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项羽的崛起 二、辩士蒯通的登场(第2/2页)

蒯通面见武臣说:“将军入赵以来,奉行战胜然后略地、攻取然后下城的方针,在下以为过头了,非良策。如果将军愿意听从在下的策划,可以不攻而降城,不战而略地,传檄而定千里。”武臣问:“此话怎么讲?”蒯通说:“将军兵临城下,范阳令徐公整顿士卒,以备守战。徐公其人,怯而畏死,贪而重富贵,想投降将军,又担心被将军诛杀,正彷徨于进退之间。另一方面,范阳城内的年少暴徒,闻风蠢蠢欲动,欲乘机起事杀徐公占领范阳,独立兴国,抗拒将军。度此局势,将军何不授在下以列侯之印,使在下持侯印封赏徐公,徐公受封赏开城归顺将军,年少暴徒也不敢轻举妄动。降下范阳以后,将军再令徐公为使者,佩列侯玺印,乘朱轮华车,驱驰燕、赵各地游说劝降。各地官员见了徐公,宛若看见了自己的未来,喜讯传闻,必将不战而降于将军。这就是在下所说的传檄而定千里之事。”武臣接受了蒯通的建策,使蒯通持侯印封赐徐公。一切如蒯通所预料,赵国各地的秦郡县官吏纷纷停止抵抗,和平归顺武臣军的城池有三十多座,大量的秦军将士由此加入到武臣军中来,成为武臣政权和赵国军队又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体说来,武臣赵国的政权和军队,由三部分人组成。第一部分是随同武臣一道渡河北上的三千张楚军旧部,他们是政权和军队的核心,赵王武臣、右丞相张耳、左丞相邵骚、大将军陈馀以及受命领军攻入上党的将军张黡等人,都是其成员。第二部分是由燕、赵地区就地加入的当地人,数量最大,蒯通自然是不在话下,武臣的部将,后来在攻击章邯军时立有大功、被项羽封为殷王的司马卬(司马卬为赵人,见《史记·太史公自序》),以及领军攻击燕国地区的韩广,都是其代表人物。第三部分,就是通过蒯通和徐公的游说,归降于武臣的旧秦官吏将士,数量当以数万人计,受命领军攻占恒山郡的赵将李良是其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