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加尼沙里协同作战的步兵部队(第6/7页)
◎ 与匈牙利人交战的瓦拉几亚军队(14世纪)。
古奴鲁和贝斯利
在情况紧急的时期(如敌国大举入侵),边境行省的总督们可以将符合条件的当地民众征召为临时志愿军。这些人的付出并不是毫无代价的,他们可以以现金形式领取军饷或得到一块土地,这种临时志愿军叫“古奴鲁”。如果古奴鲁的数量不足的话,总督们还有一项紧急处置权:以五户一丁的方式强制征兵,这些人是没有任何报酬的,他们被称为“贝斯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奴鲁和贝斯利之间在出身方面已毫无区别,但这两支部队的名称仍在沿用。这种通过紧急征募组建临时部队的做法为那些愿意在战场上证明自己以获取固定收入的年轻人提供了机会,他们纷纷报名参加边防部队。很多人在要塞守备队中充当一名临时志愿兵,以积累军事经验,学习军事技能。16世纪中期以后,古奴鲁成了边境行省及其周边地区活动的所有佣兵部队的代名词。
切勒霍
在非常时期将平民们动员起来,组成的临时作战部队除了古奴鲁和贝斯利外,还有切勒霍(源自塞尔柱语“雇佣军”),这支部队中既有基督徒也有穆斯林,它的组织形式和亚亚类似,但单位规模要小得多,负担一个切勒霍士兵的给养和装备的只有4到5户人家。这支部队参加了1472年的东线战役。但在15世纪末,他们曾暂时沦为一支名副其实的劳工部队,被派去从事大型的民用或军用工程。
黎凡特
14世纪时期,奥斯曼人曾组建过黎凡特部队,当时这支部队主要募自沿海地区,他们与德尼兹阿扎布一道组成了奥斯曼海军部队。由于海军管理不佳,军纪涣散,黎凡特士兵们经常在辖区外寻衅滋事,弄得这支部队臭名昭著,甚至连“黎凡特”都成了“惹是生非”的代名词,最后苏丹不得不将其解散。16世纪末的时候,一支新的黎凡特部队出现了,他们不再隶属于海军,成员也不再是沿海居民,而是被招安的安纳托利亚山区的穆斯林盗匪。其装备有滑膛枪、剑和手铳。
![]() |
![]() |
◎ 从左到右分别是16-17世纪的黎凡特、阿扎布和塞克班士兵。 | ◎ 阿拉伯辅军士兵(右一) |
潘多尔
潘多尔是一种非典型的军事组织。16世纪末,所有由基督徒组成的军事团体都失去了作战部队的资格,唯独使用冷兵器的(日后他们也装备有火器)潘多尔是个例外。这是对各式各样使用火器的雇佣兵部队依赖程度日渐加深的必然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潘多尔扮演的是类似于杰尔宾特部队的角色,如被派去戍守某个固定的地区,保卫要塞、重要桥梁和隘口,与装备火器的盗匪团伙作战。他们主要驻扎在波斯尼亚与塞尔维亚,少部分驻于保加利亚和希腊。
其他步兵部队
奥斯曼人在南巴尔干地区继承了几支前当地政权所拥有的步兵部队,如曾在14世纪80年代为拜占庭效力的卡塔兰雇佣军,1421-1422年的奥斯曼内战中还有欧洲封臣部队和雇佣十字弓手以及来自各个殖民地的热那亚持斧步兵参战。波斯尼亚阿拉伯组织的“潘杜克”(“神枪手”)和“伊拉克”(“火枪手”)在奥地利人入侵巴尔干的时候曾英勇抵抗。受到基督徒宗教迫害的犹太人和波斯尼亚鲍格米勒“异教徒”的身影也曾出现在奥斯曼辅军部队中。
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有突厥人、阿拉伯贝都因人、库尔德人组成的非正规部队和雇佣军部队。每支队伍都拥有各自的组织结构、共同效忠对象、领导阶层、营房和各具特色的服装。此外,叙利亚预备役人员组成了阿希连队,这支军队中包括了由宗教团体组织的城市民兵部队,他们只受当地部落领袖的调遣。
在埃及,奥斯曼驻军长期受到数量不足的困扰,当地辅军部队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援军。这其中既有会说突厥语的马穆鲁克部队,也有由土生土长的北非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组成的水兵部队。
奥斯曼人的辅军政策与影响
这些五花八门的,带有各种莫名其妙番号(源于他们的民族出身或所属地区)的基督教军事团体的职责实际上基本相同。从建立到消亡,它们都被置于同一套管理模式之下。这些军事团体的组织结构也大体相似:基督徒始终只能担任低级军官,受到奥斯曼籍中高级军官的节制。这些基督教战士们起初被当作作战部队来使用,他们装备的是本民族的传统兵器,作战时也遵循本民族的传统战术。这些人对巴尔干地区的地形较为熟悉,在当地人中也有一定人脉,因而还有侦察敌情,在战役期间掩护主力部队侧翼的义务。作为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回报,这些人获准拥有世袭的小块土地,享有某些免税权,偶尔还能因战功而受赏。他们的加入,为奥斯曼人带来了更多的军事技能,令奥斯曼军事体系变得更加稳定。
很显然,帝国政府最为看重的是这些基督教军事团体守御地方的能力。奥斯曼人新征服的土地是要慢慢消化的,在这片土地上建立奥斯曼式的统治机构更需要时间。然而当大部队于冬季回国的时候,当地人往往乘机揭竿而起,有时外国军队也会发兵相助。此时基督教辅军部队就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负责守卫军事要塞(如瓦丁)、战略地点的道路、要隘和桥梁、援助小型奥斯曼地方驻军抗击外敌的入侵、镇压本地的叛匪和盗贼团伙。
然而,当奥斯曼人在当地的统治稳定下来后,他们就开始过河拆桥了。所有的基督教辅军部队在其驻地被征服约70年后,地位和待遇便一落千丈。除了潘多尔和一些马尔托罗部队外,基督教辅军部队越来越频繁地被作为劳工部队来使用,被派去从事各类杂役。与此同时,政府还试图控制这些团体的规模,削除他们的免税权,以增加赋税收入。由于奥斯曼人的性格具有保守的一面,再加上政府并不打算彻底激怒这些人,这一法规历经了很长一段时期才真正得到执行。尽管如此,它还是引起了辅军们的强烈反弹。地位下降,特权丧失,所承担的脏活累活倒越来越多,这令他们怒不可遏。如前所述,许多人倒向帝国的敌人,甚至落草为寇,给帝国的治安带来了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