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秦始皇之死(第7/7页)
这些天来,嬴政的尸体不断地腐烂,赵高心里的算盘越打越响,没几天就一切算计停当:现在皇帝的遗嘱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吗?完全可以再造一份嬴政同志的遗言,然后加急送到扶苏的手上。内容很简单,也很恶毒:命令扶苏自杀,传位胡亥!
他先给胡亥灌输这个阴谋。胡亥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听说这样一来,虽然害死了哥哥,但自己能当上皇帝,那好得很啊。很多人为了当国家领导人,杀得血流成河,家中兄弟姐妹也死了一大半。现在自己只牺牲了一个哥哥,算起来成本很低。于是,就笑着答应了。
但如果只是他们同意这样做,这事是做不了的,还得李斯同意。丞相大人不配合,他们仍然寸步难行,这个阴谋只会成为他们永远难以实现的梦。
但赵高相信李斯是会配合的。
因为他知道李斯也不是什么好人,人品有时也很恶劣。
赵高偷偷去找李斯谈话。这哥们儿做事很简洁,一点儿前期工作也不进行,直接就对李斯说:“始皇陛下给扶苏的诏书及符玺都放在胡亥那里。不过,现在始皇陛下已经管不着了。谁当太子,是丞相大人和我说了算。你说,该怎么定呢?”
李斯一点儿思想准备都没有,突然听到赵高说这样的话,便大声说:“你没有吃错药吧?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来?太子的事,不是我们可以拍板定调的。始皇说了就照他的话去执行啊。”
赵高一听,一点儿不生气,等他激动地说完之后,才说:“丞相大人,你想一想,你的水平、你的谋略、你的功劳、你的人缘以及扶苏的信任,比得过蒙恬吗?”
李斯想不到这哥们儿居然问他这个事情。李斯虽然上书请秦始皇把所有的说客都抹掉,其实他身上仍然保留着说客的痕迹,对权力的迷恋程度一点不比张仪他们差,一旦发现自己的权力有被损害的可能,立刻就进入高度敏感的状态。他听赵高这么一说,自己还真的不如蒙恬。如果扶苏当上了二世,自己就得立马降职,成为蒙恬的手下。
他刚刚还大义凛然的气势立马松软下来,老老实实地对赵高说:“不及也。”
赵高一听,心里就笑了,说:“如果扶苏当了二世,肯定会重用蒙恬为丞相。你老人家最后的结局,现在基本就可以预料到了。这个不用我多嘴了。我只想对丞相大人说,胡亥是个很厚道的人,是完全可以当继承人的。你好好考虑一下吧。”
他对胡亥评价的原话是:胡亥慈仁笃厚,可以为嗣。
如果李斯真的好好考虑一下,就会考虑出一个问题来:胡亥要是真的那么厚道,他会为了这个皇帝去害死他的哥哥吗?一个连哥哥都敢杀的人,能对你好到底吗?
但在“利益”这两个字面前,李斯那颗聪明的脑袋也陷入“利令智昏”的怪圈当中,一心一意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哪个当皇帝对他有利他就同意谁当,管他的人品做什么?嬴政同志的人品如何?自己不是也跟着他混了这么多年,而且越混越幸福。他当场就对赵高说:“你说得很正确。”
两人就在角落里把阴谋诡计设计好,然后当场宣布他们直接受到秦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然后搞了一份假冒伪劣的诏书,派人送给扶苏。他们在诏书里把扶苏狠狠地谴责了一番,说扶苏在北方这么多年,没有为国家开辟一寸土地,一点儿功劳也没有建立,白白消耗了很多国家的人力物力,还多次上书,诽谤老爸,说老爸残暴,不能让扶苏回咸阳当太子。将军蒙恬也不是好人,虽然明知扶苏做得不对,但从不对扶苏提出批评,不但没有把扶苏引上正道来,而且还参与扶苏的谋反计划。所以,你们两个人都该死。请你们在自杀之前,把兵权全面移交给副将王离。
这个诏书很快就送到扶苏的手里。
扶苏当然不知道老爸已经死翘翘了,他以为这是老爸真的要他的命来了。他相信他的老爸是能做到这一点的。因此,他在认真地读完这个诏书后,就决定执行自杀命令。
他哭着进入内室,打算在这里结束自己的性命。
但蒙恬反对,说:“现在陛下在外面视察,还没有立太子。他叫我带三十万部队在这里守边境,叫公子当我的监军,这个任务是光荣艰巨的。现在不能凭一个使者过来就自杀。我对这个诏书有点怀疑。请再复核一下,再死也来得及啊。”
那个使者却不断地催着扶苏,“你赶快动手啊。”
于是扶苏对蒙恬说:“现在老爸叫我死,我为什么还要去复核。”于是,他就自杀了。
蒙恬是老鸟,觉得自己的判断应该没有错,不同意自杀。那个使者只得把他交给当地的官员看管,关押在阳周,再任命李斯的一个舍人担任护军,算是把这支军队控制了。
胡亥得到使者的还报之后,心里超级爽,哥哥真好啊!
于是,大秦帝国就进入了另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