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书札卷十七(第6/8页)
敝处得上海七万之后,继以三万。江西、湖南亦常常协济,今冬竟得宽绰度岁。虽各营尚欠七个月,而尽发一月满饷,实初念所不到此者也。
复左季高中丞 咸丰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云岩血性过人,打仗亦稳猛可靠,特与唐桂生不和,日来构衅更深,可虑之至。云岩十七日打屯溪,十九日打潜口,均能挫贼凶锋,二十二日万安街亦尚能以寡敌众。唐部战事远不如朱,而守城亦尚有布置。大纛至龙湾、屯溪时,请邀朱军会剿,当可助一臂之力。徽城之米足支月余,阁下督同朱军稳慎图之,或可保徽也。
衢州为谋浙者所必争,人人知之。然阁下进兵之路则不在衢而在严;贵军自全之道,则不重衢而重在徽、婺。请以贵军常常翼蔽徽、婺,而即以徽、婺常常暖贵军之背。千万!千万!至恳!至恳!
批唐桂生禀 咸丰十一年
凡为统领者,以亲看地势、亲探贼情为第一要义。若不亲自看明、亲自探明而浪行出队,直至将近贼巢,轻进则恐中贼之伏,轻退则恐长贼之焰,进退两难,最易误事。李希帅、多礼帅,皆亲看地势也。
我湘军之所以无敌者,全赖彼此相顾,彼此相救。廿二日朱镇一军出队与贼接仗,危急之至。屡次派亲兵催请该镇派队救应,又有易昀荄函催,李勉亭面催,而该镇始终不发救兵,可恶之至!我湘军风气,虽平日积怨深仇,临阵仍彼此救援;虽上午口角参商,下午仍彼此救援。该镇此次坏我湘军风气,此风一开,以后湘军不能做事矣。实属可憾!
究竟该镇与朱镇平日有何仇隙?仰即明白禀复。湘军向来风气,虽有仇亦当救援,该镇曾闻此说否?如并未闻此说,犹可轻恕,以后当勉之,改之。如曾经听过此说,断不可恕,余必严参重办。遍告湘军,以该镇不肯救人为戒也。仰将是否听过一层据实禀复。
致刘印渠中丞 咸丰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浙江全省沦没,计左帅必拜抚浙之命。渠所部不满万人,既须图浙,又须保江,又须顾皖,左右前后,无一支劲旅助之,可危之至!惟求阁下商之芗泉,迅速东来,能救左帅,乃能救江西而保湖南。浙之可复与否,犹其次也。芗泉之饷,在湘则取之东征局,至江西则取之牙厘局,皆国藩任之,断不推诿。大局阽危,别无可为将伯之呼者,伏希垂亮。
致蒋芗泉 咸丰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目下徽州危急,左帅率所部往援,未知能否得手。纵徽郡幸能解围,而徽、信、衢三省相错之地,明春必为群贼百战之场。左帅兵不满万,四面受敌,可危之至!阁下忠肝侠肠,素肯救人危难,又于左帅有知己之感,务望投袂东来,一面请印帅具奏,一面带兵起行。如能于三月赶到,纵浙事不可猝图,但得左军无恙,江西无恙,大局尚可为也。至贵军饷需,国藩当壹力筹备,决不推诿。六千之数,断不可少。但亦须择将而任,不宜滥竽充数。至恳至嘱!
复左季高中丞 同治元年正月初七日
惠书,敬悉克庵二十六日大捷,欣慰无已。所欲商者,复陈如左:
——朱、唐、张三军亦于二十六日获一大胜,将岩寺街贼馆、贼垒全数扫清。运道已通,徽郡必可无虞。屯溪之贼,不知尚坚踞否?然南无大鳙、济岭股匪之声援,北有潜口、岩寺分股之屡败,又大雪之后,无粮可掳,计屯溪贼亦将退。尊处且将岭南各路扫清,不必急急度岭救徽。
——张运桂战守之才,似更胜于其兄凯章。弟现札朱守徽、唐守休,而换出张将老湘营移驻休宁城内,专作游兵。婺源、开化与徽、休隔一大岭,即回岭、新岭、浙岭、马金寺等岭也。岭以北如屯溪、尚溪、龙湾等处,由张氏游兵击之,岭以南如江湾、段莘、清华等处,由尊处派游兵击之。若有大股非常之警,两支游兵皆可越岭互相救应。第贵部人不满万,除派守婺源及白沙关外,可作游兵者不足六千人,更无余力分防华埠,与玉山联络不上,兹可虑耳。
——江西中丞新放沈幼丹,方伯新放李辅堂,诸事当稍顺手。除广、抚、建、吉、南、赣六府城池业经设守外,更当择人守瑞、临两城,腹地当不致如去年之败坏。惟河口、玉丰一带,当有一支大游兵,舍芗泉无可属者。弟已函求刘、蒋二公,更请阁下函催之。
——尊处所筹各务,与鄙人所见略同。徽州用兵,以办米为第一要务。总须占定婺源、景镇、两河,乃可下手。少荃定于二月杪带兵赴援上海,目下尚不能坐轮船先去也。
批朱云崖禀 同治元年
徽、休、黟、祁皆在岭以北,开化、婺源、德兴、浮梁皆在岭以南,太平、石埭又在北岭之北。此次击退徽、休之贼,固由湘、强与老湘三军之功,而左军廿六日在岭南获一胜仗,使大鳙岭、济岭之贼不敢续至屯溪,亦有功于徽也。
此后军情吃紧,不在岭北之徽、休,亦不在又北之石、太,必在岭南之开、婺、玉山等县。本部堂现札调老湘营移驻休宁,专作游兵;札调贵军移守徽城,盖恐岭南紧急,必须有大枝游兵防剿屯溪、尚溪、龙湾等处,且恐须过岭援剿江湾、段莘、清华等处。本日已另有公牍调遣矣。贵镇禀请仍出攻击石、太,自是正办。但一闻岭南开化、玉山、婺源有警,贵军即须速回守徽,腾出老湘全军作为游兵,会合左军援剿岭南也。
复郭意城 同治元年正月十一日
徽州被杨七麻围攻一月,力战七次,遂于二十六日打开饷道,立解郡围。其另股由马金岭人徽阻我援师者,亦经左部刘克庵一战击退,差足慰幸。然浙贼富强,尽收官军降卒三四万人以为前驱。今春广信、徽、衢三府之交,必且战争不休。左帅独当其冲,深为危虑。现调蒋芗泉六千人来皖助之。仆与左帅均有缄托,印渠更求意公作函赞成此举。左军之利钝,不特浙江、江西之安危,即吾乡亦与有祸福者也。江、浙尽失,贼之财力百倍于我,大局殊难挽回。幸朝政清明,求贤剧切,季老抚浙,幼丹抚江,希庵抚皖,努力同心,或尚可潜转于万一。此间布置,有徽防一札及近日各奏咨达寄云中丞处。阁下细察,有不合者,速以惠告。
复左季高中丞 同治元年正月十二日
大雪封山,士卒如何行走?公亦勤劳至矣!守衢、攻严,谋浙不外此二着,弟与公意见相同。庆制军虽欲以不赴衢州,镌公只可付之不理,我岂有工夫与闲人拾鼻涕也!惟衢州防兵应由敞处接济银米、子药,应由公处设法护运,否则无以固其坚守之心。已札总粮台解银二万两、米三千石,并子药送玉山转运局递解。如道途有梗,求公设法疏通之;如银到太迟,求公先行垫付。义观察之五万二千两,弟已派炮船由九江送景镇,计二十以前可到尊处。兄若垫发衢饷,江西二万二月初可归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