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2/2页)

午时,神官登上“四方盒子”最顶端,开始进行祭祀。

先是冗长繁复的祭文及祭舞,最后则是跪拜天地,等祭祀结束后,直学们登上观景台陆续送上热乎乎的点心与膳食,紧接着教坊的伶人登场,同样以“四方盒子”顶部作为舞台,载歌载舞。

如此吃吃喝喝,欣赏节目,一直到用过晚膳,戌时放完庆典烟火,第一日的大庆方才算结束,学生们也陆陆续续返回斋舍。

院庆期间,书院里所有人都很忙碌,冯值守也功夫教宋良宵认字,宋良宵回到斋舍便早早上床休息,养足精神为明日的团战做准备。

同样,院庆七日期间,被邀请来的宾客亦都是住在盛京院准备的客苑之中。

其中封翎暂居之地乃是一座独立小苑:曲水苑。

苑内山水景俱全,飞阁流丹,只有一幢供人居住的小楼,可以说闲适幽静,私密性极佳,非常宜居。

早在申时,封翎便已经先行离开演武场,回到苑内。

奈何他身居高位,就算回到小苑也还是有人陆续拜帖上门,直到亥时方才得闲。

正准备休息时,外边随行礼官再次来报道:

“太保大人,樊太公在外请见。”

封翎揉了揉了眉心后,出声道:“请樊太公进来,另备茶水。”

礼官领命迅速退下,另备茶水这便表示大人与樊太公可能要进行长谈。

随着樊太公进屋,婢女们亦将茶水端上,离去后并轻轻带上房门。

樊太公这才朝着封翎行礼道:“樊信见过封太保。”

封翎点点头虚扶了一把:“老师无需多礼,此处只有你我二人,老师唤我封翎便可。”

樊太公这才起身面露微笑道:“难为太保还记得我这糟老头子,这么多年过去了,太保变化太大,老师都有些不敢相认了。”

封翎唇角微微扬起一个弧度,明明是浅笑,看着却不知为何更显清冷。

“老师,请坐,咱们慢慢聊。”

樊太公今年已有三百多岁近四百岁月,他又是封翎的老师,说话便也没有那么多客套,而是直接开门见山道:“今次太保怎么突然想起要回书院看看?太保这一动,朝堂、书院可都成了一锅粥,乱得不行,各种传言满天飞舞,甚至不少人都求到我这里来了,让帮忙举荐。”

“举荐什么?”

封翎有些漫不经心的问,樊太公捋了捋胡须无奈笑道:“自然是想让太保帮忙举荐三公的人选。”

“呵,这些人还真是不信任朝堂啊。”封翎眼里闪过一抹嘲讽,“且不说萧太师如今还活得好好的,就说三公人选本就是靠神谕,何来举荐一说。老师不会也相信外边那些流言蜚语,认为三公人选是三大氏族内部操控吧?”

樊太公大笑道:“我樊信这一生忠于朝堂,从朝堂隐退之后,更是恪守职责只为育人,若不信任朝堂,又怎么会在此与太保说起这事。”

封翎点头道:“老师尽忠职守,朝堂自然也全都看在眼里,那些愚昧无知者大可不必理会。”

顿了顿后,他看着桌上茶盅,方才轻声道:“其实我今次会来,不过是为了缅怀故人,外边这些纷纷扰扰不过只是庸人自扰罢了。”

听到缅怀故人,樊太公思忖片刻,脸色骤然一变,欲言又止,最终是化作一声叹息道:“前尘往事莫要再多思,太保既已成为三公之一,便该让其尘封于岁月洪流之中,切莫再对外提起。”

封翎笑了笑道:“老师放心,对外我什么都不会说,毕竟封太保公正无私,乃是神明遗落凡尘的子嗣,神明心怀天下,怜悯众生,又怎能有私心呢。”

樊太公沉默,此话题便也就此揭过。

接着二人又如同无事一般闲聊许久,待到子时,樊太公起身告辞。

封翎将人送至门外,回身时看到外边天空高悬的明月,亮若银盘,好似那一日也是如此,月若银盘,鲜血飞溅。

“封翼,已经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