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十月围城(第10/11页)

西路军南下的消息惊动了赵桓,原来就同意了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给金军,赵桓派大臣路允迪拿着割让太原的诏书至高平宗翰营中。

宗翰大喜,得来全不费工夫,他带着路允迪回太原,让路允迪入城宣读诏书。

路允迪人太原宣诏书,但张孝纯和王禀却拒不受诏。王禀带着路允迪到太原城楼上让他看看太原城中的军民,说太原城的男儿们每一块骨头都是硬的,你去告诉女真人要城只管来打,要降没门,我们是山西纯爷们。

招降不成,宗翰一时也无招,只好命大将银术可继续围城,自己率兵回云中整休。

无独有偶,东路军回军途中也拿着北宋政府的诏书到他们未攻破的中山、河间二府去招降,说你们老大同意把城给我们,你们降了吧,结果两地的守将同样选择了拒诏,东路军只得动兵攻城,不克。

听到三镇都不降的消息后,再加上李纲、种师道反复向赵桓强调三镇的重要性,赵桓下诏固守三镇,并派兵驰援三镇。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五月,赵桓派秦凤经略使种师中由井陉进河东,熙河经略使姚古由德隆、张颢由汾州北上,三支部队共同援救太原。

种师中就是《水浒》中常提及的小种经略相公,种师道的弟弟,历任环滨邠州知州、庆阳府知府、秦州知州,侍卫步军马军副都指挥使、房州观察使,奉宁军承宣使。

金军入侵的时候,时任秦凤经略使的种师中率二万秦凤军奔开封勤王,还没到开封,金军已退,只好率军驻守于滑州。

东路军撤军途中完颜宗望(韩离不)收降中山、河间不成,留兵围攻,种师中率秦凤兵先解中山、河间之围,金兵没有和援军过多交锋就北返幽云。

随后赵桓命种师中由井陉路出兵,和姚古成掎角之势,一起援救太原。种师中进驻平定军,乘胜克复寿阳、榆次等地,但由于姚古、张灏的部队还未及时跟进,秦凤兵势单力孤,种师中又返回屯兵于真定。

此时在东京,知枢密院事许翰收到军情,说宋军三路大军逼近,西路军已经准备从太原城撤退逃跑,于是几番下令让种师中快速进军,并责备小种经略畏敌不进。

种师中接到枢密院的命令后叹了口气,说逗留怯弱,是从将者的大罪,我从少年即在西边从军,现在老了,岂能接受这种罪名,于是约姚古、张灏分道俱进,自己则留下辎重快速向太原驰进。

种师中的部队由此陷入了金军的包围,一直杀到了离太原二十公里的石桥,但是姚古和张灏的部队没有如约赶到,种师中部转战榆次、杀熊岭,在杀熊岭,种师中陷入金军重围,率亲军与金军死战,最后以身殉国。

姚古的部队一开始也是初传捷报,收复了威胜、隆德府等地,但当种师中约他一起进击太原时,他却接到部属焦安节谎报的军情,说完颜宗翰的主力屯兵太原,导致了他逾期不至,让种师中身陷于绝境。而种师中被吃掉后,女真人转过头来对付姚古,在盘陀(今山西祁县东)与姚古发生了遭遇战,姚古兵退,败守隆德府。

随后女真人又在交城击败张灏部,帝国三路并发救援太原的计划泡汤,并搭上了小种经略相公的命。

此次解救太原的三支部队近十万人,均是西北军精锐,虽然作战英勇,但却缺乏一个统领全局的统帅,再加上东京不懂军事的枢密使们的瞎指挥,最终导致了失败,失去了解太原之围的最好机会。

解救太原失败后,主和派的声音又响亮了起来,李纲竭力反对,而此时,种师道在听到其弟种师中丧命疆场的噩耗后,原本已经很虚弱的身体终于撑不住了,病垮了,不得不以老告病,在靖康元年九月病逝。

主和派们于是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你李纲不是天天喊着要解围太原吗?那你就带兵出征。

于是他们建议由李纲代替种师道任河东河北宣抚使,率兵解太原之围。

李纲很无奈,说我只是一个文人,站出来进行开封保卫战,那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怎么可能天天带兵呢,带兵是武将的事。

赵桓不满意他的回答,因为帝国眼中的顶级文人是进得书房上得疆场的,文武两手都要硬,何况他李纲现在是帝国上下眼中的救星,当年寇老西做的事,他同样得做。

李纲只得担任起第二次解围太原的军事总指挥,其间他多次向赵桓提出缓期出征,而且向皇帝说如果征集大军去解太原之围的话,东京河北一带兵力必然空虚,一定要把各地的勤王部队调集于东京,以防女真人秋后再度举兵南下。

李纲的建议赵桓等人听不进去,只觉得他是为逃避自己出征而找的借口,多次逼迫李纲出兵解太原之围。

李纲只得于靖康元年八月离开开封,去隆德府设置宣抚府,召集四路兵马,制置副使解潜屯兵于威胜军,都统制折可存、张思正屯兵汾州,范琼屯兵南北关,刘韐屯兵辽州。

此次解围太原,赵桓一狠心大出血,四路大军近二十万人马,是太原城下金军的数倍。

结果却只能用一塌糊涂来形容,事实证明,让孔夫子来舞大刀是不行的,李纲确实无法有效地指挥这几支部队,各部将领都把在隆德府的宣抚府当成了摆设,各自为政,很快被女真人各个击破。先是刘韐在辽州被金军击溃;随后解潜部与金军在南北关遭遇,也被击败;张思正在文水夜袭金军大将娄室部,大败,几近全军覆灭;折可存部也在子夏山溃败,这位剿灭了宋江起义的西北名将也栽在了女真人的手里。

自此,曾经在西北战场上不可一世的三大世家(种家军、折家军、姚家军)均被金军击败。而北宋帝国最精锐的西北军经过南征方腊、北伐幽云、解围太原三大战事的折腾后,基本损失殆尽。

完颜宗翰(粘罕)进击太原的时候,没有想到他会在太原城下遇到如此顽强的抵抗,让他在东路军主帅的面前颜面尽失。当然,他同时也没有想到,顽强的太原也给他另一个机会,一次次地将北宋方面的援军吞食,给予北宋帝国军事上一次次致命的打击。

太原城下的攻防战成就了金军一次次无意识的围点打援案例。

对于帝国来说,被东路军杀到开封看似惊险,但与女真人的真正角力与较量,其实却在西路,围绕着太原这座赵家兄弟最不喜欢的城。

一方面是一座城小兵弱的弹丸小城如此坚不可摧,另一方面是帝国的几十万大军如此不堪一击,两者的反差太大,让人看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