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宋良宵回家睡了一觉后,次日一大早便上衙府去找司元毅。
守门的衙差看到她就像看到同僚一样,熟稔道:“宋奇人办事回来了?”
宋良宵笑着点头道:“回来了,司巡检今日进衙府了么?”
衙差笑得开心道:“嘿嘿,还真是巧,司巡检和您是前后脚,他刚上去不久。”
“好咧,谢了,回头有空请你们一起喝酒。”
“哈哈,好嘞,宋奇人客气咯。”
敲门进到司元毅书房,一看是她司元毅原本严肃的脸瞬间变得柔和,关心道:“回来了?辛苦了,这次可有收获?”
宋良宵叹了口气进门自己给自己倒了杯茶水道:“差一点就抓到他了,可惜又被人给搅和了。”
司元毅道:“还是前几次那批人?”
宋良宵拿着茶杯走到一旁的沙盘旁,将一面小旗帜给插到了申郡城上道:“不是,此次纯粹是运气不好,遇上恶鬼军了,打草惊蛇让伍三才偷偷给跑了。”
眼前的沙盘是当初他们开始追缉伍三才时弄的,但凡伍三才出现过的每一处地方,宋良宵追查核实过后都会在上边插上一面小旗,如今沙盘上已是插了二十余面旗子。
“那还可真是可惜了。”司元毅亦惋惜道:“再等下次机会吧。”
宋良宵依旧站在沙盘旁,她仔细研究捣了一会后道:“也许不再等下次,虽然这次没有抓到他,不过追踪伍三才了那么久,插了那么多面旗,我刚发现了一个奇怪之处,你来过来看着,这里……”
司元毅闻言走到她身旁一同看向沙盘。
这会沙盘上不但插着小旗,还有宋良宵刚才在小旗之间用红线一条条拉出的路线。
然后宋良宵指着所有旗帜和红线未曾交织的一处空白之地道:“从伍三才这几年藏身的地方来看,除了南疆、大漠和北境这些他从不涉足的危险地方,三十六个城郡区域他几乎都躲了个遍,逃跑的路线遍布所有城郡,唯独此区域他从未经过,你说这是为什么?”
司元毅看到她所以指的区域位于魏郡与西荒山异兽区之间,似乎是一片荒芜危险之地。之前只有旗子时这处空白并不显眼,但当所有旗子上都连上了红色路线,那么这处没有交汇的空白就像是雪白肌肤上的黑痣格外的刺眼。
宋良宵继续推测道:“我追了他四年之久,此人对大望各城郡地形都非常熟悉,总是能找到最方便快捷的逃跑路线,唯独有过那么一次却是莫名绕了远路,差点被我给追上。我记得那次就是在这处空白地附近,他却直接舍近求远换了另一条线路逃跑。当初我经验还不足只是觉得有些奇怪,眼下再看这沙盘他明显就是想要避开这处空白地,所以这里说不定有某些特殊之处,我准备在大望休整几日便到这一片去看看。”
司元毅听完认同道:“你推测得很有道理,不过这一片地在沙盘上虽然只有两指宽,实际地方可不小,基本都是山林,想要全部探查一遍至少需要四到五个月,你去那边自己要小心一些。”
宋良宵点点头道:“我会的,不过四五个月而已,相比这四年的追缉根本就不算长。而且我有种直觉,伍三才不肯离开大望的关键应该就在此处,与其等他下次露出马脚,不如我主动出击。”
见她又熟练的从旁拿过一张魏郡舆图在和沙盘比对,司元毅不由心生出一丝感慨道:“你这几年真的成长了不少,感觉追缉能力已经与一些老巡检不相上下了。”
宋良宵抽空抬起头朝他嘿嘿一笑道:“关键是师父也教得好,名师出高徒,我如今能那么厉害,里边亦有司巡检的一份功劳。”
司元毅看着她认真的侧脸,唇角下意识跟着扬了扬,是问:“不知你准备哪日动身?”
宋良宵想了想道:“后边几日我还要替万福会看几日场子,差不多五月十六前后吧,此事不宜久拖。”
司元毅听到万福会是忍不住的皱起了眉头提醒她道:“赌坊女支院并非什么好地方,少去为妙。”
宋良宵则笑笑道:“那边是有些混杂,但却是个打探消息的好地方,有利有弊,这次的消息也是万福会场子里打手无意间听到的,放心吧,我有分寸。”
司元毅见状亦不好再说什么,几年合作下来,自己很清楚别看宋良宵外表柔弱,实际却是个非常坚持己见之人,只要她做了决定,旁人的话一般都是笑着从左耳进再从右耳出。
宋良宵将沙盘记下,本来还想问问司元毅关于窦氏这边的进展,奈何对方公务繁忙,才没说两句便有衙差找来有要事禀告。
她便也只得告辞。
出了衙门看了眼时辰,已是快到午时,宋良宵沿着天孤街一路走下去,想要找一家看得顺眼的食舍解决午饭。
就在路过一户人家大门前,突然是有人叫住了她。
“宋奇人?前边的可是宋奇人?”
宋良宵侧首便看到官媒马文仙正站在大门前与一位年轻的夫人及两名貌美女子在说话。
她和马文仙只能说算是认识,关系也就比陌生人要好一些,像她这种年年缴纳独身税的人,最是不讨媒婆喜欢,所以她有些奇怪马文仙为何会如此热情的唤住自己。
疑惑归疑惑她还是上前回礼道:“马官媒好。”
马文仙这会可热情了一把拉住她道:“哎呀,宋奇人好,这可真是巧了,才刚说起你呢,这就碰上了。”
然后她又向宋良宵介绍起了前眼前的年轻夫人:“这位是潘夫人,其夫婿乃是翰林院潘学士,宋奇人之前也是认识的。”
“潘夫人,这位是宋良宵,宋奇人,咱们才刚说过,天孤城区里唯一一位六阶女武奇人,一身不俗本事,就是不愿意嫁人,这都连着交了八年的独身税了,把妾身愁得是头发都要白了。”
马文仙这半损半打趣的话让顿时让潘夫人身旁两名貌美女子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掩唇笑了出来。
那位年轻的潘夫人面上倒是没有一点变化,带着得体的笑容朝着宋良宵道:“妾身潘褚氏见过宋奇人。”
宋良宵一边行礼一边却在心里嘀咕翰林院潘学士是谁,自己认识的人中好像并未有这一号人。
然后她仔细打量着这位潘夫人,发现对方非常年轻,年纪应该不超过二十,容貌虽然说不上出众,却是温柔大方,言行举止非常得体;而她身旁两名女子看着二十七八年纪,美艳动人,穿着上好绸缎,十指白皙涂着丹蔻,并不像是一般丫鬟,另外不知为何她们看向宋良宵的眼神隐隐带着些许的幸灾乐祸。
宋良宵这几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外边奔走抓人,在外边见到过的年轻女子是屈指可数,这两位眼生得很,完全就是不认识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