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革命党(第12/12页)

[112] 《与横滨某君的谈话》,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合编:《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198—199页。

[113] 《井上雅二日记》,汤志钧:《乘桴新获》,第371页。

[114] 康有为1901年初致函梁炳光,中有“闻高山言,公等方略,欲取惠州……任美行者,军谋称细,出讨则专以破数州县地,耸动大众为主。吾闻之,即笑谓任曰:吾以汝等称健者,以为果有方。若如此,则是一李立亭耳,必败无疑。已而,果有惠州之事。……故五六月前,凡林玉之将才,子盈之客人,所有请饷欲办惠事者,皆不发”(蒋贵麟编:《万木草堂遗稿》,第278—279页)。另外,1900年11月康有为致邱菽园书所提到的“张某为雅、任所托,仆不知其人”(杜迈之等辑:《自立会史料集》,第331页),疑为替兴中会办事的张尧卿,则梁启超、狄葆贤等与之关系匪浅。

[115] 1900年2月28日《与知新同人书》及何擎一签注,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07—208页。

[116] 松冈好一:《康孙两党之近情》,《东亚同文会第13回报告》,1900年12月。

[117] 1900年11月20日康有为致邱菽园书,汤志钧:《自立军起义前后的孙、康关系及其他》,《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2期。

[118] 1900年11月12日《至江宁刘制台》,苑书义等编:《张之洞全集》第10册,第8394页。

[119] 1902年3月18日《致吴君遂等书》,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第162—163页。

[120] 1902年5月《与夫子大人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86—287页。

[121]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合编:《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229页。

[122] 参加自立军的留日学生,1899年底归国的东京高等大同学校学生林圭、秦力山、田邦璇等倾向更为激进,而暑期归国的傅慈祥、黎科等各校学生,则与保皇会关系密切(《恭祝皇上万寿演说》,《清议报》第53、54期,1900年8月5日、15日;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12、2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