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家诗钞 卷十八(第8/9页)

泛江送客

二月频送客,东津江欲平。烟花山际重,舟楫浪前轻。泪逐劝杯下,秋连吹笛生。离筵不隔日,那得易为情。

双燕

旅食惊双燕惊双:一作双飞,衔泥入此堂此:一作北。应同避燥湿,且复过炎凉。养子风尘际,来时道路长。今秋天地在,吾亦离殊方。

百舌

百舌来何处,重重只报春。知音兼众语?整翮岂多身。花密藏难见,枝高听转新。过时如发口,君侧有谗人。

登牛头山亭子

路出双林外,亭窥万井中。江城孤照日,春谷远含风春:一作山。兵革身将老,关河信不通。犹残数行泪,忍对百花丛。

上牛头寺

青山意不尽,衮衮上牛头。无复能拘碍,真成浪出游。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何处莺啼切,移时独未休。

望牛头寺

牛头见鹤林,梯径绕幽深。春色浮山外,天河宿殿阴。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

上兜率寺

率:如字。

兜率知名寺,真如会法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瘐信哀虽久,周颛好不忘周:旧作何,误。白牛车远近,且欲上慈航。

望兜率寺

树密当山径,深江隔寺门。霏霏云气动动:一作重,闪闪浪花翻。不复知天大,空余见佛尊。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

甘园

春日清江岸,千甘二顷园。青云羞叶密,白雪避花繁。结子随边使,开筒近至尊。后于桃李熟,终得献金门。

陪李 李:訔作章 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

春日无人境,虚空不住天。莺花随世界,楼阁倚山巅倚:一作寄。迟暮身何得,登临意惘然。谁能解金印,潇洒共安禅。

数陪李 李:訔作章,下同 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首赠李

上客回空骑,佳人满近船。江清歌扇底,野旷舞衣前。玉袖凌风并凌:一作临,金壶隐浪偏。竞将明媚色,偷眼艳阳天。

白日移歌:同袖,清宵近笛床。翠眉萦度曲,云鬓俨分行。立马千山暮,回舟一水香。使君自有妇,莫学野鸳鸯。

送何侍御归朝

原注:李梓州泛舟筵上作。

舟楫诸侯饯,车舆使者归。山花相映发,水鸟自孤飞。春日垂霜鬓,天隅把绣衣。故人从此去去:一作远,寥落寸心违。

江亭送眉州辛别驾升之得芜字

柳影含云幕幕:一作重,江波近酒壶。异方惊会面,终宴惜征途。沙晚低风蝶,天晴喜浴凫。别离伤老大,意绪日荒芜。

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奉简严遂州蓬州两使君谘议诸昆季

马首见盐亭,高山拥县青。云溪花淡淡淡淡:一作漠漠,春郭水泠泠。全蜀多名士,严家聚德音。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

倚杖

看花虽郭内内:一作外,倚杖即溪边。山县早休市,江桥春聚船聚:一作近。狎鸥轻白浪狎:一作野,归雁喜青天。物色兼生意,凄凉忆去年。

陪王汉州留杜绵州泛房公西湖

旧相恩追后,春池赏不稀。阙庭分未到,舟楫有光辉。豉化莼丝熟,刀鸣绘缕飞。使君双皂盖,滩浅正相依。

舟前小鹅儿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引颈嗔船逼逼:一作过,无行乱眼多。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

送韦郎司直归成都

窜身来蜀地,同病得韦郎。天下兵戈满,江边岁月长。别筵花欲暮,春日鬓俱苍。为问南溪竹竹:一作笋,抽梢合过墙。

台上得凉字

改席台能迥能:一作为,留门月复光。云霄遗暑湿,山谷进风凉。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何烦把官烛,似恼鬓毛苍。

章梓州水亭

原注:时汉中王兼道士席谦在会,同用荷字韵。

城晚通云雾,亭深到芰荷。吏人桥外少,秋水席边多。近属淮王至,高门蓟子过。荆州爱山简,吾醉亦长歌。

有感五首

将帅蒙恩泽,兵戈有岁年。至今劳圣主,何以报皇天。白骨新交战,云台旧拓边钱笺:唐自武德以来,开拓边境,地连西域,皆置都督府州县。开元中,置朔方等处节度使以统之。禄山反后数年间,西北数十州相继沦没,尽取河西、陇右之地,自凤翔以西,邻州以北,皆为左衽矣。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钱笺:李之芳被留,次年始放还,故云。

幽蓟余蛇豕,乾坤尚虎狼。诸侯春不贡,使者日相望。慎勿吞青海,无劳问越裳。大君先息战,归马华山阳钱笺云:是时史朝义下诸降将奄有幽魏之地,骄恣不贡;代宗懦弱,不能致讨。此诗云:“慎勿吞青海,无劳问越裳。”安有节镇之近不修职贡,而顾能从事远略者乎?盖叹之也。息战、归马,谓其不复能用兵,而婉辞以讥之也。

洛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日闻红粟腐,寒待翠华春。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钱笺:自吐蕃入寇,车驾东幸,议者劝帝都洛阳,代宗然之。子仪上章奏谏,代宗省表垂涕,亟还京师。其略曰:“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矧其土地狭阨,才数百里,东有成皋,南有二室,险不足恃,适为战场。明明天子,躬俭节用,苟能黜素餐之吏,去冗食之官,抑竖刁易牙之权,任蘧瑗史之直,则黎元自理,盗贼自平。中兴之功,旬月可冀。”此诗后四句,正隐括汾阳论奏大意。

丹桂风霜急,青梧日夜凋。由来强干地,未有不臣朝。受钺亲贤往,卑宫制诏遥。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箫韶钱笺:初,房琯建分镇讨贼之议。诏曰:“令元子北略朔方,命诸王分守重镇。”诏下,远近相庆,成思效忠于兴复。禄山抚膺曰:“吾不得天下矣!”肃宗即位,恶琯,贬之,用其诸子统师,然皆不出京师,遥制而已。宗藩削弱,藩镇不臣。公追叹朝廷不用琯议,失强干弱枝之义,而有事则仓卒以亲贤授钺也。“丹桂”言王室,“青梧”言宗藩也。卑宫制诏,即天宝十五载七月丁卯,制置天下之诏也。谓其分封诸王,如禹之与子,故以卑宫言之。《壮游》诗“禹功亦命子”,此其证也。落句言不依古封建,而欲坐听箫韶,不可得也。公之冒死救琯,岂独以交友之故哉。

胡灭人还乱胡:一作盗,兵残将自疑。登坛名绝假,执玉尔何迟。领郡辄无色,之官皆有词。愿闻哀痛诏,端拱问疮痍钱笺:李肇《国史补》:开元以前,有事于外,则命使臣,否则止。自置八节度、十采访,始有坐而为使。其后名号益广,大抵生于置兵,盛于专利,普于衔命。于是为使则重,为官则轻。故天宝末,佩印有至四十者;大历中,请俸有至千贯者。宦官内外,悉属之使。旧为权臣所管,州县所理,今属中人者有之。此诗云:“登坛名绝假”,谓诸将兼官太多,所谓坐而为使也。“领郡辄无色”,州郡皆权臣所管,不能自达,故曰无色也。“之官皆有词”,所谓为使则重,为官则轻也。《送陵州路使君》诗云:“王室比多难,高官皆武臣。”与此正相发明。东坡谓唐郡县多不得人,由重内轻外者,此天宝以前事。以言乎广德之时,则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