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玫瑰前传(第2/2页)

第一次接见收到些许成效,一部分来自埃塞克斯的暴乱者已经散去。其余叛军会错意,误以为国王答应他们的要求,一切行为即已合法化,开始狂抓“卖国贼”。消息传开后,另一支叛军攻占伦敦塔,冲进去抢劫杀戮,打闹嬉戏,将这座王家城堡弄得一片狼藉,藏身其中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兼大法官西蒙·萨德伯里、财政大臣罗伯特·赫尔斯均死于屠刀之下,他们二位正是主张和谈者。

兰开斯特公爵的长子德比伯爵,理查德二世的堂弟,仅比国王小三个月,出生于林肯郡的博林布鲁克城堡,人称博林布鲁克的亨利,当时也在塔中避难,他是叛军要猎杀的重要目标,多亏一个王家守卫协助他躲藏才幸免于难。太后肯特的琼以及国王的同母异父姐姐都遭到粗鲁无礼的对待,有叛乱分子胆大妄为,曾试图亲吻她们。

烧杀抢掠继续蔓延,外国工匠、商人被拖到街上成批杀害,整个伦敦城凄厉的号哭声此起彼伏,人们仿佛置身地狱,如此恐怖的“犯上作乱”在中世纪实属罕见。国王未返回伦敦塔,寄住在一家兵器铺,他们决定改变策略将叛军驱逐出城,令伦敦市长威廉·沃尔沃思秘密召集民兵,通知瓦特·泰勒第二天国王将在伦敦东北部的史密斯菲尔德与之会晤。

第二日,双方如期而至,少年国王的沉着令人惊讶,他镇定回答对方咄咄逼人的问题,承诺会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建议他们离去。瓦特·泰勒走到国王身前,握着国王的手用力晃荡,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他要求送来一壶水,还吐痰在国王脚下,威廉·沃尔沃思对他的粗鲁无礼大为震怒,与瓦特·泰勒发生口角,趁势用匕首将其刺成重伤。瓦特·泰勒大喊“国王背叛我们”,叛军听说首领被刺一片喧哗,有人开始放箭,眼看局势即将失控,理查德二世策马过去大喊“你们应该服从我,我才是你们的统帅”,国王的威仪与气场真把现场镇住了。伦敦市长召集的民兵冲出来将叛军团团围住,国王下令,同意叛乱者放下武器回家。

官方视角过度夸赞君主的非凡胆识化解了一场巨大危机,多少有些神话意味,其实这是提前谋划好的行动。伦敦危机结束后,国王收回此前给予自由的承诺,愤怒地咆哮:“你们将永远是农奴。”其他地区的零星武装叛乱还在继续,国王发布募兵令,亲自率领军队前往镇压,6月28日最后一支小规模叛军在埃塞克斯郡被击败。当然,理查德二世的胆魄和勇气确实远超他的年龄,鲜有人怀疑,他未来不是位大有作为的雄主。

前代那么多强势君主,晚年战事不利,在财政困窘的情况下都被迫向议会低头,一个面临困局的少年君主如何驾驭得了议会;另一个更大的麻烦是祖父留下的大王公,这是前代君主未曾遭遇的情况。理查德二世不能通过对法战争建立军功加强王权,又不能轻易终战显示自己懦弱,好在他性格刚强,以恢复绝对君权为己任,不能容忍被议会牵制,难以接受大王公分享过多权力,双方的激烈冲突在所难免。

爱德华三世并未给自己孙子安排摄政体制,理查德二世即位头四年,连续由几任摄政御前会议处理政务,兰开斯特公爵居于主导地位。理查德二世虽然在农民暴乱中崭露头角,此后也逐渐介入政务,但客观地说,前有强势议会,后有权大王叔,1390年前他能做主的大事不多,内政外交上的失败不能怪罪于他。

少年君主颇有心机,1382—1386年在内廷慢慢培养自己的小团队,试图掌控政府。他任命富商之子迈克尔·德·拉·波尔出任大法官,重用文艺才能出众的第九代牛津伯爵罗伯特·德·维尔当王室管家,国王亲信中有不少人其实是黑太子的旧臣,这种用人原则虽理所当然,但很容易让兰开斯特公爵、剑桥伯爵、白金汉伯爵这几位王叔产生“被疏远感”。

1385年面对一塌糊涂的英法战事,理查德二世决意御驾亲征讨伐法兰西的盟友苏格兰,把那里的法军驱逐出去,试图通过军功增强权威。远征中,他晋封自己的叔叔剑桥伯爵为约克公爵,另一位叔叔白金汉伯爵为格洛斯特公爵,但这只不过是为了平衡一下给予两位亲信的优待。理查德二世封德·拉·波尔为萨福克伯爵,还为罗伯特·德·维尔创建了一个新奇的爵位——“都柏林伯爵”。

苏格兰采取传统的“坚壁清野”战术,理查德二世的亲征无功而返。来年国王进一步加封罗伯特·德·维尔为“爱尔兰公爵”,以奖励自己最要好的朋友,这可是英格兰史上第一个异姓公爵,让其他大贵族嫉妒得牙痒痒。由于君臣关系相当亲密,民间谣传他们是同性恋。

如果军事上取得成功,兴许这一切都不是事儿。1386年9月传来法王查理六世将集结海军入侵英格兰的消息(后因根特地区发生暴乱中止计划),财政困乏与远征失败终于促使议会在格洛斯特公爵撑腰下向国王摊牌。

10月的所谓“美妙议会”上,议员们对理查德二世的亲信火力全开,指责德·拉·波尔“贪污腐败”,对法战事“玩忽职守”,痛斥罗伯特·德·维尔昏聩无能,要求将二人罢职。其实下院所列举的“罪状”皆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多为捕风捉影的指责。理查德二世怒不可遏,感觉大贵族与议员们的矛头实质指向自己,表示不会屈从于压力辞退哪怕一名宫廷厨子。

年轻气盛的国王被愤怒气昏头脑,居然宣称要去寻求英格兰的宿敌法兰西国王的帮助,吓坏了大贵族们,议会派出格洛斯特公爵与国王沟通,暗示他如果继续顽抗,有重蹈爱德华二世覆辙的危险。手头无筹码可用的理查德二世的确受到惊吓,万般无奈只得屈服,议会建立的“改革委员会”实际上接管了政权,这些人无非是王叔格洛斯特公爵的亲信。作为对国王妥协的安抚性回报,改革委员会同意理查德二世把亲信留在身边,不予驱逐。

“美妙议会”让年仅19岁的理查德二世深刻体会到被剥夺权力的苦楚,血气方刚的国王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何况他是聪明而有胆识的年轻人,国王开始部署他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