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4/6页)

谋士陈文洛代表周莹巡察晋豫陕三省属下商业网点沿途,风景万千闪进眼底,六人并没放在心上,他们知道周莹的脾性,如果贪玩,把时间用在游山玩水上,延误了时间,这位少奶奶会毫不客气地把脸一吊,说出她永远不愿说的话,甚至粗话来。她一生最恨的是三种人:一、口若悬河,说得多做得少,一事无成者;二、不分时间地点,任性而为,把工作当儿戏,心不在焉者;三、胸无大志,不学无术,懒散贪婪,阳奉阴违,搬弄是非,好大喜功者。为此,她先后辞退了十一名商号掌柜、六名账房先生、九名相与,使她旗下的雇员们成为同行业中遵纪守规干实事的队伍。

陈文洛一行六人,正是在这种纪律约束下,行进在晋豫陕大地上。天荣货栈占地十六亩,建有五十二间房,三十八名伙计,四间门面,养有二十六匹骡马,十二辆铁轮货运大车,在龙驹寨五十二户挂布幌的布匹行业中,实力最为雄厚。货栈掌柜见陈文洛风尘仆仆进得门来,忙起身抱拳迎上前去说:“文洛老弟真乃稀客呀!”

陈文洛抱拳回礼说:“少奶奶命小弟巡视豫陕晋各处商号,方有机会到龙驹寨拜见商龙兄!”

商龙命人收拾房屋,待陈文洛一行洗漱毕,稍事休息后,方说:“大事小事,吃饱喝足后再议。文洛弟请随兄填饱肚皮再说。”

龙驹寨虽然藏在深山河谷之中,但是一条丹江穿山越岭,西行三百余里,翻过秦岭便到西安;车行三百余里,取道淅川顺丹江而下,便可直达武汉。自古龙驹寨因江水清澈,水深浪急,川道平坦,地厚土肥,河运业发达,水旱两用码头便成为商家发财致富的必争宝地。明王朝中期,龙驹寨成为秦地南货北运集散地后,秦商通过丹江,出西峡,取淅川,直奔丹江口入武汉三镇,南北贸易渠道畅通无阻。极大地推动了秦地商业活动的发展。所以,龙驹寨一应山珍海味,山货土特产,绫罗绸缎,西洋货物都可买到。周莹成为安吴堡主子后,布匹买卖越做越大,对龙驹寨天荣货栈更加器重,每次派谋士们替她出巡,都要把龙驹寨天荣货栈列为重点。

陈文洛是第一次代周莹出巡商务,所以办事特别谨慎认真,一路走来,事无巨细,打破砂锅问到底。当步入饭厅,一看饭桌上摆得满满当当,惊道:“乖乖,到了龙驹寨居然能吃到如此丰盛大宴!”

商龙笑道:“在龙驹寨,像如此宴席,乃属平常,一桌下来,酒水在内,也不过是三两五钱银子。”

“当真?”陈文洛入座说,“这一桌饭到安吴堡,也得八两花销。”

商龙笑道:“安吴堡不出山珍海味,而龙驹寨山珍成堆,随吃随买,海味来自武汉,十分便当。价格也不贵,安家过日子,龙驹寨是个好地方。”

“有山有水,山清水秀,自然是居家好地方。”陈文洛说,“可惜我等无福享受,只能走马观花,当一次匆匆过客了。”

“你回安吴堡向少奶奶提出要求,到龙驹寨来,我把大掌柜让给你如何?”商龙说,“我年已花甲,该告老回乡,安享晚年了。”

“商兄差矣,你怕还得继续干下去。眼下少奶奶根本没考虑过让你告老回乡,相反,她想让你把龙驹寨这片码头地盘再扩大些,在商州再设几个点,把商州山货土特产作为招财进宝的宝贝,卖到武汉三镇和沪杭去。”

商龙摇头说:“人过六十不夸勇。我怕是难以胜任了。”

陈文洛见商龙对此话题并不感兴趣,一转话题问道:“眼下天荣货栈还有多少布匹茶叶、食盐没转运到三原?”

“尚有二千七百匹白布,四百匹苏缎,三百匹杭锦,五百匹印花布和五百担盐、三千斤茶搁在库里。”

“要抓紧时间把货运到三原,我离开安吴堡时,咱们西街布行库存只有三十天销量,现三十六天已过,期间你们运过去多少货?”

“运过去半个月销量。”

“得尽快把库存运过去,不然会造成脱销。”

“我正为库存运不过去焦急呢!”

“为啥?”

“十八盘踏道被洪水、泥石流给冲毁已二十多天了,还没人抢修。”

“你们应去催地方官吏嘛。”

“不顶用,县老爷说,抢修踏道银子解决不了,他总不能让人饿着肚子上山吧!”

“踏道毁得严重不严重?”

“听载运行驭手们说:骡马已无法通行,人空手往上爬也很吃力。”

“踏道一断,货运不出去,时间拖下去,问题就严重了。”陈文洛坐不住了,往起一站

说,“商兄,立即让人备马,我要到踏道看看情况,回头再想办法解决货运问题。”

商龙让马坊备了七匹货栈马,陪同陈文洛一起出龙驹寨,直奔龙驹寨通往商州的必经之道商山十八盘而去。

商山十八盘,一上一下四十余里,左侧临丹江,悬壁断崖,百仞有余,右侧山连山,河道纵横,石丛遍布,一条人工开掘出的盘山道,多依阴坡蜿蜒,植被屡遭破坏,土石裸露,一旦遇到大暴雨山洪或连阴雨袭击,山体经雨水浸泡一旦松动,便会发生坍塌,引发山体滑动和泥石流灾害。小面积山体坍塌或滑坡现象,地方官员还可派出兵丁进行抢修,遇到大面积坍塌的滑坡或泥石流袭击,地方官吏只能坐等上司衙门拨银再修了。

陈文洛和商龙驰马赶到十八盘,往山上走不到三里,便被塌下的泥石挡住去路,马无法绕过,一些急于赶路的行人,冒险绕山渠寻路向前,多数走不出几里便原路返回。一问,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为赶路把命搭进去划不来!”陈文洛爬到高处往十八盘上看了一会儿,满眼都是泥石流,山体裸露,心里叫苦不迭说:“看这样子,要修好十八盘被毁的踏道,上一千劳力干半个月怕也难让车马安全通过!”

历史上商州境内的十八盘,是座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山体,因系土石结构,植被得不到很好保护,每逢暴风雨,便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可谓防不胜防,因此,成为一条“盲肠”路段。由于水毁频繁,官府往往不愿拿上银子填无底洞,每遇滑坡泥石流,积极抢修的人越来越少,商贾们扛不住了,只得硬着头皮捐献银子进行抢修。由于每次只治标不治本,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为商州官道上的一处痼疾,商州府衙前后换了几任官员,一直到大清朝寿终正寝,十八盘仍是一座让路人见愁的“盲肠”路段!

“这么大工程量,仅靠龙驹寨力量,很难完成。”商龙说,“到目前,龙驹寨还没接到商州府知府如何抢修十八盘踏道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