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吕不韦的生意经(第5/7页)
纵观魏冉,他只能是一个牛人,但不是一个治国高手。在他生猛的几十年里,没有提出一个让秦国面貌一新的政策。只有一个字,打!
那时,秦昭襄王上有太后下有魏冉,自己被死死地夹在中间,完全是个弱势人员,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后来范雎来了,这才得以结束太后专政,把魏冉拿下,叫停了那些毫无战略思想的做法,提出了对秦国有着深远意义的“远交近攻”。秦国终于有了一个战略目标,并为这个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同时,他提出的“强干弱枝”政策,不但让秦昭襄王巩固了手中的权力,也对秦国后来的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由于他心胸狭窄,最后把白起害死,又把自己的恩人推到战场上,也为他在政治上走下坡路埋下伏笔。
但他还是幸运的。他碰到了蔡泽,在蔡泽的建议下,辞去职务,告别官场,最终得以善终——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
蔡泽觉得自己很牛,把范雎赶出权力核心,而且让范雎离开得老老实实,一点儿波折也没有。在范雎离开后,他接替了相位。哪知,他只干了几个月,就被迫下课。他这才知道,把丞相位子拿到手中,虽然难度很大,但仍然可为,要把这个位子保住却是难上加难。难怪范雎那么愿意向自己认输。
秦昭襄王也死了
虽然范雎自己走了,蔡泽又被秦昭襄王辞退,秦国短期内没有什么大的牛人,但秦国的强大地位已经确立。秦国继续向周边国家出兵。
这次秦国打的是魏国。
魏国此前虽然响应赵国的号召,与楚赵狠狠地合纵了一次,算是结成了自有合纵这个概念以来最大的胜利果实。可自那之后,这个合纵又给大家丢到了脑后,又在那里各干各的。秦国再向韩赵用兵时,大家又回归观众的位子,看着热闹,看着韩赵两国那个痛苦的表情,好像那个表情永远是人家的表情而不会移植到自己的脸上。
秦国一看,合纵这个对付秦国的唯一利器已经全面报废,心里超级爽。
秦昭襄王也跟他的祖先一样,虽然杀了商鞅,但仍然继续商鞅的政策不动摇。现在他虽然让范雎离开,但仍然抓住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毫不放松。范雎不是说过,对于秦国而言,目前最好欺负的就是魏国。前段时间因为跟赵国全力对决,跟魏国这边相安无事。现在觉得赵国不好拿下,那就回头来玩一把魏国吧。
秦昭襄王派大军伐魏,取得吴城。
这个成绩比起以往的战绩来,并不算什么——连个歼敌数量也没有公开,说明杀伤力太低,可效应却很大。
韩王看到魏国被打了,不但不敢去救魏国,反而心里害怕起来,跑到秦国那里面见秦昭襄王,以臣下之礼朝见了秦昭襄王。
魏王一看,韩国还没有被屠杀一个士兵,就向秦国臣服了,自己被打成这个样子,向秦国称臣也不算丢脸了。于是向秦王宣布,从此之后,“魏举国听令”。以后全体魏国广大干部群众,在魏王的带领下,坚持服从伟大光荣正确的秦昭襄王领导,秦王指向哪里,我们坚决奋不顾身地打向哪里,谁不服秦王的领导,我们坚决把他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秦昭襄王一看,那张老脸都笑歪了。
他现在在位已经五十三年,前四十年,他身强力壮时,几乎全把力气用在泡妞身上,一点儿不能为国家出力。他那时就想,估计这辈子自己只能死在泡妞的床上了,不会有什么别的作为了。哪知,现在居然取得这样优异的战绩:千年老店周王朝在自己的压迫之下,关门摘牌,宣布破产;接受了超级大国晋国三分之二遗产的韩魏两国在自己的面前,低下了头。
这在秦国的历史上是从没有过的。
以前,秦国也拿过周王朝发给的霸主证书,可只是让秦国当西部少数民族的带头大哥。哪像现在这样,几个强国都向自己称臣。
秦昭襄王本来对天子的称号就很热爱,当初就曾劝齐王跟他一起称帝,一个称西帝,一个称东帝。只是齐王突然觉悟起来,没有跟他合作,这才作罢。这时看到自己已经不用怕任何人了,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谁比自己威武了。于是,他在秦国的旧都雍城南郊那里举行了一次隆重的祭礼上帝大典。这个大典原本是天子才有资格举行的。
秦昭襄王在做完这些之后,突然也觉得累了。
他累得终于病倒,然后与世长辞。
这一年是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
这哥们儿活到七十五岁,在位五十六年。他是秦国历代领导人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人。他当秦国老大的时间超过了孝公、惠文王、武王的总和,也超过了他后面那几个老大在位时间的总和。
这哥们儿虽然被老妈和魏冉架空了几十年,但最后他重用白起和范雎,硬是在最后的十几年当中,创造了奇迹,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绩。尤其是在军事方面,连败六国,正式确立了秦国天下无敌的超强地位。可以说,秦昭襄王的时代,是大秦帝国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时代,秦国对六国最后的决胜,虽然是由始皇完成,但在秦昭襄王时代就已经决定了。
当然,他也犯了一些错误,毫无原则地信任范雎,杀白起,攻邯郸,都让秦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这些损失仍然不足以弱化大秦帝国的综合国力,更阻挡不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坚定步伐。
燕赵还在争
一代雄主秦昭襄王死后,他的儿子按既定程序接了大位。
这个太子,就是秦孝文王。
孝文王即位后,还记得他对华阳夫人许下的诺言,立刻让异人当了太子。当然,这时异人已经改名子楚。
这哥们儿当年从邯郸逃命时,身边只跟着吕不韦,他的美女老婆和儿子赢政仍然丢在赵国。他们是生是死,跟他无关——而是跟赵国人有关了。
赵国人没有下狠手把这两个人杀了,而是让他们继续在那里生活着。这时赵国高层看到子楚成为秦国下一代领导人的后备人选,立刻派人把那对母子送过来,表示愿与秦国成为友好国家。
韩国人一看,赵国这个巴结手段很高明,可自己手中又没有这张牌,便也想了个办法,韩王亲自穿着孝服来到秦国,跪在秦昭襄王的灵柩前,哭得像死了老爸一样。
燕国看到韩王做得这么肉麻,本来很想鄙视他一把,可一想,现在你可以鄙视韩王,但你敢看秦国不顺眼吗?人家都排队去巴结秦国,自己再没有动作,估计秦国就会有动作了。
不过燕王的动作不像韩王的动作。他现在还是很清醒的,如果大家都这么排队去巴结秦国,最后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只有团结起来共同对付强悍无比的秦国,也许大家能多活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