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百家杂钞卷九(第17/17页)
而于每州总论之下,复各为一图。先以春秋时诸国之可考者分入九州,次则及秦、汉、晋、隋、唐、宋所分郡县,考其地理,悉以附禹九州之下。而汉以来,各州刺史州牧所领之郡,其不合禹九州者,悉改而正之。作《舆地考》第二十三,凡九卷。
昔先王疆理天下,制立五服,所谓蛮夷戎狄,其在要荒之内、九州之中者,则被之声教,疆以戎索。唐、虞、三代之际,其详不可得而知矣。《春秋》所录,如蛮则荆舒之属也,夷则莱夷之属也,戎则山戎、北戎、陆浑、赤驹之属也,狄则赤狄、白狄、皋落、鲜虞之属也。载之经传,如齐桓之所攘,魏绛之所和,其种类虽曰戎狄,而皆错处于华地,故不容不有以制服而羁縻之。至于沙碛之滨,瘴海之外,固未尝穷兵黩武,绝大漠,逾悬度,必欲郡县其部落,衣冠其旃毳,以震耀当时,而夸示后世也。以上言三代时,四裔皆在中华之地
秦始皇既并六国,始北却匈奴,南取百粤。至汉武帝时,东并朝鲜,西牧甘凉,南辟交趾、珠厓,北斥朔方、河南。以至车师、大宛、夜郎、昆明之属,俱遣信使,赍重贿,招来而羁置之,俾得通于上国,窥其广大,割齐民以附夷狄,弊所恃以事无用。自是之后,世谨梯航历代载记所叙,其风气之差殊,习俗之诡异,可考而索。至其世代传授之详,则固不能以备知也。作《四裔考》第二十四,凡二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