到,下次我可就不投给你了。”

这句话让洛特·杜根如吃了人参果般舒坦,真的,整个人瞬间就通透了。

“相信我,乔喻,这绝对是最正确的选择。等到上班时间……不,我现在就打电话给高等研究院那些教授们。

放心,我一定会督促他们以最快速度审核,并给出审核意见的。当然这段时间请你一定要保证通讯顺畅,因为我相信他们肯定会有很多问题。”

洛特·杜根志得意满的说道。

现在他觉得自己是《数学年刊》历史上最伟大的主编,没有之一。

瞧瞧人家主动找上门都没用。世界上最有前途的数学新星主动将这个世纪目前来说最伟大的论文投给了他,这认可度到顶了!

“好的,杜根教授,我答应了导师会每天都看邮箱的。当然给我打电话也行,但一定要注意时差。嗯,说到时差,现在你那边应该还很早吧?”

“不不不,已经快清晨六点了,不算早了。好吧,我先去帮你找审稿人了!”

“好的,再见,杜根教授。”

“再见!”

……

挂了电话,洛特·杜根立刻披着衣服走进了书房,打开电脑,进入系统后台,果然很快便找到了乔喻的论文。

大概浏览了一遍之后,洛特·杜根又把电话拨给了皮埃尔·德里尼。

本作品由整理上传~~

刚刚这家伙专门打电话给他,想要表达的意思不就是这个吗?

现在他可以很荣幸的成为审稿人之一了。

好吧,洛特·杜根当然知道,哪怕乔喻投了其他期刊,大概率也会找皮埃尔·德里尼做审稿人之一,但哪有给自家期刊审稿那么舒服?

很快对面便接了电话:“这么快就回电话,看来是没成功?”

“哈哈,皮埃尔,你猜错了!你应该现在就打开邮箱看看,我已经向你发出了审稿邀请。恭喜你。如果最终你确定乔喻是对的……

是的,如果是他是正确的,你就成为了二十一世纪目前为止最伟大论文的审稿人之一。虽然并没有什么奖励!”

“听起来这个成就还不错。不过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正如我之前说的,要审核这篇论文还需要先读完那篇前置性论文。

所以时间上不可能那么快的。希望你没有向乔喻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承诺。对了,你打算为这篇论文找几位审稿人?”

洛特·杜根思考了片刻后,说道:“八位,你觉得够了吗?”

“十位到十二位吧!很多证明环节做双重验证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

“那就十二位!该死的!看来我还需要找很多人才够!你有什么推荐?”

这绝对是幸福的烦恼。

如果是普通论文当然不需要这么多审稿人,但毕竟这是一篇证明了黎曼猜想的论文。影响深远,必须要多领域的顶尖专家独立确认其正确性,才可能服众。

“埃诺克·伊维奇,亨利克·伊万尼克,特伦斯·陶,艾略特·利伯曼,尼克·卡茨,安德鲁·怀尔斯,米哈伊尔·格罗莫夫、詹姆斯·梅纳德、彼得·舒尔茨……”

在洛特·杜根大脑还不算特别清醒的时候,皮埃尔·德里尼一口气报出了十多个名字。

无一不是相关研究的顶级数学家,大都做过黎曼猜想的相关研究。涵盖了数论、复分析与零点分布、几何与谱理论、随机矩阵拓扑学等等多个方向……

其中一大半都已经把能拿的数学奖项拿完了。当然也包括菲尔兹奖。

“好吧,我都记下来了。我马上就开始发邮件!嗯,有些人我不太熟,你能帮我打下电话吗?主要是这个时间不太合适。”

“不用那么急,洛特!我相信他们都会愿意成为审稿人的。你先发出邀请就好了。”

“好吧,你说的对!哎,但怎么能不急?知道刚才我给乔喻打电话的时候他怎么说的吗?他的证明完美无瑕!

如果他是对的,我想请他来做普林斯顿的终身教授,并建议学校跟董事会为其授予讲座教授的称号。你觉得如何?”

“前提是他愿意来普林斯顿。如果真如他说的那样,证明过程完美无暇,全世界的高校都愿意为他提供这些荣誉。

不到二十岁的菲尔兹奖获得者,你觉得他未来会缺基金支持吗?这可是当代高斯级别的神童!就是彼得·舒尔茨在他面前也黯然失色。”

洛特·杜根沉默了。

普林斯顿的数学系虽然全球知名,并以其严谨的学风著称于世。

但对于乔喻来说似乎的确没那么大的吸引力。

这个世界几乎所有的研究捐赠基金都是看人来的。正如皮埃尔·德里尼说的那样,各行各业的天才人物从来不会缺少这些荣誉。

“哎……好吧,我先完成论文的审核再说吧。我觉得应该先邀请他来学校看看,也许他会喜欢普林斯顿呢。”

“当然,我支持你!不过我想现在要看论文了,再见。”

“再见!”

挂了电话,洛特·杜根便开始通过后台给有资格审核这篇论文的大佬们发邮件。他甚至自己都没有先看一遍。

说起来这其实很不严谨跟流程不服。但这篇论文毕竟是乔喻写的。

而且皮埃尔·德里尼肯定已经先看过了,处于对这位大师的信任,洛特·杜根觉得他无需在多此一举了,毕竟解析数论并不是他的长项。

为了保证每位审稿人都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审稿邀请,洛特·杜根甚至还通过私人邮箱给所有人都发了一封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