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丞相的反叛(第8/8页)

也就在这个时候,坚守郢陈的昌平君,得到楚国国内不利的消息,他撤出郢陈,东去退回到楚国境内。在得到楚王负刍被秦军俘虏的确切消息之后,他被楚军大将项燕拥立为楚王。这就是《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秦王政二十三年,“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于淮南”。

淮南,当为淮北,淮河之北。看来,昌平君退出郢陈以后,来到了淮北地区。在国家不可一日无主的紧急情况下,他继承了楚国的王位,在大将项燕的辅佐下,领导楚国军民继续抗击秦军,保卫祖国,成为最后一代楚王。他那波澜壮阔的一生,也伴随楚国的命运,接近尾声。

秦王政二十四年,《史记·秦始皇本纪》有纪事如下:

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这条纪事说,秦王政二十四年,王翦和蒙武统领秦军攻击楚国,击败楚军,昌平君死去,项燕于是自杀。

项燕兵败自杀,是在淮北的蕲县(今安徽蕲县),也就是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地方。王翦攻克楚国首都寿春以后,主力移师北上。楚王熊启(昌平君)与项燕退守淮北,在蕲县与王翦军决战。决战的结果,楚军战败,楚王熊启战死,大将项燕自杀,楚国灭亡。战国时代的历史,即将结束,新的后战国时代的历史,又由此埋下了伏线。

十四年后的秦二世元年七月,楚国戍卒陈胜吴广在蕲县大泽乡起兵反秦,楚国复国。其后不久,战国六国纷纷复活,后战国时代到来。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时,假称楚国大将项燕和秦国公子扶苏还在人世,起义是在他们的领导下发动的。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秦帝国皇位的第一继承人;项燕是项羽的祖父,抗秦殉国的楚军大将。陈胜吴广起义,在反秦复楚的大义名分之下奉这样两位人物作为精神领袖,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只要我们联想到活跃于秦楚之间的昌平君,不可思议的历史中或许就会浮现出可以思议的线索。昌平君是楚考烈王的儿子,他被拥立为最后一代楚王,与项燕一起战死于蕲县;昌平君又是秦始皇的表叔,秦国的王室贵胄,他与扶苏之间不会没有关系。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联想到,昌平君会不会是将扶苏和项燕连接起来的关键人物?昌平君究竟是扶苏的什么人呢?

搜寻嬴政的亲人到这里,秦始皇的密码,可以说是又被解开了一环。然而,历史的隐秘连接着隐秘,秦始皇的密码,一环套着一环。看来,我们的搜寻,还得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