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两个时代的战争(第12/16页)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更奇绝的是,这种诗不仅可以七言回读,还可以五言回读,比如老徐吟哦的第二首,还可以读作: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碧莲香。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还可以从这十个圆圈中琢磨出来更多的花样。
总之,吴绛雪这个小妮子,要得!
于是天下读书士子,莫不知晓吴绛雪才名:更兼此女姿容绝丽、清秀如兰,于是四面八方的男人纷纷赶往永康,就算是娶不到这个美女为妻,趴在门外偷看一眼,也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最终是浙东名士徐孟华夺得先机,抢在众人之前将这个美貌女生娶回家里去了。
然后徐孟华就莫名其妙地死了。
这个徐孟华命薄啊,娶个美女都要死掉,真是不知说他什么好。他一死,可把吴绛雪坑惨了,昨天还是美丽动人的新娘子,今天就成了美貌动人的小寡妇了。按照当时的礼法规矩,她就不可以再嫁别的男人了。
不嫁就不嫁,吴绛雪赌了气,我把青春献给神圣的文学事业,我这辈子就终老阁楼,天天写回文诗还不行吗?
正当吴绛雪心如古井水,波澜誓不起,蹲在阁楼上写诗的时候,就听到阁楼下面吵吵嚷嚷,偷偷趴在窗棂上一看,小姑娘吓了一大跳。
只见阁楼下面,密密麻麻地跪满了老头老太太,都是吴绛雪的街坊邻居,正对着她的阁楼磕头。当时吴绛雪就吓了一大跳,让家里的小丫鬟快点下去看看,楼下这些人,是怎么一回事?
小丫鬟噔噔下了楼,又噔噔上来:少奶奶,楼下的街坊邻居,要求你立即嫁人……
为啥呢?吴绛雪问。
因为……小丫鬟说:街坊邻居们说了,像你这么漂亮的女生不嫁人,冷藏深阁,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对男人们来说太不公道,太残忍了……
少胡扯!吴绛雪斥道:好好问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再一打听,吴绛雪总算是明白了。原来耿精忠谋反了,他帐下总兵徐尚朝兵围永康,除非吴绛雪立即向他求爱,否则,他马上就会动手,尽杀永康全城老幼。
看看这个老徐,果然是铁血军人,这求爱的方式,硬是有性格。
那么吴绛雪,她爱徐尚朝吗?
爱他个大头鬼!
吴绛雪喜欢的是蹲在小屋子里琢磨回文诗,徐尚朝喜欢的是拎着刀子砍人,这俩人的兴趣爱好,原本就不存在交集。
可是那些拎着刀子砍人的兄弟们,偏偏就爱像吴绛雪这样的美貌才女。最讨厌的是,明明是他想打人家女生的主意,却非要逼着女生主动求爱……总之,这是一种最混蛋的男人,跟他讲不清楚道理。
万般无奈,吴绛雪只好发布声明说:老徐,我好好爱你……
不爱不行啊,不爱这家伙,他马上就会杀人。
这大概就是爱情的魔力吧?
发表了爱的宣言之后,吴绛雪就动身了,前往老徐的兵营,要在全体官兵的面前,正式向徐尚朝求爱。
徐尚朝说:今天,是我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一天。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准备茶水鲜花。徐尚朝吩咐道:等人家来了,不管咱们答不答应人家的求爱,总得以礼相待吧!
24.做人不能不正经
康熙十三年,靖南王耿精忠叛清,其部总兵徐尚朝进犯浙东,至永康,扬言以绛雪献者免。邑人聚谋以绛雪纾难,绛雪遂行。行至三十里坑,投崖死,一邑民命赖以保全。
天才女诗人吴绛雪就这样死了。
她留给我们的,只有那永远也读不完的回文诗。
而此时,台湾郑经的战船已经在福建沿海登陆,正式向耿精忠部发起了冲锋。
郑经是反清复明的,又是耿精忠邀请来的,他们理应是一伙的啊,怎么郑经反倒向耿精忠开炮?
这个事……是这个样子的:说起这个郑经,却是一点也不正经。这厮出身于延平郡王府,父亲是民族英雄郑成功。身为民族英雄的儿子,你好歹给亲爹长点脸吧!可是郑经这厮却不肯,反而干了一桩极其火爆的怪事。
这厮有个奶妈,姓董,江湖人称董夫人。可是忽然有一天,不正经的郑经和董夫人上了床,生出一个孩子来。当时郑成功正卧病在床,听到这个奇怪的消息,气得用力咬自己的手指头,然后就死掉了。
临死之前,郑成功悲声大叫:
自家国飘零以来,枕戈泣血,十有六年,进退无据,罪案日增。今又屏迹遐荒,遽捐人世,忠孝两亏,死不瞑目。天呼!天呼!何使孤臣至于至极也!
此后郑经接了父亲的班,出任台湾省的最高行政长官,继续奉行大明的国号。
接到耿精忠的盛情邀请信,邀请郑经来大陆开闹,郑经大喜,立即组织军队出发。正在这时,耿精忠又以盟主的身份,册封郑经为“大将军”,还弄了块好大的印,派人给郑经送去。
当时郑经就火大了,说:这个小耿到底是啥人呀?他有没有搞错?我家可是皇上亲封的延平郡王耶,怎么让这个小耿给降回到大将军去了?
打!
郑经决定干掉小耿,只与吴三桂联手,可是突然又发现吴三桂更能搞怪,居然弄出来个周王,郑经更晕了。于是上岸之后,他不管三七十二十一,逮谁打谁。
东南沿海,乱作一团。
这时候只差广东还没有闹起来。
可马上就会开闹。
25.七十造反更稀奇
镇守广东的是尚可喜,理论上来说,这老尚有一千个、一万个开闹的理由:
首先,老尚和老吴是铁哥们儿,战场上打出来的交情。
其次,老尚的大儿媳妇,是耿精忠的妹妹。
再次,老尚二儿子尚之孝的女儿,嫁给了耿精忠的大儿子。
总之是血连血,心连心,打断骨头连着筋。
所以吴三桂起兵当初,就立即派了两个使者,揣了一封信赶到广东,信上说:老尚,时辰已到,开始!
可万万没想到,尚可喜看了信之后,说道:老吴啊老吴,你有没有搞错?你已经62了,我老汉也已经70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造反更稀奇,都这把子年纪了还闹腾个不休,会让人家笑话的……当场吩咐,将那两个使者,一人一条绳子捆起来,送到北京城去。
于是这两个倒霉使者就被押送到了北京城。康熙皇帝大喜,亲笔题词曰:向尚老王爷学习。并将广东方面的军事工作,全部委托给老尚负责。
可是尚可喜,实在是太老太老了,70岁的老头,搁现在也进养老院了。还要逼着老头排兵布阵冲锋打仗,快饶了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