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3页)

“有会员吗?”声音十分稚嫩。

“没。”

“租的话要办会员,押金一百。”

“这么贵?”我抬起头来,看到老板的脸,不由得惊呼出声。

倒不是那张脸十分可怕。亲戚里有一个在大火中幸存的叔叔,脸上有明显的疤痕。从小被迫去拜年的我早已对伤疤的脸免疫了。事实上,那张脸相当可爱,双眸明亮,肌肤白皙,简直可以印在护肤品包装上代言产品了。

问题在于,我认得这张脸,她是我同班的同学,记得是叫李子桐。

“别在那大呼小叫的。一张录像带押金二十,你一次性租五张就这价格。”李子桐完全不顾同班同学的情分,公事公办地解释道。

没等我回答,她把五张录像带在桌上摊开,“噫”了一声,指了指那张《天使特工》,封面上的美女几乎一丝不挂,只穿着白色比基尼,遮住古铜色胴体上公认的重要部位。

“这张是从里屋拿的吧?押金要三十。”

之后一分钟发生的事我已经记不清了,回忆起来就像是看电影里别人的表演似的。镜头里的我慌乱解释自己并没有去过里面的房间,这张碟可能是别人拿出来的,自己挑电影的时候不小心拿错了。

磕磕巴巴解释完,我一张录像带也没拿,就匆匆从店里逃离。刚到巷口就被张志豪拦住了。

他伸出手来,“东西呢?”

“没找到,可能给人租走了。”我嗫嚅道。

他握起拳头按响关节,清脆而不祥的声音此起彼伏。

“放过我吧,改成去换假钞也行。看店的小姑娘,是我的同班同学。如果当着她的面租黄片,我就完了。全校都会知道的。”

“这点事有什么可怕的!”

“等等,”郑坤靠了过来,挤在张志豪身前,“你说现在看店的是个小姑娘?”

我抓住了一线生机,连连点头。他在音像店门口绕了一圈,透过玻璃窗望了望,“原来如此,中午店主会回家,换自己的小孩帮忙看店啊。”

我和张志豪都一脸茫然,不知道他想说什么。

“你和她很熟吗?看店的那个。”

“只是认识而已。”

这不是我夸大其词,虽然是同班同学,但我确实没和她说过话。

“明白了,录像带的事你别管了。”他拍拍我的肩,“努力和她成为朋友吧。”

“哎?”

“别偷懒,这事很重要。”

“可为什么?”

没有回答。他只是扶住我的肩膀,淡淡地微笑,可以做各种解释的微笑。

偷东西,或是和女孩子交朋友。同时放上天平比较,我实在不知道哪一个难度更大。升入六年级后,仿佛跨过了某一个微妙的门槛,男女生之间开始不怎么说话了。偶尔也有敢触碰禁忌主动去接触异性的男生,但那种人在我看来是异类,根本理解不了他们的想法。

我从小就讨厌芭比娃娃,和任何女孩都相处不来。身边的朋友全是男性,多半是些言辞粗鲁,惹是生非的家伙。

李子桐这样的人与我的社交圈完全没有交集。她是转校生,二年级时入学的。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不得不从大城市转学来这读书。聪慧的面容,无可挑剔的举止,温和而轻柔的说话声……从她身上,明显能感觉到与我们这种小地方格格不入的气质。

据传闻,她家里相当有钱,父母都是当官的。

我在班里最要好的朋友高阳曾说:“她一定会弹钢琴。”

“你听过?”

“没。但你不觉得她很像外国电影里的千金小姐吗?那种家境优越,跟着家庭教师学钢琴的女孩子。她家肯定住洋房,统一的白色窗帘,花瓶里插着新鲜的百合花。收作业时我偷偷观察过,她的手指又细又长,肯定很适合敲击琴键。”

虽说这完全是高阳一厢情愿的幻想,但听起来颇具可信度。

这样的女孩怎么会在兼卖色情片的音像店里看店?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眼花认错人了,但经历连续几天潜入观察,那张脸怎么看都是她。

我走进音像店里。

李子桐坐在柜台后面,并未注意到我。一双令人联想起波斯猫的细长眼睛正紧盯电视不放。

电视正播放一部僵尸与末日为主题的电影。店里阴暗的光线配合发霉的气味,更加重了恐怖的气氛。

屏幕里鬼怪重重,血浆四溅。我只瞄了一眼就不敢继续看下去,李子桐却看得津津有味,“咯嘣咯嘣”地啃着一个红苹果。

平日里若是她的母亲徐兰看店,放的都是些普通的好莱坞动作大片。看这一类僵尸电影应该完全是她的个人兴趣。我曾亲眼目睹过,徐兰一离店,她立刻换上了一部R级片,全然不顾店里挑选电影的顾客频频皱眉。

我随手挑出一盘录像带递过去,向她搭话:“租这盘。”

“押金20。”她麻利地收下钱,又转头看电影了。

“你还真是喜欢僵尸片呢。”

她看也不看我一眼,随口应道:“不行吗?”

“当然行,没什么问题……”我不得不转换话题,“说起来,你的暑假作业做完了没有?”

她转头扫了我一眼,乌黑的瞳仁像是结了霜,“我的暑假作业与你有什么关系?”

“只是有点好奇……”

最终,我在她目不转睛的注视中败下阵来,狼狈逃离。

结果又和前几天一样了。不知道是我的搭话方式有问题,还是她天性不喜欢与人对话,我们之间连顺畅的对话关系都无法建立,更别提成为朋友了。她的心灵防卫太过坚固,无论我从哪个方向踮脚望去只能看到高高的围墙。

思前想后,我决心再努力一把。我在店里磨蹭了一会,装出挑选碟片的样子。两点左右,她的母亲到店跟她换班,机会来了。

我跟在李子桐的身后,两人上了同一辆公交车。我本想在车上向她再次搭话的,台词都盘算好了:“真巧啊,又遇上了。”“你也坐这辆车?”“当然啦,就这一班巴士。说起来,你暑假作业做完了没有?”

但这班公交

挤得就像沙丁鱼罐头。我被夹在两个大人中间,脸紧紧地贴在了一个中年男人的背上,视野漆黑一片,汗臭味扑鼻。

好不容易到站了,下车又成了难题。售票员一边在车门处使劲地把人往上推,一边大喊:“下来几个吧,后面的车很快就来,要不谁也走不了!”我在成年人的腋下挤来挤去,被骂了一遍又一遍,好不容易挤了出来,只见李子桐早已下车走远了。

我跑步追了上去,终于在一条窄巷里追上了她。大概是听到了脚步声,她困惑地回过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