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宫廷政变(第10/12页)

“先以谋反罪把那柳述和元岩抓起来!”杨素毕竟考虑问题比杨广和宇文述周全。他觉得皇上现在命在旦夕兵变没必要,虽然整个局面在他们的掌控下,可兵变总归要受些损失。

“那……老东西怎么办?”杨广关心的就是这个。“老东西”活着一刻,他就一刻不得安心。

“可以这样……”杨素的声音小了起来。

杨广和宇文述决定按杨素的方案行事,这样既不用兵变,也能悄无声息让“老东西”去死。他们很快就伪造了一份诏书,由宇文述带着刘恕、郭衍等大批卫士,以谋反罪将柳述和元岩抓走。

堂堂大隋皇帝被困在了病榻上,不得有人靠近。而除杨广的人外,其他人得到的消息都是皇上病危,只见太子。太子杨广呢,根本就没去见皇上,他派张衡去了。

陈夫人也被带了出来,她知道自己凶多吉少,没有丝毫反抗,她只是担心皇上,原本以为皇上病危,他们不至于对皇上下手。可当她被押出很远后,听到皇上那撕心裂肺的叫喊声,她知道,最可怕的事发生了。

叫喊声很凄厉,随即弱了下来,最后渐渐没了声音……

“陛下!”陈夫人在心里叫了一声。

“皇上驾崩了!”

在听到这样的声音后,她站在那里,闭上了眼睛,随即冷笑一声,两行清泪再次夺眶而出。

“快走!”有人在推他。

陈夫人猛地回转身,看着推他的侍卫,她看到了他腰间斜挎的刀。

“你干什么?”不待那侍卫反应过来,陈夫人便扑向侍卫,夺过那刀就向自己的脖子抹去,嘴里还喊着:“陛下,等等臣妾!”

血,喷溅在了侍卫的脸上、身上。有宫女和侍卫看到,发出了恐怖的惊叫声,有宫女吓得瘫软在地。

杨广知道陈夫人自杀后,只嘟哝了一句:“可惜了!”

那个曾经夺取他外孙的皇位,创建隋朝,将隋朝带入强盛的隋文帝就那么死了,在他快要病死时,被那个一刻都等不及要夺他皇位的儿子——杨广,指使手下张衡杀死了。

隋文帝的死相很惨,双眼圆睁,很是恐怖,而他旁边的屏风上,血迹斑斑……

那位弑君的张衡,最终也没有什么好结果,不久就被杨广找机会处死了。杨广怎么可能让张衡这个知道他那么多秘密的人活着?临死前,张衡狂笑两声,大声道:“只怪我没有听先皇言!我应该早点知道,能弑父之人,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我做了大逆不道之事,死有余辜!只求老天爷,把那弑父之人,也一并收了吧!”

张衡话音刚落,一道白光闪过,他便人首分家了。

与张衡而言,死对他是种解脱,自他杀死隋文帝,他便也死了。他感受不到任何快乐,内心深处只有恐惧。他永远记得,当他被杨广派去杀隋文帝时,隋文帝冷笑着说的那句话:“一个连自己父亲都能杀的人,你以为能让你活吗?”

张衡当时愣了一下,可还是心一狠,举起了刀。第一刀,他砍偏了,隋文帝痛得大叫,慌乱下,他又连砍几刀,直到隋文帝死在血泊中。那时候的他已经别无选择,他不杀皇上,肯定是死;杀了,有可能死,他怎么选择?

在杀隋文帝之前,张衡还是心存侥幸的,希望杨广能念他立这么大功,给他荣华富贵。可自他杀了隋文帝,他便盼着自己死了,他忍受不了内心的折磨,更忍受不了每晚做噩梦。只是,他希望杨广能饶他家人和族人一死。

结果当然不可能遂他愿。不过,张衡还是在临死前做了件好事,他死前的那句话,救了一些人,其中就有给他执行死刑的刽子手。刽子手在听了他临死前的那句话后,当晚便带着家眷逃跑了。他们逃跑不久,一伙蒙面人冲进他们家,见空无一人,便一把火将他们家烧成了灰烬……

杨广终于坐上了他梦寐以求的皇位,他将他即位的日子,选在了隋文帝的发丧日,是为隋炀帝。

那时的隋炀帝,已经没什么可怕的了。他将那伪善的面具,完全抛在了一边,展示着他的真实,他的凶残。不久,他再次伪造隋文帝的遗言,将杨勇和杨勇的十个儿子,全都处死。这还不够,在杨勇死后没多久,他再次杀了仅活着的另外两个弟弟。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这下,天下就是陛下的了!没什么好担忧的了!”宇文述说。

“还有要死!”隋炀帝杨广,冷冷地说。

“谁?”宇文述一吓,后退两步,他怕隋炀帝说的是他。

隋炀帝瞟了宇文述一眼,一字一顿地说:“杨——素——两——兄——弟!”

隋炀帝的感觉不错,那个为他坐上皇位立下了赫赫功劳的杨素,确实和他不是一条心,因为最终,他的儿子成了朝廷重臣里的首位谋反者……

宇文述听隋炀帝要向杨素兄弟俩下手,后背一阵发冷,心想,自己会不会是隋炀帝的下一个目标?隋文帝像是看出了他的心思。

“放心吧!朕不会对你下手!”隋炀帝突然回转身,看着宇文述,微微一笑说。

隋炀帝确实没有杀宇文述的念头,宇文述也一直做着他的宠臣,只是,宇文述并非对他一直忠诚,江都事变的发起者——禁卫军在杀了隋炀帝后,想推上帝位的就是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

疑心重的隋炀帝,为何坐上皇位后,唯独一直重用宇文述?只因他虽然凶残,却也狡猾,他不能杀掉身边的所有人,都杀掉了,他又要指望谁呢?

第十一节 杨玄感起义

(11)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李商隐的这首《隋宫》,写的正是隋炀帝不顾百姓疾苦,只顾自己寻欢作乐,无休止巡游,建行宫,征兵出征……隋炀帝的昏庸,预示着隋朝的即将灭亡。为隋朝敲响丧钟的,是曾助隋炀帝登上皇位,隋炀帝一直想除掉的杨素的儿子,杨玄感。

公元605年,没等隋炀帝杨广找借口杀杨素,杨素就病死了,临死前,他留给几个儿子的唯一一句话就是,防着当今皇上。

“只怪当年,走错了一步啊!”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杨素意识到,当年帮助杨广害死隋文帝、杨勇,其实是将自己和整个家族推上了死路。一直以来,他都活得胆战心惊,他知道隋炀帝想杀他,所以处处小心,不让杨广抓住把柄,找到机会要了他及家人的命。

“他不会放过我们的!即使我死了,他也不会放过你们!之所以没下手,是怕杀了我寒了其他人的心,所以一直找借口,找机会,没找到……切记!切记啊!”杨素老泪纵横,闭眼前,留下了悔恨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