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家诗钞 卷二十五(第12/13页)

关树萧条返照明,井陉西北算归程。青黄大似沟中断,文字空传海内名。平地烟霄遽如许,秋风茅屋可怜生。重阳拟作登高赋,一片伤心画不成。

赠答普安师

入座台山景趣新,因君乡国重情亲。金芝三秀诗坛瑞,宝树千花佛界春。闻道旧传言外意,忘言今得眼中人。种莲结社风流在,会向篮舆认后身。

孝纯宛丘迂奉

张朴,字孝纯。

鬓毛衰飒面尘埃,孝子牵车古所哀。千里长河限南北,一丘寒土见蒿莱。辽东华表何人在,柳氏元堂此日开。十月知君有新喜,小雏先与唤迎来自注:张弟新举第二。雏,闻其玉雪可念,因以字之。

追怀赵介叔

今古人门各一时,燕南剩有桂林枝。清风明月怀元度,绿水红莲见杲之。善政传归遗爱颂,阴功留在称家儿。哀歌不尽平生意,空想翛然瘦鹤姿。

追怀友生石裕卿

人物休评第几流,依然豪侠数并州。壮怀歌阕樽为破,连句才多笔不休。金马只教聊避世,玉犀谁遣失封侯。酒酣握手今无复,惆怅西园是旧游。

挽雁门刘克明

诗骨翛然野鹤孤,两年清坐记围炉。金初宋季闻遗事,草靡波流见古儒。已分幽人嗟古柏古柏,用陶潜《共游周家墓柏下》诗事,争教儒子奠生刍。凤山后日先贤传,再有刘宗祭酒无。

赠答平阳仇舜臣

两辱携诗过草堂,曹君师席有辉光。飞腾自是功名具,潦倒何堪翰墨场。沧海骊珠能几见,酆城龙剑不终藏。太行残雪春风近,且趁梅花荐寿觞自注:仇乃曹益甫门生也。施注:曹益甫,号兑斋,居平阳三十余年,发明道学,指授后进。仇殆其门生之一也。

贾漕东城中隐堂

智水仁山德有邻,柳塘花坞静无尘。家僮解诵闲居赋,田父争持社瓮春。安吉总输中隐士,典刑真见老成人。明年恰入非熊运,共看青蒲裹画轮。

约严侯泛舟

风物当年小洞庭,西湖此日展江亭。诗贪胜概题难遍,酒怯清秋醉易醒。白鸟无心自来去,红蕖照影亦娉婷。仙舟共载平生事,未分枯槎是客星。

送曹干臣

和林音驿日怀思,燕市歌欢有此时。老我真成铁炉步,感君时送草堂赀。黄杨旧厄三年闰,赤骥非无万里姿。平地烟霄付公等,不妨闲和风池诗。

国医王泽民诗卷

万石君家父事兄,岂知衰俗有王卿。一篇华衮中书笔,满纸清风月旦评。鸿雁自分先后序,鹊鸰兼有急难情。闺门雍睦君须记,方伎成名恐未平。

感寓

南杨北李闲中老,乐丈张兄病且贫。叔夜吕安谁命驾,牧童田父实为邻。功名富贵知何物,风雨尘埃惜此身。歌酒逢场暂陶写,不应嫌我醉时真。

存殁

行间杨赵提衡早,老去辛刘入梦频。案上酒杯聊自慰,袖中诗卷欲谁亲。两都秋色皆乔木,一代名家不数人。汲冢遗编要完补,可能虚负百年身。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送仲希兼简大方

以下《续编》。○完希,字仲希,遗山为题其居曰元斋。

家亡国破此身留,留滞聊城又过秋。老去天公真溃溃,乱来人事转悠悠。棋中败局从谁覆,镜里衰容只自羞。方外故人如见问,为言乘兴欲东流。

送郭大方

云装烟驾渺翩翩,是处林泉有静缘。存殁共惊初劫后,交游空记十年前。忘言秋水聊挥麈,得意高山未绝弦。明月太虚君自了,相思休泛剡溪船。

送李甫之官青州

亲朋离燕日相仍,又向扁舟别李膺。晚节浮沉疑未害,中年哀乐自难胜。樊笼不畜青田鹤,朔吹初翻白锦鹰。郑重双鱼问消息,故侯瓜圃在东陵。

答吴天益

兵中曾共保嵩丘,忽漫相逢在此州。鹅鸭何尝厌喧聒,燕鸿无计得迟留。白头亲旧常千里,黄叶关河又一秋。三径他时望羊仲,却应松菊未销忧自注:来诗有“三径松菊”之句。

答郭仲通二首

《移居》诗云:“郭侯家多书,篇帙得遍窥。独有仲通父,天马不可羁。”即此人。

白发归来一布衣,东皋春草映柴扉。向时诸老供薰沐,此日孤生足骂讥。遁世已甘成远引,刺天何暇计群飞。光芒消缩都无几,惭愧诗人比少微自注:来诗有“少微星”之句。

一樽何意复同倾,乱后真疑隔死生。吐气无妨出芒角,忍穷尤喜见工程。千年老桧盘根古,十丈寒潭照胆清。凛凛风期望吾子,不成随例只时名。

送奉先从军

潦倒书生百战场,功名都属绣衣郎。虎头食肉无不可,鼠目求官空自忙。卷月清笳渭城晓,倚天长剑蜀山苍。习池老去风流减,醉后扬鞭愧葛强。

寿赵益之

山东诸将拥云台,共许元戎有雅怀。文字谁如祭征虏,威名人识李临淮。农郊荆棘连新麦,儒馆丹青映古槐。看取邦人祝君寿,五云多处是三台。

赠冯内翰二首 即冯璧,字叔献○并序

内翰冯公,往在京师日,浑源雷渊希颜、太原王渥仲泽、河中李献能钦叔、龙山冀禹锡京父,皆从之问学。某夤缘,亦得俎豆于门下士之末。然自辛卯壬辰以来,不三四年,而五人者唯不肖在耳。丙申夏六月,公自东平,将展墓于镇阳。以某在冠氏,枉驾见过冠氏县,宋、金属大名府。今日冠县,属东昌府。遗山自金亡,拘管聊城,旋即寓居冠氏。冯公盖真定人,寓居东平镇阳,即真定也。还家省墓,故过冠氏,一访遗山。丙申之夏,金亡已三年矣。时公方为髀股所苦,吟呻展转,若非老人之所能堪。然间语及旧事,则危坐终日,往往为之色扬而神跃,以公初挂冠归嵩山时较之,其谈笑风流,固未减也。窃意造物者锡公难老,使后生辈望见眉宇,以知百年文章巨公,敦庞耆艾之士,褒衣博带,坐镇雅俗者,盖如此。横流方靡,而砥柱不移。故国已非,而乔木犹在。幸公之可恃,而哀四子之不见也。作诗二章,以道区区之怀。于公之行,而为之献。

耆旧如公可得亲,争教晚节傍风尘。青毡持去故家尽,白帽归来时事新。扶路不妨驴失脚,守关尤觉虎憎人。只应有似松庵日,时醉中山曲米春。

龙门冠盖日追随,四客翩翩最受知。桃李已随风雨尽,柏松独与雪霜宜。元龟华发渠有几,清庙朱弦谁与期。见说常山好归隐,从公未觉十年迟。

赠李文伯

凤凰在山天下奇,泰和以来王李倪。承平人物天未绝,耆旧风流今复谁。青红自是儿女事,老干宁与春风期。万壑松声一壶酒,从公未觉去年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