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两汉(第10/10页)
等到刘秀开国登基,光武中兴,抛弃了旧都长安,把都城改在了洛阳——洛阳在长安东边儿,所以史称东汉。有闲人就提出来了,说这个洛阳的“洛”字带水字边儿,跟咱的火德相冲,不吉利。于是刘秀大笔一挥,去掉“水”字,又在右边添了“隹”字,给改成了“雒阳”。接下来,“立郊兆于城南,始正火德,色尚赤”。从此以后,“汉应火德”终于为官方所承认——不过不是西汉官方,而是东汉官方——汉人从此不穿黑保安服也不穿黄马甲了,清一色改穿了龙虾袍。
后来班固和范晔这两位史学家编史书写到这段儿,都觉得这个“土德变火德”不大好解释。班固比较滑头,在《汉书》里照抄刘邦当年那个斩白蛇称“赤帝子”的故事,以此来证明汉朝确实是火德。范晔就比较老实了,在《后汉书》里只含含糊糊地说了句“汉初土德,色尚黄,至此始明火德”,打个哈哈就算蒙混过关。
“始明”以后,终于尘埃落定,汉朝(其实是东汉朝)就是火德啦,并且因此而产生了两个专用称谓,一个叫“炎汉”,一个叫“炎刘”,得到官方和民间的一致认同。从前的水德和土德,反倒再没有人提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