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带装饰的现代设计:“装饰艺术”运动(第14/16页)

法国设计师阿布斯设计的小柜。

让·杜南1913年设计的镍黄铜-黑檀木咖啡具。

英国设计师克拉莱斯·克里夫1930年设计的陶瓷咖啡壶和花瓶,以手绘的几何化的树木和水果作为装饰,色彩鲜艳明快。

法国银器设计师让·普依佛卡特1930年设计的纯银咖啡具。

法国设计师阿布斯设计的壁灯。

让·杜南1930年设计的大型四页漆器屏风『狩猎』。

艾琳·格雷设计的必比登椅子。

利涅·拉里克1930年代设计的玻璃碗。

让·杜南1921年设计的漆器家具。

法国著名『装饰艺术』风格铁艺大师埃德加·布兰德特1920年代设计的金属屏风。

法国设计师利涅·赫伯特1929年设计的吊灯。

法国设计师让·罗斯契尔德1934年为豪华邮轮『诺曼底号』的大客厅设计的椅子。

艾琳·格雷1925年设计的多抽屉小柜。

让·杜南1932年为巴黎一位艺术模特儿设计的漆器床,以珍珠贝镶嵌的荷塘和金鱼作为装饰。

让·普依佛卡特1943年在墨西哥设计的银质咖啡具。

让·杜南为法国豪华邮船『诺曼底号』设计的客房装饰。

在苏西几十年的设计生涯中,曾与多个瓷厂合作,其中包括韦其伍德(Wedgwood)公司。苏西曾于1940年获得英国工艺局(the Royal Society of Arts)颁发的皇家工业设计奖(the Royal Designer for Industry),她的设计作品深得英国女皇伊丽莎白的母亲喜爱。苏西去世之后,她的作品成为收藏家竞相追逐的经典作品。

苏西·库帕设计的『葛洛丽亚·虹彩瓷系列』咖啡具,明显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

约翰·罗德设计的带座银碗,1935年由米切尔森公司(Michelsen)出品。

约翰·罗德1925年为乔治·杰生公司设计的糖盅和小勺。

约翰·罗德1933—1937年间设计的银质水壶。

约瑟夫·戈达尔1913年设计的吊灯。

瑞典玻璃艺术家爱德华·哈尔德1919年设计的玻璃碗碟『女孩和球』。

谢尔盖·谢马耶夫(Serge Ivan Chermayeff,原名:Sergius Ivanovich Issakovitch, 1900—1996)在俄国出生,1910年到英国哈罗公学(Harrow)读书,曾担任过一些杂志的编辑和记者,同时还在欧洲多所学校学习艺术和建筑。1924年他担任英国威廉装饰有限公司(E.Williams Ltd.)的设计总监。他的设计一方面有严谨的现代主义概念和架构,但是同时又多了一份精致的人情味,在当时非常突出。 1930年代初期,他加入了德国设计师埃里奇·孟德尔松(Erich Mendelsohn, 1887—1953)的MARS设计事务所,在那里完成了自己著名的现代主义经典作品:海滨的德拉沃尔廊(The De La Warr Pavilion in Bexhill on Sea)。他在英国首先用钢管设计家具,并且由英国的PEL公司生产;还为艾柯公司(Ecko)设计收音机,都有强烈的现代主义和“装饰艺术”的风格特点。他于1940年移民美国。

爱德华·哈尔德(Edward Hald, 1883—1980)是瑞典的画家和玻璃艺术家。

1883年出生于斯德哥尔摩,哈尔德先后在德国的德累斯顿、丹麦的哥本哈根、法国的巴黎求学,对艺术、建筑和设计都有广泛的涉猎。

1917年,哈尔德加入了瑞典最负盛名的玻璃厂家——奥利佛斯公司(Orrefors),在那里学习和掌握了艺术玻璃的制作技巧,设计出一些著名的玻璃艺术品来,例如1919年设计的“女孩和球”玻璃碗盘(Girls Playing with Ball, bowl and plate)、1921年的“焰火”(Fireworks Vase)、1937年的鱼缸(Fish Graal)等,都成为“装饰艺术”运动中的经典作品。

约翰·罗德(Johan Rohde, 1856—1935)是一位丹麦画家和设计师,他是1891年成立的丹麦艺术家组织——“自由展览同盟”(Den Frie Udstilling)的主要创始人,在丹麦现代艺术的发展史上一直扮演重要角色。

约翰·罗德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银器设计师,他为国际知名的丹麦银制品公司乔治·杰森(Georg Jensen)设计的餐具、茶具等银器,器型优美,表面光洁可人,把手的线条尤其精巧流畅。他对于装饰的把握非常谨慎、内敛,绝不滥用,一旦施用,则异常精致,成为北欧“艺术装饰”风格设计精品。

约瑟夫·戈达尔(Josef Gočár, 1880—1945)是捷克重要的现代建筑家,也是“装饰艺术”风格的主要推手,他是1912年成立的布拉格艺术工作坊(Prague Artistic Workshops)的创始人之一。

约瑟夫·戈达尔设计的立体主义风格座钟。

丹麦设计师约翰·罗德设计的小座钟,由国际知名银制品公司乔治·杰生(Georg Jensen)在1925—1932年间生产。

捷克设计师约瑟夫·戈达尔1912—1913年间为自己的住宅设计的玻璃柜。

谢尔盖·谢马耶夫设计的小柜。

1903年,戈达尔就读布拉格实用美术学校(Prague School of Applied Arts),师从捷克当时著名的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简·科特拉(Jan Kotera, 1871—1923),从此走上设计的道路。他在1910年间设计的温克百货公司大楼(Wenke Department Store, Jaromer),以及为一所教堂设计的走廊通道,用强化水泥结构创造出一种新的建筑语汇,成为他的立体主义风格建筑代表作。他同时也用立体主义语汇从事产品的设计,他在1912—1913年间设计的吊灯、家具、座钟等,都显示了强烈的立体主义风格的影响。

1925年,戈达尔设计了当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上的捷克馆,反映了“装饰艺术”风格在捷克的发展。

保罗·西奥多·佛兰克尔(Paul Theodore Frankl, 1886—1962),是奥地利裔美国设计师。曾跟随奥地利建筑师约瑟夫·乌班(Joseph Urban, 1872—1933)做设计,乌班1912年移民美国,从事建筑、舞台设计和现代产品设计,是美国工业设计的先驱人物。佛兰克尔从他那里学习到很多宝贵的经验。佛兰克尔1914年也去了美国,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起初,佛兰克尔注册的是建筑设计事务所,1922年他在48街开设了一家画廊,在那里销售一系列自己设计的家具,具有早期的“装饰艺术”风格,他还在那里销售从欧洲进口的现代纺织品和墙纸。1926年他设计了著名的“摩天大楼家具”(skyscraper furniture),这个系列家具是“装饰艺术”风格最著名的家具之一。佛兰克尔还著书立说,出版了好几本普及设计的著作:《新方向:图文中的今日装饰艺术》(New Dimensions: the Decorative Arts of Today in Words and Pictures , 1928)、《形式和改革——现代室内设计手册》(Form and Reform: A Practical Handbook of Modern Interiors ,1930年第一版,1975年新版)、《机械悠闲》(Machine-made leisure , 1932)、《生活空间——创造性室内装饰与设计》(Space for living: Creative interior decoration and design , 1938)。1930年代他转向金属家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