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风车与学校(第2/2页)
“岂止是磨麦子,今后还可以用这东西榨油。这还是第一代产品,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那种叫做轴承的东西很重要,最好四周加上转子,这样才能承受更大的力量。
风能时大时小,不是好的力量来源。想要稳定的动能,最好还是水源来得实在。可惜,泾水不适合修筑水坝。不然将水囤积起来,积蓄势能便可以获得更大动力,别说磨麦子榨油,就算是打铁也不是难事。这里面的学问很深,想想看如果平凉有了这东西,将会节约多少劳力。”
“水力,蓄势而发!”耿师傅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嘴里嘟囔着。脑子里已经构思水利设施的施工方法。
“老耿,不要急。有些东西不是一触而就的,这需要许多人的智慧共同努力。李斯,让你普查平凉适龄学童的事情你做的怎样了?”
“侯爷!平凉现有户四千一百户。民两万三千七百一十九人,适龄学童共有三千九百零八人。若是如侯爷所言,全部都送进学堂,一是没有那么多的场地,二是没有那么多的师资。
李斯想,先兴建一座学堂。允许富户子弟前来就学,若是贫家子弟前来旁听亦不劝阻。如此学生学会了成为先生,一传十,十传百。或许很快,便能够实现侯爷培养人才的设想。”
云玥想得有些过于理想化,他想让每个孩子都上学。这样就有了足够的技术工人,今后不管是各个方面,都需要许多人才。可问题是学生有,政策有。财力也有,可就是老师没有。
幸好有李斯带来的那些弟子,平凉城的内务才处理得顺畅。不然,这个普遍不识数的年代,想做出风车,与西域各族人交易简直就是梦想。
“呵呵!本侯操且了,其实刚刚入学的孩童,只要教授习字与本侯的数学便可。教会了一些学生,便交由耿师傅挑选天资聪慧者,跟随他老人家学习。只有培养出千百万个耿师傅,咱们平凉才能成为真正的富庶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