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老爷,你赢了(第18/48页)
次日的这场宴,就是传说中的鸿门宴。
晁盖和宋江的故事,终于要有个了结了。
瓦岗风云Ⅷ——“宋江”诛“晁盖”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闹内讧可说是屡见不鲜。
内讧从陈胜吴广起义(中国历史第一次农民起义)就开始了,揭开序幕的是陈胜部将武臣在赵地称王,而后,韩广在燕地称王,周市拥立魏王咎,田臧诛杀吴广,秦嘉拥立楚王景驹,如此种种,起义军终分崩离析;
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也不免俗,光武帝刘秀的胞兄刘縯,就在权力斗争中被更始帝刘玄所杀,实力不逮的刘秀除了晚上默默哭泣、泪湿枕席之外,竟也只能虚与委蛇,以待来日;
唐末的王仙芝黄巢起义,双方也不免在降唐与否的问题上颇多龃龉,黄巢甚至怒殴王仙芝,致使其头破血流;
元末的天完红巾起义,先有倪文俊谋刺徐寿辉,又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陈友谅诛杀倪文俊,再有陈友谅除去徐寿辉,政治风波一浪高过一浪;
当然,最严重的事故来自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国起义。先是东王杨秀清居功自傲,目中无人;后有北王韦昌辉千里勤王,诛杀东王;而后天王洪秀全先发制人,除去北王;最后翼王石达开难忍猜忌,分道扬镳;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起义,就此急转直下,走上下坡,直至灭亡。
我们的瓦岗起义,当然也不能特立独行。
翟让的情况我们已经说了很多了,非要给他一个评价的话——好人;大好人。
翟让的情形,我们说了,跟《水浒》中晁盖很相似。而晁盖晁宝正,在江湖上也是成名的英雄,乐善好施,侠义心肠,义薄云天,然而,饶是如此,晁宝正还有一点跟翟让有明显的差距——肚量。
晁盖这个人,他的肚量虽说比被林冲火并掉的王伦好得多,但是,也就仅此而已——在根本性的问题上,比如谁当老大的问题上,他就没那么大气了。
宋江刚上山的时候,晁盖也曾礼貌性的推宋江当老大——当然了,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客套,宋江也不傻,久经了世故的人,上不了当。
而当宋江真的逐渐在梁山经营起自己的势力,各方英雄纷纷慕名来投,替天行道的大旗在江湖威名四震,而宋江的影响力一日日盖过晁盖之后,晁盖心里却打翻了五味瓶一样,横竖不是滋味。晁盖的不是滋味,在他被史文恭射杀后立下的遗嘱中能看出来,眼瞅着宋江已经是山寨当仁不让的老大,晁盖却死活不送这个顺水人情,反而提出了一个“谁生擒史文恭,谁做老大”的无理要求。
我不知道宋江得知这个遗嘱时是什么心态,这要是我,准在心里头怒骂诅咒晁盖一万遍了——这死鬼,让你万世不得超生。
当然,有人会说,这是因为晁盖跟宋江的政见有分歧,晁盖不同意宋江归顺朝廷的做法。要我说,这基本扯淡,宋江想归顺朝廷,至少说明他有远景规划,他还知道为弟兄们谋个长远的福祉,而晁盖呢?晁盖就是过一天算一天,吃了这顿不想下顿的主儿;宋江还算有政见,他自己有任何政见吗?
相比较“义薄云天”的晁宝正,翟让同志,那可真是“大度能容”的标杆了。就说他把瓦岗军的老大位置让给李密,这就不是一般人能该做到的。
翟让对老大问题的处理方式,说实在的,比晁盖是要强多了,但是,处理方式好,却不代表能够得到更好的结局——因为,到了这份上,让贤不让贤,早就不是翟让一个人的事儿了,而是跟着他鞍前马后混了四五年的全体兄弟的事儿了,再说明白点,这就是翟让集团的事儿了。
相比较势力庞大的宋江集团(梁山好汉中,除了劫生辰纲的几个,其他大部分人都是看宋江的面子上的梁山),晁盖集团那几号人掀不起什么风浪(晁盖集团是以劫生辰纲的那几个人为骨干的,分别是吴用、公孙胜、阮氏三兄弟、刘唐、白胜这几个,这里头,最重要的吴用还跟宋江关系暧昧,以此,晁盖集团的弱势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矛盾一直没有公开化;但是,翟让集团和李密集团,实力就没这么大差距了。
翟让集团或许一开始意见还不算大,毕竟李密到来之后,瓦岗军这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也看在眼里,从内心来讲,也认可李密的能力,但是,这个世界上,一旦跟“利”挂上钩,这人有时候就会丧失理智。
现在,瓦岗军一日日红火起来,以前万把人小打小闹干点剪径劫道的买卖,现在占着荥阳,又夺洛口仓、回洛仓和黎阳仓,新近跟隋军交战,也屡战屡胜,眼瞅着东都不日将下,瓦岗军前景一片光明;蛋糕做大了,翟让集团有意见了。
先是翟让有个亲信,叫做王儒信的,他劝翟让自己当大冢宰。啥叫大冢宰呢?这是《周礼》中的一个官儿,后来北周也有这个官儿,总之就是各部各官的头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西魏八柱国中的老大宇文泰同志,就是大冢宰。大冢宰这个官儿,一般都是功高震主的权臣操纵权柄架空皇帝,为自己或者子孙篡位做准备的一个过渡性职务,跟摄政王差不多意思。
现在这个王儒信让翟让当大冢宰,意思很明确了,你老大已经让出去,一时也不好收回来,所以,眼下的办法,就是要把权收回来,架空李密。
结果翟让什么态度呢?不同意。
然后又是翟让的哥哥翟弘。翟弘这个人,粗人,蠢人,他是这么跟翟让说的:“天子汝当自为,奈何与人!汝不为者,我当为之!”瞧,山寨老大可以让,但皇帝天子是随便能让的吗?你想让,我还不想让呢!话糙理不糙。
翟让啥态度呢?大笑,认为这哥哥太好玩了,但不以为意。
当然,我估计这俩只是代表,是属于敢把话撩明的;那些心里这么想但嘴里不敢这么说的,我估计也不在少数。因此,瓦岗军眼下是暗流涌动,一股拥立翟让、废黜李密的力量,正在逐渐集结起来。
讽刺的是,这情况还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翟让本人倒是铁了心不当老大,觉着现在这么着挺省心,日子也过得不错,何必找那晦气呢?
瓦岗军风平浪静之下,暗流涌动,这股暗流,李密也已经察觉到了,比如说,翟弘劝翟让自己当皇帝,这事儿就让李密给知道了。
李密是怎么想的呢?我估计,其实李密也知道翟让这人不错,否则不能让他当老大,但是,李密也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说得准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