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瀛台落日 第九三章(第8/9页)

御史上折,名为“封奏”,直达御前,皇帝看过,不作任何表示,原件用黄匣子装了,送呈慈禧太后。

由于蒋式瑆听了王竹轩的教导,有意将存款数字加了一倍,慈禧太后不觉动容,特意将皇帝找来,问他的意见。

“这蒋式瑆说话,好象很在情理上头。不过,要不要办,还是请皇额娘作主。”

“当然要办!不办,岂不是认定奕劻贪污,而我是包庇他了。”慈禧太后又说:“奕劻如果真的有那么多现款,存在洋人的银行里,那可太不对了!”

于是召见军机时,当面将折子交了下去,庆王一看,脸都吓黄了,趴下来碰了两个响头,口说:“请皇太后、皇上彻查。”

“奕劻!”慈禧太后问道:“你到底有款子存在汇丰没有?”

“没有!”奕劻斩钉截铁地说。

“没有最好!”慈禧太后欣慰地,“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我要派人查。”

“是!”奕劻又碰个头,“奴才请旨,暂且回避。”

“也好!”

等奕劻退出殿去,君臣商议派谁彻查。瞿鸿玑回奏:“向例查核此类案子,应请旨特简亲贵办理。不过,汇丰银行是洋商所办,以天满贵胄,跟洋商去打交道,倘或礼数不周,语言不和,有伤国体,臣以为此案应属例外,请旨派大臣彻查好了。”

“说得是!”慈禧太后略想一想,“清锐是少不了的,再要一个,我想,就是鹿传霖去吧!”

“是!”鹿传霖答应着。

于是,即刻拟旨,在照录蒋式瑆的原奏以后,“上谕军机大臣等,蒋式瑆奏,官立银行请饬亲贵大臣入股,以资表率一折,据称汇丰银行庆亲王奕劻有存放私款等语,着派清锐、鹿传霖带同该御史,即日前往该行确查具奏。”

这清锐是左都御史,接到上谕,立刻去拜会鹿传霖,商量确查的步骤。

“上谕上说即日,自然今天就去,又说‘带同该御史’,这蒋都老爷是贵属,请老兄传谕,等他一来,马上就走。”

“是,是!”

清锐答应着,立刻派人将蒋式瑆找了来,少不得先有几句话问。

王公大臣对翰詹科道,向来很客气,清锐虽然是督察院的堂官,亦不敢以部属视蒋式瑆,相对而坐,口称“性翁”。

“性翁这个折子中所叙的情节,不知道何所据而云然?”

“自然有根的,这一层,请大人放心好了。”

“是的,请教性翁,”清锐又问,“不知是听谁所说?”

“这,”蒋式瑆歉意地笑笑,“可就不必奉告了。”

“好!你不肯说,我亦无法。想来性翁总已经查证确实,内情如何,不妨谈谈,也省了我们许多事。”

“内情即如折子中所叙,所知如此,据实奏闻。至于真相究竟如何,我辈闻风言事,无从细究。”蒋式瑆说,“这正也是两位大人所要费心的!”

最后一句话是个软钉子,清锐被堵得哑口无言,于是鹿传霖接下去盘诘。

“性翁的风骨,钦佩之至。不过庆邸到底在当国,中外观瞻所系,未可造次。性翁如果确知有其事,我们自然要查,倘或模糊影响,冒昧行事,涉于张皇,新闻纸上一登,也是件有伤朝廷尊严的事!”

鹿传霖赋性刚愎,但这几句话却说得在情理上,蒋式瑆想了一下答道:“是的!据悉,确有其事。”

“好!”鹿传霖对清锐说道:“那就无须再问了。请蒋都老爷陪我们去一趟!”他又转脸问蒋式瑆:“如何?”

上谕上明白指示,“带领该御史前往”,蒋式瑆自然毫不迟疑回答:“理当追随。”

于是,两乘轿子一辆车,到了东交民巷,其时不过下午两点钟,但汇丰银行的铁门已经拉起来了。由玻璃窗中望进去,只有两名工役在擦洗吊灯,再无第三个人了。

“这是怎么回事?”鹿传霖大声问说。

一问才知道这天是礼拜。不独汇丰银行,所有洋人经营的行号,一律休息。扑个空自然扫兴,但也无法,打道回府,明天再来。

其实庆王奕劻,已派人在暗中窥探,见此光景,飞报到府。愁眉不展的奕劻,为之精神一振。他当然知道这天礼拜,汇丰银行不开门,但怕清锐、鹿传霖两人,皇命在身,不敢延误,非要见行中司事不可,则一品大员之尊,洋人亦会另眼相看,特为破例接待。如今看清、鹿二人,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不觉大喜,一迭连声地:“快找大爷!”

等把载振找了来,父子俩闭门密谈,奕劻认为有此半天,尽来得及弥缝,嘱咐载振赶紧去找王竹轩,提款销帐,要做得不落痕迹。

“这当然要他大大出一番力。”奕劻说道:“你告诉他,这几个月的利息,不要了,送他作为酬劳。事情办妥了,我以后自然照应他。”

载振应着匆匆而去,心里想到年前的一个“过节”,怕王竹轩乘机报复,有意刁难,那便怎么处?

为此,载振去找王竹轩以前,先去请教那桐。他是所谓“庆记公司”的主要人物,休戚相关,自然要象办自己的事那样尽心。定神想了一会,他毅然决然地:“不要紧,大不了多花几吊银子。你把他约到我这里来,我来跟他说。”

那桐亦是汇丰银行的大客户,由他出面,王竹轩必可就范,所以载振兴冲冲地亲自登门去访王竹轩。

“回振贝子的话,”门上请个安说,“敝上昨天礼拜六,上天津看朋友去了。”

“上天津了?”载振大吃一惊:“什么时候回来?”

“这可没有准儿了。”门上赔着笑说:“后天是‘外国清明’,银行封关,敝上又请了一天假,大概总得后天晚上才会到家。”

“那可不行!”等说出来,载振听见了自己的声音,才发觉话不应该这么说,便把焦急的神色收一收问道:“你家主人,天津住在那儿?”

“本来有一处小公馆,去年年底收了。大概是住在朋友家。”

“叫什么?”

“不是盐院吴老爷家,就是紫竹林杨家。”

“你把两家的地址都写下来。”

“是!”门上如言照办。

载振更不怠慢,一面派得力家人到天津按址去找王竹轩,一面发电报给袁世凯,略言其事,特别叮嘱,务必将王竹轩找到,连夜用专车送回京来。

到得晚饭以后,袁世凯就来了复电,说吴、杨两家均未见王竹轩的踪迹,目前已派出多人分头寻访,一有消息立即电知。

于是载振告知奕劻,父子两人,绕室徬徨,派专人守在电报局等信。午夜时分,袁世凯来了第二个电报,说王竹轩的行踪已经访查到了。

电报上说,本来王竹轩是到天津去访友的,只为在火车上遇见两个来自上海的外国朋友坚邀同游北戴河,所以在天津一下车,便转往北戴河。刻已派人追了下去,尽快接送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