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第10/20页)

这显然是欺人之谈。历史实际上是由偶然性组成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从目前已经澄清的历史事实可知,国民党败走台湾绝非人心所向或曰天意,而是由许多偶发事件堆砌积累而成的。以下一百个偶发事件大致可分为十八种类型:

一、 襄公之仁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北伐军上海戒严司令白崇禧率廿六军解除中共操控的工人纠察队武装,其首脑汪寿华、罗亦农等九十人被捕。闸北驻军师长斯烈邀中共中央军委会书记周恩来前往谈判,遂予扣押。斯烈之弟斯励是周在黄埔军校时的学生,他让周写了悔过书后开释。四年后周恩来亲率红队成员将顾顺章一家老小八口以及他的恩人斯励勒毙。

一九三0年,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康生在一次秘密会议上被捕。由于一起被捕的丁济世之叔父是国民党中宣部部长,康生一伙很快获释。八年后,康生在王明扶植下擢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社会部部长和情报部部长,在延安枣园开办训练班,为各地各级党委输送了大量特工人才,诸如乔冠华、耿飙、李强、黄镇、黄华等人,在外交、经济、文化部门从事特务工作,对国民党作出了致命打击。

一九三三年三月,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师长陈赓在上海治伤时被捕,经黄埔一期同学邓文仪等多人签呈请求赦免,蒋介石法外开恩将他释放。纵虎归山后,陈赓成为共军一员骁将。抗战胜利后,他率先叛乱,上党战役击溃国军十三个师,此后三年半转战晋豫陕鄂皖苏赣闽湘粤桂云贵川康等十五省,攻略城市二百零六座,歼国军七十多万,包括歼邱行湘部二0六师、黄维兵团卅三个团,在云南箇旧、屏边歼国军第廿六军,在元江歼第八军,俘虏陆军代总司令汤尧和第八军军长曹天戈,为共军席捲大陆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九四五年八月廿八日毛泽东周恩来飞渝出席重庆会谈,军统局有人建议乘机逮捕毛、周、王若飞等八名匪首,以祭江西湖南千百万枉死民众。事为蒋介石知悉,下令缴了此人的枪,还命令特别警卫组和稽查处对中共人员严加保护。中共建政后,凡军统人员,无论警卫组、稽查处一律枪毙,以怨报德。

在三年戡乱战争中,共军用「人海」对付「火海」,强迫无辜民众打前锋,用以消耗国军的弹药。国军的机枪射手们面对波涛一样汹涌而来的人潮,杀人杀得令自己害怕与噁心,因不忍伤害百姓,往往在精神压力下放弃阵地。无论国军火网如何严密,都有着永远死不完的「炮灰」来同枪弹相拼,结果是粤语所谓「好佬怕赖佬」。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六日黄伯韬兵团奉命西进跨越运河铁桥时,数十万百姓的骡车、马匹跟着部队的卡车、辎重逃难。黄伯韬爱民如子,让百姓先过,以致于七万大军无法在规定时限内抵达目的地,当全兵团到达碾庄时,共军主力已从鲁南兼程赶至,形成对黄兵团的包围圈。十二月初杜聿明部向永城转进时,亦与难民混杂一途,窒碍钝重,两天行程仅七十公里,使共军陈毅部获得充裕之时间与机会,完成合围。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惩治汉奸力度不够,无论处死、判刑的汉奸都不及法国、荷兰等国惩处叛国者的十份之一,以致于周佛海的儿子等汉奸成批投奔中共,对国府伤害极大。例如南京失守前,国府释放了判刑十年的汪伪军委会调统部第二厅厅长胡均鹤与镇江特工站负责人刘毅等人,他们联络一群汉奸投效中共,胡被任命为上海市公安局情报委员会主任、刘为专员,他们向中共提供了一千多起国府潜伏人员的活动线索,从中破获了四百多名潜伏特工,其中包括中统局京沪地区潜伏首领苏麟阁,还收缴电台八十多部。中共华东局审讯委员会在愚园路青白小学刑讯逼供害死了万千国府地下工作人员,其刑讯头目廖耀林曾在汪伪特工总部当过「扑格打杀」刽子手。汪伪政府财政部税务署署长邵式军投奔新四军时,一次就捐献了廿五万美金,让他们放手发动叛乱残杀同胞。

二、 主帅优柔寡断举棋不定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兵团司令官邱清泉在砀山奉命救援黄伯韬七兵团时,黄兵团已被围三日,徐州剿匪总司令刘峙颟顸无能、迟疑不为,贻误了戎机,陈毅部利用这三日两夜时间在崇山峻岭构筑阵地,而邱兵团十二万人必须仰攻严阵以待的五十万陈毅部,所以邱兵团血战四昼夜才攻到鼓山,离碾庄圩三十公里时,黄伯韬兵团已崩溃。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六日国军徐州剿匪总部中将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杜聿明优柔寡断,未能果断执行他在南京与总统所定的密案,而听任第二兵团司令官邱清泉调兵救援被共军包围的两个师,致使国军百万精锐坐以待毙。设若杜聿明麾下三个兵团及时突围南下与黄维兵团会合,将会对刘邓的中原野战军造成致命的威胁,完全可以扭转困局。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国防部保密局局长毛人凤下令制裁通敌有据的李宗仁,特别行动组在李逆官邸附近埋伏待命,由于决策者优柔寡断,这个行动组于蒋公下野前结束工作。设若行动成功,一系列桂系头子伏诛,则不会发生李宗仁上台后士气一落千丈、江南不战而溃的局面,至少也能保住半壁江山。

一九四九年一月廿一日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向麾下廿五万官兵宣布已签约投共,时任国防部保密局北平站特勤组组长的谷正文游说随徐永昌来平规劝傅回心转意的装甲兵参谋长蒋纬国将傅逆绑架回南京,蒋纬国也提起戴笠智擒韩复促成台儿庄大捷的往事,但蒋纬国在最后一分钟退缩了。倘若绑架成功,将傅押回南京以降敌罪名审理,对其他採取观望态度的国军将领是一项严重警告,进而提振士气,则国军在大西北、大江南仍大有可为。蒋纬国以其特殊身份,丧失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扭转形势之良机。

三、粗枝大叶,麻痹轻敌

一九三六年夏,陕西省党部调统室向中枢密告张学良、杨虎城私通中共;九月,东北军总部政训处处长曾扩情密报中枢:东北军不稳,蒋公批示:「胡说,送(张)副司令阅」。同年十一月,东北军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密报在南京的国民党中央委员齐世英:张学良已与红军达成局部停战协议。齐马上派专人密报在洛阳的蒋公,其他情治单位也密报西安不稳,然蒋公一直认为张学良虑事天真、未必会图谋不轨,他未注意到中共已渗透东北军各阶层。西安事变本可以防止,它的不幸爆发挽救了垂危的红军,使它从数千羸卒发展到百万之众,终于颠覆了中华民国政府,导致大陆沦陷,江山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