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煞星临界(第7/12页)
吴襄大喜:老臣叩谢陛下龙恩。
祟祯道:不过老吴,现在朕手头有点紧,你的一百万两银子,咱们先欠着行不行?
吴襄也急了:陛下,这事咱们说了不算,得李自成说了算,只要李自成不来北京,陛下想欠多久,就欠多久好了,都由你。
祟祯狠心再狠心:来人,把国库里的七万两银子,还有宫里的金碗银碗,全都拿上来。
太监们从后宫里搬来了所有的金银器物,统统堆在吴襄的身边。
就听祟祯道:吴襄,朕实话告诉你,现在国库里边,只有这七万两银子了,再加上宫里的金银器物,补凑个二三十万两,再多一两银子,朕也拿不出来了。
吴襄垂下头,低声道:想想办法,陛下英明神威,一定会有办法,才不过一百万两银子,再想想办法。
11。岳父喜欢雪花银
吴襄走后,祟祯皇帝主持召开了宫中太监会议。
会议上,祟祯皇帝希望太监们不要问大明王朝割掉了你们身上多大一块肉,要问问你自己为国家做了什么……国难当头,正是报效国家之时,捐钱吧,这又叫特殊捐献,许多不许少,下限不得跌破三百两银,上限越高越好……
兴高采烈的说着说着,祟祯不吭声了。
太监们全都耷拉着脑袋,没一个表示愿意捐钱的。
也难怪太监们不肯掏银子,这些人原本是好端端的,却被人逮进宫里,引刀成一快,割去了传宗接代的物件,天天守着成群的美女硬是没咒可念,这时候还要再让他们掏银子,这未免也太不人道了吧?
太监不肯掏钱,那就算了吧。
让大臣们掏钱,如何?
祟祯摇头,摇头,再摇头。
再没有人比祟祯更了解朝中的大臣们了,那些家伙,说到底,不过是高级打工仔而已,以前李自成没有自称朕的时候,天底下就大明这么一家经济实体,大臣们就算是想有二心,也没地方用去。可现在李自成也已经以朕而自居了,这时候再要求这些打工仔们忠心,只怕是不容易啊。
看起来,肯掏钱解这大明危难的,恐怕只有皇亲国戚了。
皇亲国戚,说起来应该算是大明王朝的董事会,属于食利阶层,他们是天底下唯一不需要干活就白白拿钱的人,其余的人,甚至连皇帝自己都需要苦心『操』劳,治理国政,唯有这个皇亲国戚不需要干任何事情,如果这大明天下完蛋了,他们还上哪儿拿钱去?
而且,现在天底下最有钱的人,应该要数着周皇后的父亲,嘉定伯周奎,让老丈人象征『性』的拿出几个钱来,起一个表率作用,还算是说得过去吧?
这绝对是一个好法子,只要嘉定伯带了头,别人就不好再退缩,到时候凑足个三五百万两银子,应该不再话下。
想到就作,马上派太监去找老丈人。
太监徐高领旨出宫了,去嘉定伯的府上。他进门的时候,嘉定伯正在库房里数银锭子的数目,这周奎生平没别的爱好,就是个喜欢大块的金子银子,他家里收藏了二十库房的金锭,四十库房的银锭,但是最近嘉定伯又修建了几十座新库房,一时之间弄不到那么多的金子银子把库房填满,看着空『荡』『荡』的库房,嘉定伯心里说不尽的悲凉,经常会有一种绝望的情绪浮现在心头。
人生啊,冷酷!
世道啊,艰难!
金银啊,可真难赚啊。
嘉定伯的心,就象那空空的库房一样的空虚。
正伤感之际,突听报说宫中来人,嘉定伯大喜:莫非女婿皇上体谅老丈儿赚钱不容易,又有了赏赐不成?
脚不沾地的迎出来,迎面就听到了那让嘉定伯无法承受的坏消息:圣上有旨,让嘉定伯带头捐款,助饷除贼。
捐款?嘉定伯失惊之下,差点跌倒:有没有搞错,难道那些大臣太监们,还没有把款饷凑足吗?
小太监徐高冷笑:嘉定伯,你贵为国丈,还没有掏钱,别人谁又敢抢在你的面前?
可是……这个……嘉定伯急得大汗直冒:我家里哪有钱啊,在这京师之间,谁不知道我两袖清风,满身穷气……
嘉定伯要是穷人,这北京城中就没富人了。小太监徐高满脸的阴笑:皇上说了,你至少也得捐款12万两银子,数目少了,只怕起不到表率作用啊。
十二万两银子?这可要了亲命了!周奎一咬牙:实告公公,家里是一个钢崩也没有,你看着办吧。
周奎豁出去了,连皇帝女婿也不认了,倒让小太监徐高没有办法,只好恳求道:那嘉定伯,你好歹也得表示一下,要不然咱家回了宫,也不好对皇上交待啊。
周奎咬牙咬牙再咬牙:你就回去跟皇上说,等我把家俱全都卖了,看看能不能凑足1万两,要是实在凑不足,那我也没办法。
12。气死皇后未足奇
小太监回去了,周奎的心绞痛却犯了。
痛啊,要掏出一万两银子,那还真不如一刀杀了他更痛快些。
人生啊,怎么充满了这么多的痛苦啊。
绝望之中,周奎的眼睛突然一亮,咿,我的女儿可是皇后啊,美丽无双,『性』情娴淑,现在当爹的快要被女婿『逼』死了,这当女儿的,怎么也不会袖手旁观吧?
马上派家人进宫,向皇后求救。
话说那周皇后,却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好女人。凡属历史上的好女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能吃老公的醋,这是因为古中国是一个多妻制的时代,尤其是嫁给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再加上端茶的倒水的提夜壶的扫马路的,宫里的女人少则三五千,多则三五万,女人被弄到这个地方来,闻到男人味的机会那都要看运气,哪还有功夫吃醋?
所以周皇后三千宠爱在一身,也就不再存在着吃醋的必要。
皇帝丈夫弄不到钱这事,周皇后是知道的,但是大家为什么舍不得掏钱,这事估计她就弄不大明白了。
不只是周皇后弄不明白,这天底下永远也没有人能够弄清楚。堂堂的国丈周奎,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是不肯伸出手来帮女婿一把。
实际上,仅周奎一家的家底,就已经超过了一百二十万两,仅现银就足足五十三万两。周奎能弄到这么多的银子,说明白了就是托大明王朝之福,一旦大明王朝散板完蛋,不要说银子,他连命都保不住。
所以从理论上来讲,周奎不应该舍不得掏银子。
但他偏偏就是舍不得掏,就为了不掏银子,他不惜派家人入宫,央求皇后女儿替他在皇帝面前说情。
可是周奎也不说想一想,什么时候皇帝会缺女人?周皇后敢说这种情,除非她不想做这个皇后了。