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东乡平八郎第一战:海上格杀俄军司令!(第6/8页)
3月8日,马卡洛夫抵达旅顺前线。一上任,他就开始了对太平洋舰队的整顿,严明军纪,革除斯达尔克留下的各种弊病,俄军的士气果然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一扫被偷袭以来的颓废之风。
然后马卡洛夫发布了各种改革措施,在以前,太平洋舰队的出港都是由拖轮完成的,拖完这艘再拖那艘,出个港往往都要几个小时,效率极低。而马洛卡夫命令今后只有战列舰出港使用拖轮,在战列舰出港的同时,其他巡洋舰等轻型军舰在港口内升火使蒸汽升压,依靠自身的动力出港,这不仅大大地节省了时间,也使得整支舰队的出航更加紧凑有序。从实战中混出来的领导就是不一样啊。
作为世界水雷战的权威,马卡洛夫自然没有忘记他这个最擅长之处,他把旅顺和大连湾统一考虑,绘制了一张统一的水雷分布图,按照这张图,布雷船不仅要在旅顺周边布雷,还要去包括金州海域的大连湾布雷,将布雷范围扩展到整个辽东半岛海域!很显然,马卡洛夫已经意识到东乡平八郎拼死作战的意图就是保障陆军登陆,更意识到了一旦陆军登陆,太平洋舰队就要面临被从陆地上炮轰的危险,所以马卡洛夫在这些海域布下了层层水雷,同时,有了这些水雷网,太平洋舰队也可以摆脱对海防炮台绝对的依赖,以水雷网为依托,深入外海作战,这对联合舰队也是一种威胁!
果然,在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好之后,马卡洛夫率领太平洋舰队驶出港口,主动向东乡平八郎发起进攻!这是太平洋舰队第一次改变之前龟缩不出的消极防守战略,开始主动出击。而马卡洛夫对敌我两军的优劣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的主动出击并不像表面上的那么简单,是有两个目的的:要么就将东乡平八郎引诱到海防炮台最佳射程之内,要么将东乡平八郎引诱到水雷区内。总之,这是对一直想把太平洋舰队引诱到深海决战的东乡平八郎的反引诱!
厉害,确实厉害,东乡平八郎已经遇到一个十分可怕的对手了,他和马卡洛夫各怀心思,都想把对方引诱到自己占相对优势的区域里,但双方都很厉害,都不上当,于是就在海面上展开了拉锯战。但这种局面对马卡洛夫是有利的,反正总体来说他可以依靠旅顺港和水雷网,只要舰队存在,就能保持对日军海上运输的威胁,此时奥保巩的第二军为登陆金州做准备工作,马卡洛夫就率领太平洋舰队袭扰运输船,日军大为恐慌,运输船甚至十几天都不敢出航。拉锯战拖得越久对东乡平八郎越不利,他必须马上想办法解决这个困难。
带着紧迫的心情,东乡平八郎每晚都要召集各舰舰长和参谋到三笠号上开会,作战室里彻夜灯火通明,讨论应对策略,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联合舰队突然陷入困境,太平洋舰队突然变得难以对付,不是它本身的战斗力比过去增加了,而是因为它的司令长官换了人选,由没能力的斯达尔克变成了有能力的马卡洛夫。也就是说,联合舰队保障海上运输安全的主要矛盾就在于马卡洛夫。
把问题清楚地写出来,问题就解决了一半,从这一天起,东乡平八郎下令,联合舰队的主要目标不再是引诱太平洋舰队到深海作战,他知道马卡洛夫是不会上这个当的,联合舰队的主要目标改为重点研究马卡洛夫——既然主要矛盾是马卡洛夫,那么解决主要矛盾就是解决掉马卡洛夫!
接下来,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件事情:如何解决掉马卡洛夫。对于马卡洛夫本人,大家只能从他的书里去了解。东乡平八郎从他的司令室里找出了《海战论》,命令每一个人都要细细阅读,了解马卡洛夫的思想、信念、性格长短处等特征,最后形成结论的是,马卡洛夫是一员猛将,他作风顽强,热衷于积极作战,热爱军舰和士兵,几乎每次出战都会身先士卒,率领旗舰冲在舰队的最前头,这其实从“海上哥萨克”这个外号就可以看出来的。
接下来,东乡平八郎下令:联合舰队要在白天创造一切实战机会去观察马卡洛夫,印证从书本里得到的结论。
这就又需要把马卡洛夫从港口内逼出来,但旅顺港口边全是海防炮台,贸然进攻得不偿失,为了达到“逼战”的目的,东乡平八郎和他的参谋团队想出了一个创新型的办法——间接炮击。
所谓间接炮击,就是用舰炮以大仰角和超远距离的曲射让炮弹越过山梁,飞入旅顺港口内去轰炸马卡洛夫和太平洋舰队。当然,间接炮击也是无法从旅顺港口的正面(也就是那“两把蟹钳”的正面)来实现的,这里炮台林立,联合舰队就只能在炮台的射程之外发炮,但如此一来也就无法把炮弹越过山梁打入港口里了,能够成功实施间接炮击的是一个地方——老铁山灯塔。
老铁山灯塔位于旅顺港的侧面,这里不仅是从海上确认旅顺港的标志,也是黄海和渤海陆上分界点的标志,就在灯塔的悬崖之下,颜色较黄的渤海海水与颜色略蓝的黄海海水交汇于此,形成泾渭分明的两股水流,从这里分开了黄渤海。东乡平八郎命令几艘军舰开到老铁山西南的渤海湾内,向着旅顺港方向发炮,炮弹越过老铁山从侧面飞入旅顺港内,也就是说,从渤海打出的炮弹,都打到黄海的旅顺港了,那么击中军舰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实战效果并不大,明显只能是浪费炮弹。不过东乡平八郎并不在乎实战效果,他要的就是逼马卡洛夫出港这个效果,就在老铁山方向间接炮击的同时,东乡平八郎也亲率联合舰队全部主力在港口外示威叫战,一定要让马卡洛夫上当!
果然,马卡洛夫十分刚强,受到挑逗的他暴跳如雷,亲率太平洋舰队出港迎战。当然,马卡洛夫也是不会真正上当的,他虽然会出港,但从不离开海防炮台射程,一旦要超出安全距离,他就不再前进了。马卡洛夫仍然把这当作了之前的拉锯战,仍然认为这是他一次次对东乡平八郎进行反引诱的机会,却并没有意识到他其实已经落入了东乡平八郎的圈套!
每当马卡洛夫率舰队出港时,东乡平八郎都站在三笠号的舰桥上,亲自观摩整个作战过程,同时命令联合舰队全体舰长和参谋上舰桥,对马卡洛夫乘坐的旗舰以及太平洋舰队的出港、航行路径、发炮方式和数量、返航等进行仔细观察,认真记录,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看能否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于是乎,白天观战,晚上把《海战论》翻烂,经过连续多天的观测和总结,一个规律性的东西终于浮出水面了,那就是:马卡洛夫每次率领太平洋舰队出港作战,都是以他的旗舰打头,而如果它们经过黄金山等海防炮台下面的海域时,都是走固定的航线。这很可能是俄军驾驶者的习惯,更有可能是这片海域已经被马卡洛夫布下了水雷。所以他们自己只能走固定航线,这一切似乎并没有引起俄军的注意,在他们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谁也没有想过每次走固定路线还会有什么问题,而对于东乡平八郎来说这正是他要找的机会——马卡洛夫已经把他的必经之路给暴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