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隐情(第5/5页)

“难道说什么?”淳于量追问道。

孙思邈摇摇头道:“没什么,晚了,将军休息吧。”

淳于量犹豫下,道:“先生为免用兵,去见兰陵王的确是用心良苦,只是……兰陵王说不定会对先生不利的,缘由……先生应该知道的。”

孙思邈道:“多谢将军提醒,可是……我一定要见他的。”

心中感慨,当初他才入邺城,其实就见过兰陵王一面,只是那时在长街上不方便交谈,不想经历这多波折,他才能和兰陵王真正再见一面。

淳于量摇摇头,转动轮椅离去。

孙思邈回到帐中,点燃了油灯,取出了那匕首放在一旁,看着匕首上的短笺,喃喃自语道:“难道是他?”

短笺上简单地写着一行字,灯火下显得朦朦胧胧……

天一晴,众人立即动身赶路,天地银白萧索,午后时,前方终有人烟,渐转繁华,过了归水,前方已现衡州大城。

衡州并未如江陵般戒备森严,但众人到了城门前,仍有兵士前来盘问,一知是淳于量到来,立即飞奔入城禀告。

不多时,有一副将模样的人前来,也不多话,径直领淳于量、孙思邈等人直奔城中。

青石长街尽头有一宏伟建构的府邸,高墙朱门,看起来颇为气魄,和大户人家的府邸并没有两样。可朱门左右,各有八名兵士把守。那兵士立在那里,直如标枪,并无稍动,双眸中精光闪动,让人感觉到森森冷意。

寇祭司身为苗疆祭祀,一直被苗人尊敬,性格孤高,但不知为何,一到这里,一颗心竟忍不住怦怦大跳,暗想这里莫非就是兰陵王指挥用兵所在?

朱门一开,有竹丝管乐声隐约传来,淳于量早下轿换了轮椅,一听乐声,心中微怔。

江陵被围,周、陈两国几乎白刃相见,眼下齐国身为陈国盟友,屯兵衡州,说不定转瞬就要用兵。淳于量早闻兰陵王威名,这次前来谈用兵一事,只以为这时候兰陵王定在厉兵秣马,哪里想到还有这般闲情雅致?

丝竹幽幽,孙思邈、淳于量、寇祭司三人随那副将过庭院,向前堂走去,就听有歌女幽幽唱道:“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歌女显然是吴女,声调中满是绵软轻转,又带分思念之意。

淳于量不耽酒色,但素来文采风流,听出那歌女唱的是吴越之地常听的民歌《西洲曲》。

此民歌述说的是一女子的相思之情,连珠回环,情深意浓。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歌声中,三人到了大堂,就见堂中几案后正坐着一人,一袭紫袍,在轻歌曼舞白雪红袖中显得极为夺目高贵。

寇祭司望见那人面容时,却是一怔。

那人带着个狰狞的面具,只露出一双沉冷的双眸,那软语轻歌,似也不敌那面具上的峥嵘杀气。

兰陵王,那人定是兰陵王!

寇祭司没见过兰陵王,但也知道兰陵王的三样特征就是紫衣、面具和金刀。如今刀虽不在,但天底下除了兰陵王,还有谁能有这般气质?

三人步已停,舞未休,歌仍荡漾。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歌终停,余韵绕梁,几案后兰陵王终于望过来,目光隔着那红袖罗裙,落在孙思邈的身上。

他邀淳于量过来商议军机大事,但第一眼看的却是孙思邈。

面具狰狞,眸光清冷,他缓缓开口,声音极低极沉——低沉中还带着一股摄人的磁力。

“你就是孙思邈?”

孙思邈眼眸中闪过分光芒,只答了一个字:“是。”

那一刻,他突然又想到了岭南如意峰,想到当初和冼夫人交谈的话语。

你找到他,然后……告诉他事情的真相,设法让他到岭南。

我可告诉他真相,但他不见得会来……

他不到此,只有死!

心中微颤,脸上蓦地又有迷雾升起,孙思邈已要开口,他奔波反复,被斛律明月怀疑,被陈顼怀疑,被宇文护怀疑——怀疑他不会只有那么简单的目的。可他从未忘记自己曾说过的话,他找到了兰陵王,就是为了告诉兰陵王当年的真相。

但他不等开口,神色已变,因为他已看到兰陵王眼眸中的杀意。

兰陵王未等他开口,蓦地摆手,下了一道命令。

“拿下!”

刹那间,院中堂后突出齐兵,长枪铁甲,冲入了大堂,将孙思邈围在当中。

本是轻柔暖暖的大堂中,蓦地杀意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