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睦仁的战略:从方向上打败俄国(第6/8页)
看来日本最为看重的是他们要全部得到朝鲜,其次是部分得到满洲。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必争条件中,除铁路部分改成转让从长春到旅顺外,其余都得到俄方的承认,也就是说,俄国将继续拥有哈尔滨至长春的铁路,小村寿太郎已经在“必争”项目中基本实现了目标,接下来就是最为关键的要让俄国割地赔款问题。
维特把尼古拉二世的话原封不动地告诉了小村寿太郎:割地赔款是俄国民族感情难以承受的,俄国不割一寸地,也不赔一个戈比的款,否则俄国将毫不犹豫拿起武器重新战斗,我们虽然是来讲和,但绝没有到不惜一切代价求和的地步,俄国拒绝服从任何与其尊严不相符的条件!
“从你们的态度,似乎你们就成了战胜国了。”小村寿太郎说道。
“很遗憾,这里没有战胜国,也没有战败国。”还没等维特反驳,他的手下就站了起来。
双方眼看就要谈崩,罗斯福出面了,他劝告维特适当做出让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俄国真的可能需要把库页岛割让给日本,因为日军已经占领库页岛了,这个岛屿孤悬海外,波罗的海舰队既然已经灭亡,俄国缺乏远东海军,就没有收复该岛的希望。
维特觉得罗斯福说的也是实情,他立即给尼古拉二世发了封电报请示:“库页岛目前在日军手里,很难预料我们能很快把它给夺回来”,这是暗示尼古拉二世是不是可以在割地的问题上稍微做出妥协,反正俄国土地很多,反正将来再夺回库页岛也不是没有可能。
尼古拉二世在这封电报上做出批示:我已经说过不割一寸土地,不赔一个戈比的战费,在这点上我坚持到底。
这位老兄的脾气维特是清楚的,他知道怎么做了。下一轮会谈开始,维特直接说了一句话:我想告诉贵方,我们的条件就是这些条件了,不服就再打一次。
小村寿太郎当然也不能退让,谈判又陷入了僵局,又有谈崩了的危险,此时最急的倒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俄国人,而是罗斯福。
调停是有政治风险的,把交战国双方叫到自己国家的土地上和谈,他们却最终没谈成,又回去再打了,这在世界战史上是比较少见的,对罗斯福本人以及美国政府的形象和威信也是一种严重的损害,以后美国政府也不太好在世界上混。正是因为预见到了这种风险,所以罗斯福才没有把和谈的地点选在华盛顿和纽约,而是选在了毫不起眼的小城朴茨茅斯让日俄低调地谈,悄悄地谈,没想到这两方天天都是拍桌子,天天都是叫喊着还是别谈了,我们回去再打,罗斯福算是明白了,也许这两方根本就是谈不拢的,能坐下来开始谈,能谈成这样已经是很不错了,他干的实在是一项苦差。
没办法,罗斯福只好亲自出马竭力促成和谈,他以美国总统之尊,亲自给尼古拉二世写了一封信,信比较长,情真意切,主要意思是:库页岛在事实上已经被日军占领,无论怎么样,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试想,如果让岛上的日军再灰溜溜地全部撤回去,到头来俄国寸步没让,日本一寸土地也没得到,他们的政府在国内是不是也无法下台?沙皇您也是领导一个政府的,要知道领导一个政府难啊,国内的人民动不动就不满意了,人民不满意,政府就会很为难,必然会反过来战斗到底,这点上您真的还要体谅,如果您能考虑稍微做出妥协,我会尽量说服日本把库页岛的北半部以及附属岛屿归还俄国(这是对俄国要割让库页岛南半部以及附属岛屿的巧妙说法,避免刺激到尼古拉二世),至于日方提出俄国需要为“赎回”库页岛北半部支付12亿日元,这个款项最后的数额,我可以跟日本人去谈。
发完信后,罗斯福又把信的副本分别抄送给俄国的传统“盟友”德、法政府,请他们竭力劝说尼古拉二世,同时,美国驻俄大使也按照信件的意思,亲自进入冬宫游说尼古拉二世,看来罗斯福把所有能出动的人都出动了,作为一个第三国的总统,他已经给了尼古拉二世足够大的面子。
从事实说,罗斯福的立场虽然一直比较倾向日本,但他说的也是实情,这个实情尼古拉二世也必须面对,在考虑完之后,尼古拉二世做出了他的第一次让步,也是最后一次让步:同意日本提出的得到库页岛南半部以及附属一切岛屿的要求,但日本希望得到的所谓俄国支付“赎回”库页岛北半部的赔款是:零。
在尼古拉二世看来,库页岛的一半割让给日本,那也只是暂时割让给日本,将来俄国还是要再夺回来的,但是如果日本人想要钱,一个戈比也没有。“他们想要的话,可以自己来取”,尼古拉二世强调了一遍,命人发电报给维特:“皇上命令你,如果日本代表仍然提出过分要求,就停止同他们的会谈。”
沙皇最后的底线已经露出来了,接下来就看日方的反应。维特一干人已经在收拾行李,做好了随时离开朴茨茅斯的准备,现在就连维特也有信心,尼古拉二世虽然极其强硬,但也并非完全狂妄无知,尽管再打一次俄国会有很多的困难,但事情总是有多方面的,也总是会很复杂的,尤其是对于俄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俄国的战费确实很紧张,没有国家愿意再借钱给他们,但俄国还有大量的黄金储备,连尼古拉二世私人都藏了很多,必要的时候愿意把它们拿出来;革命之火确实很难扑灭,但俄国也在进行相关的君主立宪改革,罢工和骚乱的浪潮正在逐渐平息下去;最后,维特已经把谈判的过程和细节在美国当地报纸上披露出来,只要在俄国国内再公布,让俄国人们了解谈判破裂的过程,他们又会燃起保护领土完整和维护民族感情的斗志,在事实面前,革命党人自然也无法攻击沙皇是在“蒙蔽人民”,到那时,凝聚军心民意再打一次也不是不可能。
这就是尼古拉二世的底气,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他用几乎蛮横的态度把这个底气发挥了出来,阻止了日本人在条约上贪得无厌,现在该轮到日本人来面对现实了。如果再打一次,日本的困难并不比俄国小,实际上也完全打不起了。罗斯福转而给日本政府写了一封长信,同样情真意切。罗斯福说:“如果日本是因为没有得到一寸土地而继续作战,那倒还情有可原,但如果日本只是为了一笔赔款而继续作战是不明智的,即使日本再打一年的仗,本身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哪怕日本最后取胜,占领了西伯利亚,俄国还是不会偿付任何赔款,甚至到那时连赔款的能力都没有,这对于日本来说是得不偿失的。”因此,“俄国将拒绝赔款,而文明世界的舆论也将支持俄国拒付日本所索要的如此巨额或与此相近的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