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连横与合纵(下)(第8/8页)
但意外往往会在很多人觉得没有意外时发生。
秦国在战场上差点死翘翘,可他们在外交上却大获全胜。
这时,由于楚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太过缺德,诚信度已经归零,所以,国际社会都恨死他们。这时看到他们攻秦得势,便都不服气,接到秦国的救援信后,都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猛冲上来,要猛扁他们。
韩魏联军趁着楚国的主力在蓝田那里狂砍秦兵,后方空虚,兵锋直指邓地。
楚军看到秦兵虽然不断地失败,但还是拼命死磕,一时还不能取得彻底胜利,而后方要是给魏韩占领,以后可就后退无路了。于是,只得下令辙退,狂奔几百里,这才回到安全地带。
当然,到了这时,光辙回原地,人家是不会答应的。
秦惠文王此次亲临前线,还拿着武器到军中去鼓舞士气,看到大批大批的士兵在楚军的屠杀之下,头颅遍地乱滚,尸体满野,惨烈异常,吓得他中风在蓝田。这时,看到楚军败退,当然不愿放过,派人过去放话:如果不有点表示,三国联军绝对不放过你们。
楚怀王这时已经彻底吓傻,有气无力地说:“那就割两城给你们吧。”
此战,秦国离首都变成沦陷区没有多远,几个牛人都被打败,秦惠文王也不得不冲上前线,连王家卫队也得冲上前线杀敌报国。最后,靠韩魏两军威胁楚国的后方,这才缓过一口气,算是取得了胜利。
但这个胜利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秦惠文王也因为这个大战,身体被彻底拖垮,一病不起。
楚国就更不用说了。此战之后,再也无力北顾,只是死守那一片大好河山,一点儿进取心也没有了。
作为参战国的韩魏国似乎是获利最大的。其实,这两个国家,除了得到一个战胜国的荣誉外,其他的基本没有得到什么实惠。
蓝田决战,没有赢家,只有输家。
这个战役,不但直接关系到秦楚两国的存亡,也关乎中国历史的进程。
如果魏韩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一个雄才大略的猛人,硬是带着自己的部队在旁边围观,等两强大战之后,不管谁赢谁输,再上去不分青红皂白猛打,估计秦楚就得退出历史舞台。
有时,细节真的可以决定历史。
历史的某个进程往往取决于某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