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北昌行之一一八(第3/4页)

今余太太一提,余幸想到这番前缘,直接就同她娘说了自己的看法。

余太太想了想,也是这么个理,何家现在甭看何恭官职依然不高,看何家这形势,三个儿子,一个进士两个举人,而且,俊哥儿还定了大理寺卿家的千金,哪怕俊哥儿这科中不了,依旧是年轻举人,再拼三年也拼得起。何家眼瞅蒸蒸日上,与李家也没有特别的交情,又有先时旧事,哪里会应这亲事?

余太太笑,“也是我一时话赶话说到这儿了,是啊,我都忘了你姑妈家那事了。哎,过了这些年,再叫人想起来也是叫人恨的慌,你姑妈家原多好啊,就他家老太爷,以前多明白的人,非弄个窑姐儿,这不,败家破业,一辈子的家业,都给那孽障祸害了!所以说,当初你祖父相中了女婿,来信与我同你父亲说起这亲事,就女婿家不纳小这一样,我就愿意。如今看来,女婿这样本分的人,多么难得。”祸害了李家的李六郎是当年李总督外室所出。

余幸笑,“我哥也不是胡来的人哪。”

“这倒是,咱家人都本分。”余太太道。

余太太又问起闺女家的二小叔子成亲时,闺女给备的贺礼,生怕哪里不妥当。余幸与母亲大致说了说,就又说起丈夫那私房来,“我们大姑姐真是大方,我与相公成亲时,大姐夫做县令,其实也才刚过起日子来,就给了相公一千两银子,说是成亲补贴给他的。”

余太太笑,“这就是女婿那私房吧。”

“不是,他精着呢,置了个小庄年年有出息,这些年的出息,攒了一千多两。”

余太太好笑,“看不出来,女婿还挺会过日子。”

余幸笑,“可不是?阿灿就像他,四五岁上打会数数的时候起,就很会数自己的金银锞子,以前都是我给他收着,打他上学,没几天就找我要了去,要自己收着。眼下他们还没学写字,他也认字,自己歪歪扭扭还记账呢。”

余太太听得大笑,“还有这事。”

“是啊,我都说,这以后倒省得说被人哄骗了去。”余幸说着也觉有趣。

余太太道,“比你这大散漫的好。”

“我现在也不散漫了。”余幸道,“我与相公说了,二弟成亲,除去贺礼不算,私下给二弟五百两,叫他收着好过日子。这毕竟是在帝都,又不守着公婆,我家二小叔子是个极要脸面的,就怕他万一手头紧又不好意思说。”

余太太点头,“这倒是,你们做大哥大嫂的,是要多顾看着阿浩一些。”何浩,俊哥儿的大名。余太太到底历经世事,道,“不过,阿浩成亲时如此,待你家三小叔子成亲时,也要一般才好。”

余幸道,“我晓得,我都跟相公商量过了,都一样的,一人五百两。”

“这就很好。”余太太语重心长道,“你是咱家的小女儿,自小被娇惯着长大,以前只想着给你寻一户相宜人家的小儿子嫁了才好。小儿媳比起长媳来就轻松多了,不想,你却就是做长媳的命。你婆家眼瞅已是兴旺了,女婿也是个周全沉稳的性子,我没什么可担心的。如今你二小叔子娶亲,以后就有弟媳妇,这妯娌间,必要和睦方好。不是别个,你们和睦了,兄弟间便和睦。这家啊,都是家和万事兴。”

“我都晓得,娘你跟我说一千八百多回了。”

“哪里有一千八百多回,顶多是念叨几回而已。”余太太笑着,看时辰差不离就道,“得去接阿灿放学了吧。叫小厮把阿灿送家来,再知会女婿一声,让他落衙也家来,咱们一道吃晚饭。”

余幸笑应,在帝都的头一桩好处就是,随时随地的可以回娘家串门子。

何子衿倒是不知给弟弟送银子,让阿冽把私房都给暴露了,其实,何子衿都不会想到阿冽还会自己藏私房。在何子衿心里,自己的大弟弟阿冽一直是多么温厚稳重的人儿啊!

这事儿,何子衿后来知道还是俊哥儿来信时说的,俊哥儿这张嘴啊,就没个把门儿的。

何子衿见着俊哥儿的信,还笑了一回,沈氏也笑,“阿冽这小子,倒还有这个心眼儿。”

何老娘道,“先时他媳妇那般大手大脚的,孩子自己就得有个算计。如今媳妇好了,也该把私房给媳妇收着了。”何老娘说的一脸板正,正气凛凛。结果,转过头就悄悄问儿子可有藏私房,如果儿子有藏私房,可是得藏好啊!还有,要是有藏不好的危险,用不用让老娘帮你保管啊~问得何恭哭笑不得,他是当初与沈氏一见钟情,为娶沈氏还挨过老娘的打,好容易与沈氏成亲,还没三天半呢,就忙忙的把私房交给沈氏了,从此,何恭先生就成了没有私房的男人。

何老娘很细致的问儿子,结果发现儿子当真是没有私房啊,把何老娘郁闷的,私下都同自家丫头说,“你爹可真是个实诚人。”

“实诚还不好啊,阿念就跟我爹似的,从来不会藏私房。”

“这倒是。”甭看儿子没私房,何老娘觉着儿子实诚过了头,这孙女婿不藏私房,在何老娘眼里便是一等一的大好人了。

何子衿见何老娘这两种原则两种对待,不禁暗笑。

何老娘又说起俊哥儿的亲事来,只担心自己不在跟前,俊哥儿有什么不周全。何子衿宽慰她道,“成亲本是两家喜事,两家欢欢喜喜的就好,哪里有什么不周全的。何况,杜家又不是什么刁钻人家,阿冽信上说杜大人为人很是宽厚,俊哥儿虽是要考功名,小时候便爱舞刀弄棒的,听说与杜大人很是透脾气。”

“这倒是。”何老娘笑,“这做女婿,想娶人家闺女,先得入老丈人的眼才成。”

说一回俊哥儿的亲事,何老娘还拿出十两银子来叫自家丫头帮着卜一卜俊哥春闱可得顺遂,何子衿收了银子,就说择吉日帮着卜一卜。

待何老娘得了何子衿的卦,已是二月初了。

何子衿因不是整生辰,并未大作排场,她们家本也是低调人家,只是阿念身居高位,排场不大,礼却是收了不少,而且,有很多是不需回礼的。

这就是做官的好处了,阿念当真不是贪官,就是拿银子,也只拿自己份内的那些。但,在官场上,平日里非但节下有衙门发的各式节礼,尤其阿念何子衿的寿辰,不能说不收礼不成吧,也差不多这样了。似前番柳知府做作清廉样,多少官员都不痛快呢。

何子衿收过生辰礼,兴哥儿收拾停当,代表家里去帝都参加二哥的成亲礼。

不过,对于俊哥儿,眼下却是顾不得亲事,因为,眼瞅就是春闱了。

何老娘花银子请自家丫头卜了一卜,心就放下泰半,又拿出五十两银子,带着沈氏各寺庙烧香,待这烧香好,贡士榜单也出来了。俊哥儿倒是榜上有名,只是名次不是很好,二百名开外了,何恭阿念都有些担心俊哥儿的殿试,生怕他落下三榜同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