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保皇会与港澳(第28/29页)
[203] 《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24—325页。
[204]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18页。此函何天柱(擎一)注为“不知内情者以为此书是实情,乌知其别有深意耶。寿民为不满意先生之人,借广智事以攻先生,所谓积弊如山者,不知何所指,寿民在港并未到沪,此函可删”。何擎一虽然稍后负责局事,却明显站在梁启超一边,所言有不尽不实之处。
[205] 1903年3月29日徐勤《致子山我兄足下书》,《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12页。
[206] 1903年4月1日梁启超《与勉兄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14页。1902年5月梁启超函告康有为:“盖紫珊、为之为吾党公事赔垫不少,现在译局报局经彼主持,皆未受一文薪水。荫南每月仅支四十元,实亦不足用,且彼为此事亦极尽瘁,广智代派报,亦不除二成,不可无以酬之。”(《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73页)
[207] 1903年9月前《梁启超致康有为书》,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227—229页。梁启超调整广智书局的人事,也许另有打算。7月21日,他函告谭伯笙、黄慧之:“外埠所捐大同学校款……待兄归来一齐交出,有一大注款,如此,然后可以树吾党势力于滨中,且不令此款浪费也。此是极要事。……现下我党在滨之势力颇薄弱,不能不结人心也。”(中华书局编辑部:《梁启超未刊书信手迹》上册,第1页)
[208] 光绪二十九年《与雪庵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26页。
[209] 《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25页。
[210] 1903年10月28日徐勤《致谭张孝书》,方志钦主编:《康梁与保皇会》,第134页。
[211]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230页。
[212] 方志钦主编:《康梁与保皇会》,第134页。
[213] 1903年11月8日《徐勤致康有为书》,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233—234页。
[214] 1903年11月26日《徐勤致康有为书》,《康有为与保皇会》,第235页。
[215]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236页。
[216] 1903年4月7日《徐勤致康有为书》,《康有为与保皇会》,第223—225页。
[217]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28、320页。
[218]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25页。
[219] 1902年4月后《徐勤致康有为书》,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201页。
[220] 1903年10月28日徐勤《致谭张孝书》,方志钦主编:《康梁与保皇会》,第135页。
[221] 1903年10月26日《徐勤致康有为书》,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231页。
[222] 1903年11月8日《徐勤致康有为书》,《康有为与保皇会》,第234页。
[223] 1903年10月28日徐勤《致谭张孝书》,方志钦主编:《康梁与保皇会》,第135页。
[224] 1903年11月29日《徐勤致康有为书》,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237页。
[225] 1903年10月26日《徐勤致康有为书》,《康有为与保皇会》,第232页。
[226] 以上引文均见1903年10月26日、11月29日《徐勤致康有为书》,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230、236—238页。
[227] 《康有为与保皇会》,第242—243页。
[228]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30—333页。
[229] 方志钦主编:《康梁与保皇会》,第134页。是函编者系于1904年,应为1903年。
[230] 1903年9月1日《与穗田二兄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25页。
[231] 1902年12月14日董谦泰、李福基等复函谭良:“示问及南佛于年尾归港,未知所因之句,弟处亦有是问。惟所返办何事,亦不知也。请听其后可也。昨慧知[之]兄来函,云及准十二月船与卓如先生同来鼓舞商会之事,决无再误。”(《康梁与保皇会》,第307页)
[232] 1903年4月29日《致李福基书》,《康梁与保皇会》,第54页。
[233] 《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30页。
[234] 1903年11月29日徐勤函告康有为:“砵仑游载兄返粤,亦代表该埠全会大会之人。”(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238页)
[235] 《康梁与保皇会》,第132页。
[236] 1904年2月3日,梁启超还在日本致函蒋智由(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35页)。
[237] 方志钦主编:《康梁与保皇会》,第133页。
[238] 《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36页。
[239] 《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37页。是日康有为刚好离港(康有为:《我史》,第105页),大会应开于此前。该书编者称:保皇大会原定甲辰九十月举行,想来是因为赶办不及,才延期到现在。
[240] 1905年5月1日谭张孝《敬告各埠同志书》,《康梁与保皇会》,第226—228页。
[241] 1903年9月1日《与穗田二兄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24—325页。另参1903年11月18日梁启超《与夫子大人书》,《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33页。
[242] 方志钦主编:《康梁与保皇会》,第133页。
[243] 1903年10月26日《徐勤致康有为书》,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232页。
[244] 1903年11月8日《徐勤致康有为书》,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234页。
[245] 1909年12月16日《伍鸿进等列为宪政党同志义兄书》,方志钦主编:《康梁与保皇会》,第316页。
[246] 1904年11月23日梁启超《与夫子大人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44页。祐,李祐枢,加拿大华侨。
[247] 光绪三十年刘汝兴《致任公会长先生书》,《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