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异人世相录(第4/13页)

为响应武昌,赢取中国革命的胜利,上海,必须立即行动。

【06.胖也要革命】

当蒋志清抵达上海之时,上海滩头已经是风起云涌,激流涌荡,正自酝酿着一场革命大风暴。

话说当时的上海,活动着几股庞大的政治势力,最强大的被称为息楼人物,都是死硬的君宪派,这些人以早年张之洞的幕僚赵凤昌为牵线人,余者包括了江苏都督府民政司司长李平书,副司长沈恩孚,民政司的实业科长史量才,盐政督办张謇。这些人每天都在时报楼上的息楼饭局,一边大吃大嚼,一边讨论问题。

息楼人物主要讨论的问题是:武昌首义,影响巨大,推举了大胖子黎元洪为都督,可是这个黎大胖子湖北佬,他行不行啊,不行就换人吧。

说换就换,这家饭局俱乐部居然真的派出了庄蕴宽——此人曾官拜广西督练公所督办,因为暗中庇护革命党,被从官场里赶了出来,于是来到上海,自报奋勇的替息楼各位领导人去武昌送信。

庄蕴宽给黎元洪带来的口信是:大胖子你行不行啊,不行快让黄兴来干吧,你先下野。

黎大胖子正好端端的领导着全国革命,突然冒出来这么多怪人,好险没把黎元洪活活气死,这都什么人啊,居然嫌我胖,我胖怎么了?招谁惹谁了?胖就不能领导全国革命了?

尽管黎元洪断然拒绝了这伙怪人的离奇领导,但看得出来,这伙怪人,打一开始就琢磨着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了。

上海的第二支政治势力聚集于铁笔报,铁笔报是一家不存在的报纸,一张也未出版过,但旗下写手,人才济济:有吴稚晖,有柳亚子,有戴天仇,还有叶楚伧诸多怪人。但这几个怪人只是个掩护,他们在明面上哼哼唧唧,就在他们身后的密室里,躲藏着同盟会中部分会总部的陈其美,宋教仁,谭人凤等兄弟。还有创建了中国暗杀团,主营暗杀业务的老学者蔡元培,这伙人坐在一起,大吵大闹,大吼大叫,在争执一个问题:

上海的革命党,是应该全部出动,差旅费自理,自行采购枪支弹药,去武昌帮助黎元洪打北洋军呢?还是干脆就在上海干啦?

开始时武昌革命军在黎元洪指挥之下,一鼓而夺取汉口,陈其美等人大喜,就决定全伙去武昌开打。可大家刚刚采购来枪支弹药,那边北洋冯国璋已经夺下汉口,打得黎大胖子躲到了洪山上。

于是同盟会诸人相互商量说:这个黎大胖子,他也不给力啊,算了,我们不理他了,就在上海干啦。

在上海,还有第三支政治势力,是由陶成章,李燮和所率领的光复会,居住在上海法租界平济利路。这是为中国革命作出最为惨烈牺牲的一个秘密社团,以其所拥有的吴铖,徐锡麟,秋瑾最为出名。但因为光复会的精英,在上一次广州起义时,差不多全部打光光,所以光复会的实力已经严重削减。目前支撑这个社团的是两个女生,尹锐志和尹维俊,这俩女孩子都是秋瑾的女弟子,曾在秋瑾办的明道女学堂学习过。虽然俩女生对敌斗争超坚决,但却对组织内部的政治斗争较为隔膜。陶成章和李燮和辛辛苦苦在南洋募集到点钱,却被同盟会的陈其美偷偷领走,俩女生竟然懵懂不知。

这三股政治势力,于武昌首义后迅速合流,并决定共同行动,拿下上海。

【07.最有效的新闻准则】

话说息楼人物,以昔日两湖总督张之洞的一品夫人赵凤昌为首,自打武昌枪声一起,赵凤昌立即打电话给黄炎培,让黄炎培去惜阴堂研讨时局,商量对策。当三方面的政治势力都决定于上海起义之时,黄炎培就开始于息楼之上,观察上海的民意民情。

就在息楼下面的望平街,左右邻并的是一家又一家的报馆,家家报馆都是大玻璃窗,每日张贴出各地的消息。上海市民则扶老携幼,拖儿带女,浩浩荡荡络绎不绝,都赶来望平街白相,看报馆贴出来的资讯。开始时报馆傻兮兮的有讯必报,武昌革命军拿下汉口,报馆张贴出来,民众兴奋的狂呼鼓掌。几日后报馆张贴出北洋军夺回汉口,革命军被打得崩溃消息,霎时间民情激愤,所有的人齐声狂呼:汉奸!汉奸!造谣!造谣!呐喊声中,众人捡起砖头瓦块,纷纷投掷过去,只听砰砰之声不绝于耳,倒霉的报馆大玻璃窗,已经被砸得稀烂。

从此报馆不敢再报出武昌革命军失利的消息,徜若违背了这一条新闻准则,报馆必然会被烧为白地。

见此情形,赵凤昌笑曰:民心可用。

既然民心可用,那就干吧!

11月2日,上海闸北巡警总局的巡防队突然鼓噪起来,因为总局长姚捷勋担心这些巡警与革命党人暗通声气,不发给他们枪弹,巡警们满腹委屈,遂大闹起来。正闹之际,有民房不慎失火,于是众巡警立即出发去救火,不久回来,却每人手臂上各缠白色绷带,原来大家已经革命了。

闸北巡警总局长姚捷勋逃入租界。上海道刘燕翼也去了租界,到了晚上,上海县田荣宝也搬家去了租界。上海制造局总办张楚宝就命令部属加强防范,这一防范可不要紧,把上海的全部军事力量全给吸引过来了。

闸北光复之后,浩浩荡荡的人流向上海沪军营集合,这支队伍人员超复杂,有商团,有民军。原本在邑庙卖拳头,卖大力丸的江湖人士刘福标,高举着敢死队的大旗,走在最前面。上海戏剧界的名伶,小旦,花旦,武生各自穿了戏装,是这支队伍的主力人马。秋瑾的弟子尹锐志,尹维俊,抱着她们自己制造出来的炸弹,同盟会的陈其美,命人扛了两口大箱子,打开来,箱子里边全是手枪,步枪和炸弹,陈其美将枪支弹药发给大家,他自己拿了面白旗——为什么要举一面白旗?

为什么要举白旗,这事等会儿说。话说陈其美举起白旗,大喊一声,冲啊,率先冲出了沪军营。

众人跟随在陈其美身后,也发出呐喊之声,向着上海制造局冲将过来。

【08.攻打制造局】

话说到这里,我们要问一句:前者从日本归来的学生仔蒋志清,他去了哪里?怎么突然不提他了?

蒋志清,应该是跟他的二哥黄郛在一起。

黄郛又是谁?

黄郛,号膺白,浙江杭州人氏,在浙江武备学堂读书之时,因为成绩太优秀,未毕业就被朝廷公费送去日本。在日本,黄郛受到同盟会的重视,加入同盟会。学成归来,黄郛又得到军咨府大臣载涛青眼有加,直接进入军咨府。

武昌首义而后,军咨府大臣载涛立即将黄郛叫来,吩咐他和李书诚两人带自己的父母妻小,离开北京,去南方找革命党商量合作。问问革命党有什么条件,什么条件都可以谈。于是李书诚去了武昌,和黄兴一道回攻汉阳,结果大败而归。而黄郛却来到了上海,找他的大哥陈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