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消息(第3/3页)
“陛下,臣所言的安禄山这一死于平叛有利,并非是说叛军便会立刻土崩瓦解。陛下要知道,史思明所率的十余万兵马其实只听命于史思明。安禄山的生死其实对史思明所率兵马的实力影响不大。安禄山虽然死了,但长安城的史思明大军其实并不会混乱,因为他们听命于史思明。此时攻城,和之前攻城的结果其实差不了多少,我神策军并无胜算。”王源缓缓道。
玄宗的心里乐开了花,但他不能有丝毫的表露,反而面带愁容道:“原来如此,你说的在理,朕也是心急了些。其实朕也明白没有那么简单。你不要介意,朕只是询问这种可能性。既然无法利用安禄山之死收复长安,便还按照之前的计划,明年春天再攻长安便是。”
王源对玄宗的通情达理报以微笑,点头道:“陛下圣明,陛下的心情臣很理解,希望陛下再忍耐忍耐,明年夏天,陛下一定能回到长安,臣给陛下当面保证。”
玄宗笑道:“徐徐图之,徐徐图之便是,朕不想给你压力,反而坏了大事。那么依你之意,似乎安禄山这一死其实对平叛大事并无太大助益是么?”
王源笑道:“臣正要为陛下分说。臣刚才说了,安禄山一死,对平叛大业是有很大好处的,好处不在于立竿见影,而在于叛军内部的局势。安禄山活着的时候,无论其手下将领多么桀骜难驯,但他们却对安禄山服服帖帖。很简单,一则他们都是跟随安禄山多年的部下,受安禄山提拔重用之将,当然对安禄山敬畏有加。包括史思明,和安禄山是总角之交,又受安禄山举荐,这才从籍籍无名之人成为了平卢兵马使。安禄山放手让他统率平卢节度所属五万兵马同契丹人呢作战,可谓是成就了史思明。正因为如此,史思明才对安禄山死心塌地,甘愿受他驱遣。”
“确然如此,当初安禄山曾多次向朕举荐史思明。朕甚至不知这史思明有何功绩,但朕基于对安禄山的信任,故而准许他对史思明加以提拔。哎,朕当初也是被安禄山蒙蔽了双眼,竟任由他提拔亲信,拿朕的恩宠作为他私人的笼络人心的筹码。朕悔之不及。”玄宗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