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北昌行之一零一

第413章

重阳觉着, 自己与这姓宫的八字不合, 不过,他自诩男子汉大丈夫,何况,还有阿曦妹妹的面子,于是, 他不与姓宫的一般见识,只是着人把话本子里胡重阳的名字与男主角换了换而已, 把胡重阳搁男主角的位子上, 将男主角的名字改为了大反派。待这书刊印出来,借着红尘居士的名字, 重阳很是赚了一笔, 除了他着人去给宫姑娘送分红银子时险被啐出来的意外, 简直没有半点儿不顺利。

重阳才不管宫姑娘啥反应呢,反正宫姑娘不敢把这事儿说出去, 事实上,宫姑娘是红尘居士这事儿, 都是重阳费了很大气力推断兼打听出来的。重阳自诩为小小君子一枚, 故而, 哪怕宫姑娘性子刁钻, 落过他面子, 重阳也不会把这事说出去的,不然必会影响宫姑娘的闺誉。这点儿轻重,重阳还是有的。也正是因如此, 宫姑娘不能太过较真重阳换她话本子男主的事。

俩人都做好老死不相往来的心理准备了。

三姑娘就与重阳说起亲事来,重阳虽常去陆家,但陆家诗书传家,相对于北昌府奔放的民风,陆家还是极重规矩礼仪的。所以,重阳并未见过陆大姑娘,不过,他对于陆家倒也挺有好感,主要是,他打过交道的陆老翰林陆三老爷,都不是难说话的人,性子亦好。

重阳就先说了,“陆老翰林跟陆三老爷都不错。”

“可不是么。”三姑娘见儿子开窍,笑眯眯道,“他家大姑娘性子更好。”

重阳想了想,点头道,“性子好就成。”重阳也没啥要求,他是家里长子,本也到了议亲的年纪,陆家论门第比他家还好些,重阳很信任母亲,不过,还是问了句,“娘,那陆家姑娘,可俊不?”

三姑娘看儿子一脸期待样儿,心下很是好笑,道,“自是俊的,柳眉杏目,很温柔标致模样。”

他娘既这般说,重阳就没什么意见了。

不过,重阳还是跟阿曦妹妹打听了一回,阿曦妹妹是见过陆家大姑娘的。阿曦妹妹想了想,低头翘着小手指扎花,道,“陆家大姐姐点心做的很好吃。”

重阳道,“就知道吃,我是问你陆姑娘长得可好?”

阿曦抬头看重阳哥一眼,把绣着水波纹的小绣棚放膝盖上,道,“比我还是差些的。”

重阳看阿曦妹妹圆圆嫩嫩的模样,很是不晓得说什么才好,想着阿曦妹妹年纪小,现在也就知道吃点心啥的,她可知道什么是好看呢。重阳觉着问错了人,倒是大宝与他出主意,“真个笨的,虽则说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也要问一问我们的意思的,你跟三姑姑说一声,寻机见陆大姑娘一面能怎地?就是陆家,难道就不问陆姑娘的意思了?”

虽则大宝对他这个做大哥的不大敬重,不过,大宝儿这话还是在理的。重阳就没因大宝的不敬捶他,又回去同他娘说想见陆姑娘一面。三姑娘道,“按理是没有亲事未成,你们小儿女见面的道理。正好我约了陆家三太太去庙里烧香,你与我一道去,路上帮着打点,知道吗?”

重阳一想就明白,很是高兴的应了。

三姑娘为了不显出那相亲的意味,还叫上了何子衿一道,陆三太太带着家里三位姑娘,一并去了北昌府太平寺烧香。重阳提前几天就把禅房定了几间以备女眷歇脚,中午让庙里准备的好素斋,有几样菜颇合陆家人口味儿,就知重阳多么细致了,总之是里里外外的都安排的妥帖。

陆三太太心下备觉受用,对重阳越发看好。不过,让陆三太太下定决心的是,她把这给长女议亲的事在高太太跟前儿一提,高太太满嘴称好,陆三太太就明白高太太是没半点儿两家做亲的意思了。陆三太太心下气恼的同时,就跟丈夫还有老太太、太爷商议妥当了,给三姑娘露个口风,三姑娘闻弦歌而知雅意,很是欢喜的与胡文一说,胡文哪有不愿意的,胡文拊掌笑道,“大善,先时我还以为不成了呢。”给长子娶了翰林孙女,也是很有面子的。

“这也是咱重阳的福分!”三姑娘笑,又道,“先时我也以为不成呢,哪里就知道高家这般心高,咱们重阳又有眼力,不是我自夸,咱们重阳出门,那些太太奶奶的见了,没有不夸的。其实,好几家太太都相中咱们重阳了,我总想着,咱家祖父是念书的,还是给重阳寻个书香门第的闺秀好。”

胡文现在不缺银子,也乐得与北昌府当地士绅联姻,想着陆家家风人品都不差,女孩儿自然更不差的。胡文笑道,“你说的是。我也这般想。”

三姑娘笑道,“今年咱们回老家,把这事儿跟老太太、太爷一说,两位老人家哪里有不高兴的。趁着这喜事,接两位老人家过来,看着重孙子娶亲,岂不欢喜?”

胡文笑,“是是。”他这些年离家,一直未归,心里没有不惦记祖父祖母的。

胡文道,“先找官媒,把事儿定下来,再要了陆姑娘的帖子,卜算吉日。”因是长子亲事,胡文格外看重。再加上,姚节成亲时那一出,胡文比信和尚还信子衿妹妹呢。

三姑娘笑,“我晓得,咱重阳大喜事,姑祖母和叔叔婶婶也一直记挂呢,明儿先去叔叔家报喜,再说其他不迟。”

因长子定了门好亲事,胡文心下亦是欢喜,道,“我与你一道过去。”又叫了人进来,着去太平斋定下明儿一早的新鲜的蜜糖糕、茯苓糕、蛋烘糕、云片酥四样,明儿带去孝敬何老娘。

重阳这亲事定的,阖家都说好,何琪到何子衿这里来说话,都是,“师妹的眼光再错不了的,难得她这手实在是快,别人还没反应过来呢,她就把事儿定下了。”

三姑娘心下亦是得意长子亲事,眉眼间尽是欢喜,笑道,“重阳跟大宝儿不一样,重阳又不念书了,且到了年纪,还不得赶紧张罗亲事啊。师姐也知道我为他费了多少心神。”亲事多不容易啊,好闺秀们无一不是早早就被人定下了。且他家,是外来的,亲事就更难一层,三姑娘心疼儿子,不愿意叫儿子曲就小商贾之家的姑娘,这才费心费力的定下陆家的亲事。

都是做娘的人,何琪如何不晓得,笑道,“如今亲事定了,以后就是抱孙子了。”

何子衿陡然听到“抱孙子”三字,很是不适应,连声道,“这才几年,三姐姐都要娶儿媳妇当婆婆了,我怎么觉着都不能信啊。”

三姑娘笑道,“有时想想,我自己都不大信呢。不过,重阳这刚到十五,六礼过完,也得十七上才成亲呢。”

何琪道,“十七成亲正好。”

大家说一回家长里短的话,待大宝儿阿晔等人知道重阳亲事定了,都恭喜了重阳哥一回。重阳听着弟妹们的道喜声,心里却是有些不圆满,总觉着陆姑娘不如想像中好看,真的就像阿曦妹妹说的那般,长得还不如阿曦妹妹这小胖妞呢。当然,陆姑娘不胖,身量匀称,低眉敛目,大家闺秀,只是,重阳总觉着心里怪怪的。不过,想想陆家门第,而且,陆姑娘虽相貌寻常,听说性子却好,重阳想着,人无完人嘛,他不也不会念书么。这般自我安慰宽解着,重阳对亲事也就没啥意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