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自己的营帐走水?

宋良宵微微皱了皱眉,随后直接越过跪在地上的士兵,大步朝着前方滚滚浓烟处走去。

虽然她神情较为平静,也未大怒对士兵发起责难,却是让跟在她后方赶来的封习神情阴晴不定,掌心处全是冷汗,连忙快步跟上。

来到统帅营帐前,宋良宵便看到营前一片兵荒马乱,所有人往来都提着水桶往着火的营帐上泼水,但效果似乎并不怎么好,那些附着在营帐上的火焰依旧无情的吞噬着一切可燃物,没有一点要熄灭的迹象,而可怜的营帐已经大半化为灰烬,只剩下一小部分在苟延残喘,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被火焰吞噬殆尽,到时不用扑,烧无可烧,火自然便会熄灭。

不过眼前虽是一片惨淡,她却罕见的笑了起来,视线在场上环视一圈后,终于在一处角落里看到了那个熟悉身影。

对方浑身上下完好无损,既无惊惶之色,亦未参与救火,只是站在一旁百无聊赖,漠不关心的看着往来混乱人群。

宋良宵含笑朝着那人走去,对方看向她目光温柔,回之一笑道:“我就知道是你赢了。”

宋良宵不可置否道:“冲着你来的?”

谢怜卿点点头道:“我在营帐里呆着好好地,突然冲进来数名士兵,说是你已归来,要秘密召见我。奈何他们拿不出足以取信的信物,见我生疑便打算动武掠人,结果便是你现在看到的。”

宋良宵轻叹口气,颇为心疼道:“辛苦你了。”

谢怜卿全然不在意道:“和在战场上的你相比,这点压力根本算不得什么。”

说着他摊开双手笑道:“欢迎回来。”

宋良宵笑着扑进他怀中轻喃着:“终于结束了,好累啊!”

谢怜卿收拢双臂将下颚抵着她头顶轻声道:“你也辛苦了,不过……”

他视线飘向前方急忙赶过来的封习,轻笑道:“现在说结束还为时过早,他们来找你了。”

宋良宵在他怀里撇了撇嘴,松开手后,收拾好表情,转身看向带着人匆忙赶来的封习,是道:“监军查清楚是什么情况了?”

面对宋良宵带着些许玩味的神情,封习厚着脸皮道:“逆贼们贼心不死!知道自己输了,便试图派人混入我方军营想要掳走谢公子来威胁将军!还好冥冥之中谢公子吉人自有天相,逃过了这一劫!此事伐逆营玩忽职守,严重失职!查明事情经过,确认是否有内鬼后我定会禀报朝堂,替谢公子讨回一个公道!”

语毕他自己都不敢多看宋良宵眼睛,只是故作镇静陪着笑,心里却已经在咒骂朝堂上那帮不靠谱的祖宗十八代了。

直到一道似笑非笑打量的目光在他身上扫过十遍八遍后,对方方才出声道:“原来如此……那便劳烦监军处理此事了。”

只是宋良宵此刻的通情达理,善解人意非但没让封习安心,反而让他更觉心惊肉跳,总感觉要出什么大乱子了。

奈何他已无暇再去顾及,只能赶快先将眼前这烂摊子收拾好,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至于其他……

他奶奶的,他们自己去兜底吧!自己不管了!

封习离开后,宋良宵看着他那有些慌乱的背景,叹息着道:“你说得没错,现在说结束还为时太早,现在才是这场硬仗的真正开端,我们得提早做好准备才是。”

谢怜卿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掌包裹住她的手,紧紧的拽在了自己掌心之中。

而远处,有人同样握紧掌心,将他们一举一动看在眼里,直到他们携手离开,方才颓然松开手掌,心中一片寂寥。

营帐燃尽,只余下点点星火。

早在发现营帐起火瞬间,封屿便第一时间赶过来营救,虽然心有抵触,但他很清楚自己救的并非是那个男人的性命,而是宋良宵与大望那岌岌可危的信任与联系。

只是当他赶到时,入目便是只局限于营帐寸许之地的滔天火焰,以及火焰之中惨叫的数道身影,还有那个男人平静却暗里涌动着张狂的瞳孔。

男人动了动唇,虽然声音不大,但他知道对方是在道谢。

无声且讽刺。

封屿望着燃尽后的浓烟升向高空,轻声试问自己,这一刻自己能否抛下一切站到她的身旁?

久久,他都未能得到自己的回答。

而有时候无声便是最好的答案。

便是这一刻,他终于放弃妄想,承认事实。

他与她,有缘无分。

日落时分,宋良宵通知任何人,独自离开了伐逆营。

待封习得到消息已是夜幕降临,他心一慌,忍不住抖了抖,直到在听见谢怜卿还在营地里时,方才松了口气。

她是不会丢下那个男人独自离开的。

果不其然,次日黄昏时,宋良宵从营地外归来。

无人知晓她去了哪,同样亦无人敢打听她去做了什么。

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那场奇怪的火灾也被众人抛在了脑后,整个营地都沉浸在打赢胜仗的喜悦之中。

除了少数几人,谁都未能察觉欢庆一下藏着的危险暗涌动。

直到宋良宵回营的第五日,朝堂的旨意终于下达。

命她即日返回望京,接受赏封!

而带来旨意的则是三公之一的封太保——封翎。

当看到封翎及其身后跟着的盛大仪仗队伍出现,伐逆营诸君皆叹且赞朝堂之重视,礼遇规格之高,闻所未闻。

宋良宵却心理清楚,这是怕自己半路潜逃呢,毕竟自己有斩杀九阶的实力,一般人可压不住。

待她接过圣旨,谢过圣恩,封翎朝着她虚扶一下后道:“宋统帅今次替大望除掉了一心腹大患,换来大望天下太平,子民免于战争之苦,此丰功伟绩定当铭刻书卷,传颂千秋万代!如此栋梁,朝堂当有重赏,故让我亲自前来礼迎宋统帅回京,以表圣宠隆恩!”

宋良宵则行礼恭敬回道:“朝堂对我一直有培养礼遇之恩,奈何我不善政事,一直都无以为报,今次不过是结草衔环,当不得盛赞,但求一个问心无愧便好。”

封翎闻言那冷峻的眉微拧,仔细打量着宋良宵不语,一时气氛陷入沉默。

好在一旁礼官机灵,冷场不过两息,连忙开口道:“宋统帅,圣恩浩荡,不宜让朝堂多等,还请回去收拾收拾,咱们下午便启程回京。”

宋良宵颔首道:“好。”

接着话又一转道:“今次我有一位家眷不幸被卷入战事,滞留营地,现在战事已了,我想携他一同回京,不知可否方便?”

她说这话时看向的是封翎。

而封翎从方才起便一直拧着眉,似要看透其想法,片刻后方才出声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