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宇文北周(第5/6页)
突厥人的第一次中原之旅以一种近乎悲惨和滑稽的方式结束了。不幸中的万幸,北齐军未能追击。不能说人家没追,段韶追了,远远跟随,未敢进攻,毕竟突厥有十万骑兵,兵力相差不少,能不打就不打。
达奚武的南路军之所以未能如期赶到,因为斛律明月太强了。斛律明月的军事生涯只经历过一次败仗,被跛脚猴子打败。达奚武也是南北朝一号了不起的人物,沙苑会战前三骑入敌营探虚实,大摇大摆在高欢十万大军的营内走了一遭,就是达奚武的军队力斩陆上之虎高敖曹。
达奚武每每自诩天下健儿,但他和侯景不在一个档次,侯景以区区八百残兵把江南搅了个天翻地覆,摆了个美猴王的造型。达奚武比不了侯景,也难以逾越落雕都督。
侯景玩斛律明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差点让落雕都督死于自身的绝技下。而斛律明月却大玩了一把天下健儿。北周军与北齐军相持平阳,斛律明月给达奚武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鸿鹄已翔于寥廓,罗者犹视于沮泽。”
斛律明月什么意思呢?明月说啊,你们设了一张大网捕我们这些大雁,现在的情况是大雁已在蓝天翱翔,张网的人却尚在水草地里等候。
达奚武的平阳离晋阳六百多里,杨忠从塞外南下,两家不联系,无法获悉战况。看罢斛律明月的信,达奚武意识到杨忠败了,因为斛律明月此人整天板着脸,不乱忽悠的。他们之间太熟悉了,不是打了一回两回交道。如果侯景写这么一封信,达奚武打死也不相信,他会认为杨忠胜利了。
北路军失败,南路军失去作用,达奚武拔营起寨连夜退走。斛律明月就等他退兵,穷追不舍,追进北周国境内,抓获两千多俘虏得胜还朝。
斛律明月给达奚武写信,因为他认为段韶击败杨忠和突厥人肯定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不会南下增援。等斛律明月来到晋阳,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儿,段韶早早回来了。明月心里不太满意,你段韶有那闲功夫欢送突厥人回家,不如和我一道围歼达奚武,如果那样我也不必透风让他跑路。斛律明月见到段韶,握住段韶的手热情寒暄:“段婆,您这媒婆当得好,送这么远的路,多辛苦呀。”斛律明月一点不给段韶留面子,当着武成帝高湛的面笑话段韶如同去塞外和亲的媒婆。由于齐军不作为,沿途老百姓几乎死绝了。
斛律明月败就败在这张大嘴巴上,太正直了,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段韶击败北周与突厥联合进攻,多大的功劳,非要鸡蛋里挑骨头。人家段韶不以为意,不和他计较。段韶豁达,并非所有人都豁达。性格决定人生,有一定的道理。
武成帝高湛见到斛律明月什么表现呢?抢上前去,抱头大哭,把大伙都哭愣了,劫后余生,大难不死的表现?寻常人可以这么做,您是皇帝,皇帝要有尊严,这么胆小。任成王高湝瞧不下去了,拉拉九哥的衣角,悄声道:“别哭了,至于嘛。”
高湝是高欢第十子,母亲小尔朱氏,曾经做过长广王元晔的皇后,只当了四个月,又改为节闵帝元恭的皇后,也没做多久,被高欢娶了去。后来趁高欢经常外出作战,与高欢唯一的亲弟弟高琛私通。高琛被高欢乱棍打死,小尔朱氏发配大西北,不久改嫁范阳卢景璋。小尔朱氏命运尚不算坏,范阳卢氏属高门望族,小尔朱氏也算嫁入豪门,不过比起以前的老公不算什么,两帝一相,高欢算宰相。高琛之死与私情没什么关系,高欢故意把亲弟弟打死了。鲜卑传统兄终弟及,这叫做永绝后患。
闲话不提,武成帝高湛为什么与斛律明月抱头痛哭,因为两人是亲家,高湛的女儿嫁给斛律明月的儿子,斛律明月的女儿嫁给了高湛的儿子。
兵进河南
武成帝高湛以为逃过一劫,谁知不到半年,北周军卷土重来。这一次突厥人挑事儿,木杆可汗觉得上次出兵太丢面子,不是因为坐壁上观,而是因为匹马不剩,十万匹战马全部冻死,抢的那些牛羊、奴隶,半路也都冻死了。损失太大啦,木杆可汗派使者联络北周国再次伐齐,失去的东西必须抢回来。
与突厥有过一次合作的杨忠对突厥人大大的不满,骨子里瞧不起这些野蛮人。他对周武帝宇文邕说,中原人过于迷信突厥人,什么狼性,什么不可战胜,突厥使者自吹自擂,我们跟着敲边鼓,将士们望风畏惧,自己先把自己人吓死。突厥士兵不得人心,打硬仗得不到奖赏,所以只顾抢东西。说得算的人太多,上次打晋阳来了仨可汗,谁听谁的呀。而且突厥人没有法令,不讲纪律,何谓不可战胜!突厥人藐视强大,收拾他们太容易了。依我之见,将到我国吹牛的突厥使者统统斩首,振奋国人的士气。
杨忠一针见血看到突厥人的缺点,宇文邕即使相信也不能这么干,北周最大的敌人是北齐,消灭北齐统一北方不可节外生枝。于是,柱国大将军杨忠再一次出塞接应突厥人。
武成帝高湛又害怕了,赶紧把宇文护的老母亲送到长安求和。老妈收下,仗还是要打的。否则作为北周国执政大臣怎么向皇帝和臣僚们交代,怎么向草原上那群狼们交代。
这一次宇文邕和宇文护不听杨忠的大话了,兵力增加五倍,二十四军府兵,外加秦、陇、巴、蜀地方部队和羌胡之兵,总兵力二十万人。宇文护坐镇潼关亲自指挥,兵分三路,柱国大将军尉迟迥担任主力,总督宇文宪、达奚武、王雄诸部十万大军进攻洛阳,大将军权景宣兵进悬瓠,少师杨檦攻打轵关,改变上次取山西的战略,意图一举拿下河南。
尉迟迥是宇文泰的外甥,曾经以一万二千人南下伐蜀,兵不血刃全取蜀地是他最大的战功。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平蜀看上去值得大书一笔,不过那是因为萧纪率蜀军主力东下攻打荆州时乘虚得来,神奇色彩也就减少一半。
北周大军一上来气势汹汹,三路军队进展顺利,中路军尉迟迥兵围洛阳,右路军权景宣打下悬瓠,左路军杨檦一路顺风,杀过太行山。
武成帝高湛急忙调兵遣将,兰陵王高长恭、大将军斛律明月救洛阳,太尉娄睿迎击杨檦。娄睿白捡了一个大便宜。老将军杨檦心高气傲,自出道以来不知道什么叫失败,他的军队在东西魏大战中每战都是胜利者。玉璧之战高欢曾经安排侯景从河南出击牵制西魏军,迎战者即杨檦。侯景撤退的时候砍树木堵塞了六十里路还怕杨檦发彪追上来。这一回杨檦又发彪,长驱直入,深入敌境不设防,不派侦察兵,中了齐军埋伏,全军覆没,杨檦投降。北周朝廷人性化管理,没有因为杨檦做了叛徒罪及子孙,相反杨檦的儿子接替父亲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