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门阀名士(第5/5页)
荆州兵退到浔阳,三人回过味来,互相交换子弟为人质,重新确立结盟形式。王恭死了,众人共推桓玄为盟主。朝廷见反间计不成,只得重新委任殷仲堪。不过,三人同盟矛盾重重,破裂仅仅是时间问题。
桓玄占据江州,凭借名声和家族地位登上盟主宝座之后,愈自骄矜倨傲,不把殷仲堪放在眼里,杨佺期更不用说,寒士一个。其实人家杨佺期世代高门,他是东汉太尉杨震之后。从杨震开始到杨准,“七世有名德”。
杨佺期沉勇果劲,兄弟三人强犷粗暴,以武功出名,杨家兄弟自以为门户高贵,江表莫比,有人把杨家比做琅琊王氏,杨佺期都恨得要命。可惜杨家过江太晚,又在北方胡族朝廷中做过官。再者,杨家婚姻不是高门士族之间联姻,所谓“婚宦失类”,江南名士品评起来,杨家不上数。
杨佺期欲立大功,振兴杨家,北伐中屡败敌军,荣立大功。纵是如此,桓玄照旧看不起他。杨佺期劝殷仲堪杀死桓玄,说桓玄终为后患。殷仲堪一心维系三方联盟,怕有一方出闪失,自己控制不住荆州局势,不许杨佺期动手。
公元399年,荆州大水,平地三丈,殷仲堪把府库中的储备粮食全部拿出来赈济饥民,江陵财力空虚。桓玄终于撕下假面具,尽起江州军队西上,夺取荆州屯粮之地巴陵(今湖南岳阳),打败殷仲堪的援兵,兵锋指向江陵。
殷仲堪连忙派人去襄阳求救兵,杨佺期说:“江陵无粮,怎么抵抗敌人?可率军北来,共守襄阳。”殷仲堪指望保全军队和地盘,不肯弃荆州,骗杨佺期说:“最近我们征集一些粮食,储备很足。”杨佺期相信了,率步骑八千来救江陵。
杨佺期的雍州兵是百里挑一的精锐勇士,武器装备一流,精神抖擞,精甲耀日。到了江陵城却吃不上肉菜,只能喝些米粥。杨佺期大怒道:“这回完了!”立刻向桓玄发起进攻,等吃不上饭,仗就不能打了。桓玄避其锐气,先行退却。第二日,桓玄利用杨佺期急于求战之心,用伏兵打败雍州兵,攻入江陵。杨佺期和殷仲堪先后出逃,均被追兵杀死。
殷仲堪的死讯传到江陵,桓玄与众人正在讲解《论语》,讲到下面一句:“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处。”桓玄闻报,心情、脸色都很不好。桓玄用欺诈和背叛的手段谋占荆州,不够正大光明,为君子所不齿,连他自己都感到脸面无光。但是,心中的一丝不快马上被巨大的成就感一扫而光。东晋朝廷下诏承认桓玄的军事胜利,以桓玄为都督荆、司、雍、秦、梁、益、宁七州诸军事,后将军,荆、江二州刺史。
桓玄兼并西夏、独霸荆州,领荆、江二州,二府,一国。正巧赶上一年中的第一场雪,五处官府都来祝贺,五封贺信一同送到。桓玄神采飞扬,在官厅上于信后起草作答,下笔如有神助,粲然成章,文采斑斓,互不混杂。
由桓玄阴谋发动的高门士族与皇权、地方官府与朝廷的战争,以桓玄与司马元显共治收场。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削弱了自身力量,被高门士族压抑的庶族地主乘机发动了一轮规模浩大的夺权运动,孙恩、卢循、刘裕接踵而起。江东烽烟遍地,孙恩大起义揭开了这场残酷无比的战争序幕。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不知树下尚有一张弹弓。
在镇压起义军的过程中,一位震古烁今的名将应运而生。他曾只身挥舞一柄长刀驱赶数千敌人。作为大汉民族的英雄,接连砍下慕容鲜卑和羌王的首级,踩着无数的头颅登上刘宋王朝的皇帝宝座,开创了一百六十九年南朝基业。桓玄机关算尽、孙恩浴血奋战换来的一切全都为他做了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