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鹰击长空 第一百三十二章 蓄势待发(第2/3页)

威海卫的前任周指挥使在去年十二月时被调到大同组建新的大同卫,现在威海卫日常事务由指挥使同知主管,指挥使同知就是指挥使副职,负责军队粮饷、盐政以及海防修筑等等后勤事务,从三品衔,仅比指挥使低半级,一般有两人,其中一人随前任指挥使一起到大同就任去了,新同知将从福建调来,尚未抵达,目前威海卫的指挥同知暂时只有一人,名字叫做郑垣,他在前一天便得到了蓬莱所发来的快信,新任指挥使大人将于近日乘船抵达威海卫,一大早他便派人出海去打探情况。

郑垣是一名四十余岁的文职军官,他极酷爱下棋,稍有空闲他便找人下一盘棋,此刻他正和一名幕僚摆棋厮杀,但他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不到一会儿便屡出昏招,以至败局已定,他的幕僚姓毛,举人出身,他见同知大人心神不定,便笑道:“大人可是为新来的李指挥使而烦忧?”

郑垣也无心下棋了,他扔掉手中棋子,叹了口气道:“此人是锦衣卫千户,听说手段凶狠毒辣,他来威海卫任职,我很担心威海卫的各级官员恐怕会大难临头了。”

毛幕僚却笑了笑道:“我倒觉得大人有些多虑了。”

郑垣眉头一皱道:“你此话是何意?”

“在锦衣卫中做事,有几个手段不狠辣的?这是他们的职责,他们是查官之人,就算装也要装出凶狠的模样来,可指挥使就不一样了,大人可别忘了,他是太子的人,在外可是代表太子的形象,以太子的仁慈宽厚,他怎么可能反其道行之,若他在威海卫也和在锦衣卫时一样凶狠,太子第一个就不能容他,所以我请大人宽心,李指挥使和李千户绝不会是一个人。”

听完幕僚的分析,郑垣也承认他说得有点道理,这时,门口忽然传来亲兵的禀报声:“大人,海上传来消息,指挥使大人的坐船已经到了。”

“他终于来了。”郑垣站了起来,对亲兵道:“去通知指挥使司所有的官员和所有的千户、百户,一起去码头迎接我们的新指挥使大人。”

……

李维正的宝船正缓缓靠拢威海卫码头,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十几艘小船,近一千名官兵,李维正背着手站在船头,打量这处海港,和蓬莱港不同,威海卫的海港里没有那么多战舰,虽然也有十几艘大船,但大部分都是货船,战船只有两艘,其余都是些巡逻小船,威海卫也是一座城池,不过它却是陆城,修建在一座山崖之上,从码头走上城池还须步行二三百步,这座城池并非县城,而威海卫的军城,里面驻扎有近四千军队,还住有他们的随军家属。

威海卫一共有驻军五千五百人,其中在奇山所、金山左所和百尺崖所各有驻军五百人,大部分军队还是居住在威海卫军城内,随着长长的号角声响起,李维正看见一大群官员正沿着台阶向码头赶来,每个人都不时抬头望向宝船,表情皆显得十分震惊,他知道这些都是来迎接自己的下属了。

宝船靠岸了,粗大的铁锚带着链子落入海中,从船上放下来一架木制悬梯,大船上的水军士兵们依次走下了大船,李维正下了船,迎接他的官员们立刻迎了上来。

为首是一名中年男子,虽然也穿着军服,但显得颇为斯文,他躬身向李维正施礼道:“属下威海卫指挥使同知郑垣参见李大人。”

后面的官员也跟着一起施礼,虽然郑垣只比李维正低半级,但在李维正的任命书中有海上临机决断权,这可是连山东都指挥使叶升也没有的权力,甚至可以认为他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皇上的特使,所以郑垣对李维正的态度十分恭谦。

李维正连忙还礼道:“我初到威海卫,以后还请各位同僚多多关照。”

众人见他客气,不是想象中的傲慢凶狠模样,大家皆暗暗松了口气,只要李维正肯体恤下属,那就是他们的福气,事实上从二十几天前,威海卫的官员们便得到了李维正将任威海卫指使使的消息,他们立刻利用各种渠道打听这个李维正的背景,结果却令他们有些心寒,这个新指挥使竟然是锦衣卫三所的千户,绰号‘李剥皮’,郭恒案中,锦衣卫三所的几名百户来山东办案,他们的血腥手段给山东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这位被京中官员称为‘李剥皮’的锦衣卫千户竟然来威海卫了,几个不太干净的官员甚至有了辞官的念头。

不过另外两个消息却让他们微微放下心来,一个是他为太子心腹,但愿他能多少受一点太子仁慈的影响,另一个消息就是皇上居然赋予他海上临机决断权,也就是说他是有任务来威海,或许他没有时间找大家的麻烦。

实际情况似乎证实了大家的最后一个猜想,李维正进城上任后,立即召开了重要官员的会议,参加会议的都是威海卫的重要官员,指挥同知郑垣,四名指挥佥事,两名镇抚,两外还有三名千户和六名副千户,加上李维正,一共十七人出席首次会议。

“各位也应知道,在兵部的调令中明确我有海上临机决断之权,我实不相瞒,这个权力是皇上特别钦赐。”

李维正站在会议室的窗口对众人一一说明,会议室位于城池的最北面,紧邻大海,是用巨大的石块砌成,从窗户可直接看见波涛汹涌的大海和那艘巨无霸宝船,耳边只听见海浪怕打礁石轰鸣声,所有人都脸色严肃,腰板挺得笔直。

“皇上之所以给我这个海上临机决断权,其用意就是要我出兵打击倭寇,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件事,皇上已经决定走海路运送军粮,今年五月将有第一批粮食北上,经渤海和天津卫运到北平,所以皇上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要我们在五月前打击倭寇的嚣张气焰,任务急迫,现在已经是一月下旬了,实际上只剩下三个月了,时间很紧迫啊!”

李维正的话让众人不由面面相视,他们中间有几个人来威海卫还不到两年,不说打倭寇,就连倭寇的样子都没见过,现在倭寇的重点是侵袭福建和浙江沿海,虽然去年曾有倭寇三次袭击山东半岛,但进攻点却是在半岛南面的莱州府和青州府,威海卫这边已经两年没有出现倭寇了。

“李大人的意思是我们主动出击,去寻找战机吗?”一名千户站起身问道。

李维正点了点头,“正是这样,三个月的时间是等不到机会,只有我们主动去寻找了。”

郑垣的表情显得很为难,虽然李维正说的是外行话,但他却不敢反驳,这可是皇上的意思,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他们没有选择余地,他心中暗暗叹了口气,便道:“李大人,属下也知道事情很急迫,但立刻就出兵去打倭寇谈何容易,首先要准备物资军粮,还要调集战船,这些都需要至少一个月的时间,当然,军粮和物资仓库里都有,蓬莱那边也有战船,大人兼任蓬莱所千户,调船应该不成问题,关键是我们去哪里打倭寇,总不能去日本国打吧!所以属下以为情报是第一要务,我们要探得情报才能有的放矢,否则在海上飘来飘去,半年也不一定能找到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